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陳立非

民進黨當局繼去年被迫退出中美洲議會後,如今在太平洋島國論壇(PIF)的地位也開始動搖。所羅門群島將推動取消臺灣在PIF的觀察員地位。

據臺灣《中國時報》8月27日報道,第53屆太平洋島國論壇領導人會議26日在湯加首都努庫阿洛法開幕,會議將持續到30日。澳媒《澳大利亞人報》稱,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27日出席PIF會議,各地區領導人預計在會上支持澳方提出的所謂《太平洋警務倡議》。所羅門群島則表示,本周將提出一項動議,挑戰臺灣參加PIF的資格。一名太平洋島國資深外交官稱,所羅門群島將阻止臺灣參加2025年在該國首都霍尼亞拉舉行的PIF會議。他表示:“中國正為此大力遊說所有成員國。若此事成真,我不會感到驚訝。”

太平洋島國論壇是一個由太平洋諸國(地方、組織)參加的國際組織,秘書處位於斐濟首都蘇瓦,由18個成員國組成,並設有聯系成員、特別觀察員等席位。該組織成立於1971年8月,當時名為“南太平洋論壇”,2000年10月改為現名。臺灣自1993年起作為“發展夥伴”參與PIF相關機制與活動。針對被取消觀察員身份的可能性,臺“外交部”副發言人蕭光偉26日稱,臺灣自參加PIF以來“貢獻良多,對特定國傢試圖分化太平洋地區的團結深表遺憾”。

臺灣《中國時報》27日回顧稱,2016年蔡英文上臺時有22個“邦交國”,蔡任內丟掉10個。最慘烈的就是北起危地馬拉、南至巴拿馬的中美洲地峽上的7個“邦交國”,自2007年哥斯達黎加與臺當局“斷交”起,其他國傢紛紛跟進,目前僅剩危地馬拉和伯利茲與臺“建交”。“而失去邦交國必然連帶沖擊國際地位”。例如尼加拉瓜與臺“斷交”後,去年8月在中美洲議會主導並提出“排臺納陸”案,民進黨當局被迫宣佈退出。今年7月起,尼加拉瓜又擔任中美洲一體化體系臨時主席國(2024年7月至12月),準備再提“排臺納陸”,讓北京取代臺北在該組織的觀察員地位。如今所羅門群島與臺“斷交”後,也將在太平洋島國論壇提案,取消臺北的觀察員資格,“一旦‘邦交國’歸零,在聯合國大會等場合,再無‘邦交國’替臺提案或‘仗義執言’。所謂的零‘邦交’無所謂,完全是罔顧事實”。文章同時提到,美方通過的保護臺灣“邦交國”相關法案於2020年生效,但之後臺“斷交潮”並未停止,反而隨著“斷交”接連被國際組織排除。這是因為歐美再怎麼支持臺灣,目前也看不出它們會與臺當局“建交”的可能性。而在國際組織中,決議都是數人頭,“美國難以與廣大發展中國傢支持的大陸匹敵,聯合國有關巴以沖突的決議美國都贏不瞭,遑論涉臺決議”。

島內學者李正修曾在臺灣《中華日報》上撰文稱,馬英九當局能通過兩岸“外交休兵”為臺保存“邦交”關系,為何民進黨當局就做不到?蔡英文當政時期島內外事預算年年增長,尤其機密預算更是暴增。可民眾非但看不到維系“邦交國”的成果,反而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民進黨將對外關系當成對抗大陸的“棋子”,把一切問題都推給對岸。美國雖然仍是世界第一強國,但對中南美洲的影響力逐年下滑卻是不爭的事實,民進黨不能自欺欺人。文章認為,兩岸關系惡化,臺灣外事困境將更難解。事實上,以兩岸定位處理臺海事務,並非自我“矮化”或掉入大陸的“一中陷阱”。恰恰相反,這樣不僅能增進彼此互信,還能化解武力沖突的風險。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