圖:為瞭做出好的口感,臺胞林發偉夫婦堅持古法制作麻糬。
每天清晨6點,福州臺胞林發偉和魏金燕夫婦便開始瞭忙碌的一天:蒸糯米、準備餡料、買材料、包麻糬……因為理瞭個光頭發型,林發偉給自己的麻糬取名“光頭麻糬”。早上8點半,小店門口就排起瞭長龍,香甜軟糯的麻糬成為瞭許多人美好一天的開始。這傢已經開瞭十年的臺灣餅舖,因為夫妻倆堅守初心,真材實料保證品質,獲得瞭不少老客戶的認可。
十道工序 親力親為
2002年,福州姑娘魏金燕去臺北探親,與在糕點店工作的林發偉相識相戀,從此兩人開始瞭長達7年跨越海峽的異地戀。2008年,林發偉和魏金燕結婚後在臺灣生活,每逢過年兩人回福州探親,帶回的臺灣手工麻糬廣受好評,加之魏金燕在臺灣思鄉情切,二人便萌生瞭回福州創業的念頭。2014年,他們回福州租瞭一間22平方米的店面賣麻糬,前店後廠,把在臺灣師承的麻糬制作技藝帶到福州。
記者采訪當日,林發偉和魏金燕正在店裡緊張地忙碌著,一人做酥皮,一人包餡,動作快速,配合默契。林發偉說,“我們的麻糬以蒸為主,除瞭糯米外還添加瞭其他一些粉料,特點是易消化,不易上火。”據林發偉介紹,挑、烤、錘、抹……制作麻糬的逾十道工序,他們都是事無鉅細,親力親為,雖然辛苦,但卻樂在其中。
為瞭追求口感,多年來林發偉夫妻倆一直堅持古法手工制作,不買外面的成品,林發偉說,“店裡這些花生醬都是我太太早上六點多起來,一盤盤剝好後手工去皮再碾碎調成醬料,希望大傢能吃出手作帶來的情感味道。”
“剛開始創業時很不容易。”林發偉回憶,為保持地道的臺式風味,店裡麻糬外裹的粉、鳳梨酥的餡料等都是從臺灣和其他地方寄送,物流鏈過長且價格高。2016年,在福州市臺辦和臺協會的幫助下,林發偉的原材料問題得以解決,成為他開發新品的動力。“運輸時間從兩三個禮拜縮短到一禮拜內,運費也隻要原來的四分之一。”
堅守初心的手藝,收獲的是食客的青睞,如今“光頭麻糬”已是福州的“網紅”店。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