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者 雁默】

近來,關於兩岸統一議題,國際上流傳一種論調,認為中國大陸會“蔣介石化”,意思是隨著時間流逝,客觀條件會逐漸不利於統一,因為周邊敵對國傢會提升軍備,使得武力統一成本愈來愈高,和平統一則會愈來愈流於口號,最後以“殘念”告終。

此一論調出自東京大學教授松田康博,他認為當年蔣介石就是老瞭,打不動瞭,也不想打瞭,所以未能“反攻大陸”。

除瞭“臺獨”,臺灣也有統派對此過於簡化的論調表示肯定,隻是心態與“臺獨”相反,意在敦促大陸積極促統,曲線警示若一拖再拖,時間並不站在大陸這邊。

以歷史角度看,我雖然不希望統一拖沓,但松田康博立場右傾,我個人對於日本右翼的說法一向嗤之以鼻,這類論據薄弱的論調,一句話就能反駁:擋著蔣介石“反攻大陸”的是美國,而不是年齡。

歷史大變局從來不是單一因素促成的,也並非線性發展,而往往來自許多意外的變因交互作用下所產生的意外結果。因此,想當然的預測往往會失準。

個人看法,大陸不是沒有統一路線圖,而是糾結於兩種相對立的觀點,即兩種“幹就完瞭”:一種“幹就完瞭”意指快刀斬亂麻,直接訴諸武力比賽就結束瞭;另一種“幹就完瞭”意指若過早開戰,中國崛起的勢頭就結束瞭。

真正有意思的視角是:發展是否為統一之主要障礙?反之亦然。如果是,統一事業能否納入發展邏輯裡?

由於朝鮮半島的狀況與兩岸有幾分類似,這次我們就聊聊朝鮮與韓國的統獨現況。

金正恩放棄統一

當隻有一方願意不惜一切代價實現這些目標時,能夠取得真正的進展嗎?當“和平與和解”和“接觸”的廣泛理想明顯對朝韓意味著完全不同的東西時,會發生什麼?

以上這段話是歐洲研究所(IES-VUB)朝韓問題專傢帕切科·帕爾多(Ramon Pacheco Pardo)於2019年提出的問題。就像許多問題設定一樣,問題就是答案,就好像你問“天上會掉餡餅嗎”,答案不言而喻。

帕爾多打心底裡不信美韓當時對朝鮮的綏靖政策能促進半島統一,因為金正恩將美韓的胡蘿卜視為大棒。

當地時間2024年7月1日,韓國首爾,民眾在車站收看新聞。據報道,朝鮮導彈總局1日成功進行瞭“火星炮-11丙-4.5”新型戰術彈道導彈試射,該導彈可攜帶4.5噸級超大型彈頭。東方IC

今年起,金正恩正式宣佈放棄統一,承認大韓民國,同時設定其為敵國。此一歷史性轉變,意味著朝鮮半島永遠分裂,或僅是朝鮮策略性的權宜之計?我傾向認為是前者,因為這幾乎是不可逆的戰略轉變,而不僅止於戰術調整。無論如何,可確定的是,朝鮮半島和平統一的途徑已經是條死路。

放棄民族敘事不是一件小事,實務上也不容易,因為朝鮮得上自憲法,下至教科書,自政府機關到民間,抹除同一民族的一切有形無形象征,包括歷史記憶與民族情感,而金正恩正雷厲風行消滅所有統一內容,顯示他是玩真的。

放棄民族主義,那維持執政合法性的替代選項是什麼?答案就是“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金正恩將韓國設定為敵國,並借由拔高敵我意識,來抵抗軟硬實力都更強大的同族。

民族聯系是同化的主要途徑,而同化一向都是強者主導。

因此,有些西方觀察者認為,這是半島戰爭爆發的前奏,但真相可能正好相反,這是朝鮮以“兩敵國論”作為獨立新常態的防火墻,目的不是侵略,而是反侵略。金正恩要的是國傢正常發展,而統一卻已成瞭發展的絆腳石。

如果讓我來定,韓戰不是結束於1953年,而是2024年,朝鮮正式承認韓國,並著手修憲,那麼法理上的(內戰)停戰狀態也就失去瞭意義。至此,韓戰的正式落幕在於朝鮮告別瞭內戰敘事,而韓國若堅持內戰敘事,又不放棄引外力介入掀起戰端,按國際法精神,那就是明明白白的侵略者。

朝鮮此一思維就是“武獨”,是“臺獨”長年來想達成的目標,然而,“臺獨”無法“修憲”甚至“制憲”,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也不被國際社會所承認。換言之,最羨慕金正恩的,就是“臺獨”。

尹錫悅的新統一戰略

作為對金正恩的回應,韓國總統尹錫悅於上個月光復節宣示瞭“八一五統一主義”,堅持依據憲法,立足於自由民主主義,以及民族共同體的概念實現和平統一,並稱絕不會采取軍事行動達標。

“八一五統一主義”並不是一種鴿派的理想主義,而講究行動與攻擊性的鷹派戰略,其三個願景,三個實施策略與七個行動計劃之內容,強調的是以自由民主價值觀喚醒朝鮮民眾,催生推翻金正恩政權的起義運動。至於以往進步派所推動的和解、合作路線,尹錫悅所代表的保守派雖未完全揚棄,但將此做法置於次要地位。

當地時間2024年1月16日,韓國首爾,韓國總統尹錫悅召開國務會議。對於朝方將韓朝關系定義為“兩個敵對國傢”一事,尹錫悅表示,朝鮮此舉是承認自己是反民族、反歷史的集團 。韓國現任政府與歷屆政府都不同,一旦朝鮮發起挑釁,韓方將加倍反制。東方IC

簡單說,朝鮮走向武獨,韓國走向逼統,朝韓愈來愈水火不容,與兩岸的情況有幾分類似。

然而,問題在於韓國的00後即所謂的“市場世代”,對統一願景已經興趣缺缺,別說尹錫悅已跛腳,就算大權獨攬,社會上的統一支持度也會隨著時間而快速流逝。而這意味著留給韓國的時間已經不多,排除武力選項的和統路線必須非常積極,非常具有攻擊性,而且需要實際成效,統一意志才得以維持。

不用說,韓國保守派意圖推翻金氏政權的新做法,在金正恩看來恰好幫忙自己強化瞭“武獨”必要性,而比起韓國政治的分歧與動蕩,朝鮮大有“時間站在我這邊”的自信。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時間也站在“臺獨”這邊,而大陸若采取逼統路線隻會適得其反?

不是的,“臺獨”若想仿效金正恩,就得發展核武,或爭取美國核保護傘,否則毫無底氣,而美國不會讓臺灣“朝鮮化”。

再者,朝鮮離政治靠山很近,臺灣離政治靠山很遠。因此金正恩有條件走武獨路線,賴清德辦不到。

金正恩最理想的劇本,是除瞭朝鮮的正常發展外,美國還願意默認朝鮮核武國傢之地位,隻要這兩個要求達標,即可停止與韓國的軍事對峙。

如果是過往的美國,不可能接受朝鮮在核武與經濟層面雙雙崛起,但若特朗普回鍋,許多難題都會變成一樁一樁的交易。相反地,若民主黨繼續執政,武獨後的朝鮮少瞭統一的顧忌與民族的牽絆,其外交空間仍是大增,並會導致韓國的統一訴求逐漸失去合法性。

當然,朝鮮人民會有一段不舒服的適應期,而這會促使金正恩更努力實現國傢正常發展,以換取人民認同,因此未來我們有可能會看到一個逐漸開放,但隻對敵國封閉的朝鮮,以彰顯其武獨的合理性。

與此同時,主張朝韓和解路線的韓國進步派在野黨,則會從執政黨失敗的對朝政策中獲取政治紅利,並提出“市場世代”也能接受的新統獨路線。

無論未來如何發展,金正恩為國傢重新定位之舉,很難走回頭路。年輕,雖是金正恩推動大變革的重要資本,但讓他決心改變的還有大環境,包含美國的進逼,朝韓軟硬實力的落差,與俄羅斯關系的進展等等。相較之下,站在十字路口舉棋不定的,反而是仍堅持統一的韓國。

統一不該是發展的障礙

比較有意思的是中韓關系。在兩岸統一前,北京很難支持朝鮮的武獨,致使韓國若仍想統一,就必須依賴中國幫忙“反朝獨”,而中方可利用此一杠桿,要求美國停止介入朝鮮半島問題。若這麼發展,金正恩放棄統一之舉,或能取得實質利益。

這是一種吊詭的情況,而不能不說,金正恩此舉確實有打破僵局,將局面重新洗牌的可能。

從當前的朝韓問題看兩岸,臺灣雖不可能實現武獨或和獨,但“去民族”的行動比金正恩早瞭20多年,當前,多數民意不是“疑統”就是“反統”,可說獨立隻差臨門一腳,隻不過,這臨門一腳永遠踢不進球門,因此根本無法“金正恩化”。

此外,隻要統一意志堅定,大陸不會“蔣介石化”,因為沒有任何國傢能擋中國,隻有中國自己要克服兩個“幹就完瞭”的障礙。

真正要留意的是,按韓國經驗,經濟發展會弱化年輕世代的統一興致,如果這一群人大面積認為統一是不必要的折騰,有那個功夫不如抑制房價或切身的民生問題,那麼,形勢就很難逆轉瞭,而這便是中國國民黨的遭遇和罪業。就此層面來看,時間並不在大陸這一邊。

2023年4月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按計劃於4月8日至4月10日在臺灣海峽和臺島北部、南部、臺島以東海空域組織環臺島戰備警巡和“聯合利劍”演習。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表示,這是對“臺獨”分裂勢力和外部勢力勾連挑釁的嚴重警告,是捍衛國傢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必要行動。東方IC

因此之故,我先前已提出,統一路線圖要嵌入發展路線裡,而不是被視為發展障礙,一旦被視為障礙,所謂“臺灣反正跑不掉”這種自我催眠,很容易就催眠瞭自我。

看看半島,韓國現在想走逼統模式顛覆金正恩政權,並不是沒有道理的,誰敢說朝鮮跑不掉?金正恩就跑給你看。隻是,尹政府使用“美國藥單”純屬昏招,隻會適得其反而已。此外,跛腳的尹錫悅有沒有那種執行力,也是個問題。

臺灣不會“金正恩化”,大陸也不會“蔣介石化”,如果此一預測失準,該被聲討的絕不是我。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