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骨肉相連,

民族根脈不可分離。

作者:尹潔

4月1日至11日,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率領20名臺灣青年學子到廣東、陜西與北京等地,進行瞭為期11天的尋根、交流和參訪。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10日下午在京會見馬英九一行。習近平表示,青年是國傢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兩岸青年好,兩岸未來才會好。兩岸青年要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續寫中華民族歷史新輝煌。

海峽兩岸骨肉相連,民族根脈不可分離。對於隨團臺灣青年來說,11天的密集行程不僅令他們大開眼界,更讓他們感慨萬千。

“這車超帥!”

4月1日下午,馬英九一行抵達深圳。他們參觀的第一站是因尖端無人機產品聞名的大疆公司。

“這是我們推出的折疊式無人機,隻有249克。”講解員舉起一個巴掌大小的無人機,頓時吸引瞭參訪團成員的目光。

“那不就相當於一部手機的重量!”隨團臺灣青年不由地發出感嘆。

其中的蘇偉恩是大疆產品的粉絲,在參觀過程中顯得很興奮,他用手指著一款產品對記者說:“我有那個穩定器,常用來拍攝短片,(大疆)無人機我也有,回臺灣後還想做更多關於大疆產品的研究。”

第二站是騰訊公司。

馬英九一行詳細瞭解瞭騰訊在產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移動支付、數字化基礎設施等方面的發展情況。

無論是可以刷掌支付的地鐵閘機,還是可遠程駕駛的無人礦機,一項項“黑科技”讓參訪團成員不時停下腳步認真觀看。

參觀結束時,騰訊工作人員向臺灣青年們發出實習邀約,馬上得到瞭熱烈回應。

次日上午,馬英九與臺灣青年前往全球新能源汽車制造和銷售龍頭比亞迪。

當走到一臺新款電動車旁邊時,臺灣青年一下子被吸引住瞭,有的繞著車身看,有的把頭探進車窗裡,不斷發出贊嘆。

得知這款新車售價約10萬元人民幣,一名臺灣女青年驚訝道:“這麼便宜!”

另一名男青年則拿出手機拍照,同伴笑道:“你又拍照。”男青年回答:“這車超帥啊!”

臺灣青年對大陸高科技產品感到好奇和驚訝,從一個側面反映瞭兩岸同胞的信息交流仍不夠充分。

對此,閩臺歷史文化研究院院長陳秋平對環球人物記者表示:“受民進黨當局的輿論封鎖,臺灣社會對大陸高科技的發展知之甚少,甚至完全不瞭解。臺灣青年選擇參訪這些極具影響力的企業,說明他們希望瞭解大陸科技創新、產業創新、數字創新的新機遇、新動態,希望能夠擁抱‘科技大廠’,在大陸找到更大的發展舞臺。”

4月3日是馬英九一行在廣東參訪的最後一天。一大早,大傢就一同前往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園。

在烈士墓前,全體人員靜默肅立,敬獻鮮花。

“我期盼黃花崗精神能夠不斷傳承,讓後代子孫、兩岸的中國人,都能永遠記得這些先聖先賢為我們的犧牲與奉獻。”談及革命先烈,馬英九數度哽咽,深深感染瞭在場的臺灣青年。

3日下午,馬英九一行來到中山大學,兩岸學子進行瞭輕松愉快的聯誼交流活動。

盡管這些年輕人素不相識,但在一場簡單的破冰遊戲後,大傢的話匣子被迅速打開瞭,從兩岸的美食、最近熱播的影視劇,再到各自的學業……

兩個小時的交流活動中,大傢一起唱歌、交換禮物、互留聯系方式,歡聲笑語越來越多。

“在這裡祭拜我們的祖先”

離開廣東,馬英九一行馬不停蹄地來到陜西,在此參訪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尋根祭祖。

4月4日上午9時50分,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陜西黃陵縣舉行。馬英九帶領臺灣青年參加瞭典禮。

從登上軒轅廟前的九十五級臺階開始,擊鼓鳴鐘、敬獻花籃、恭讀祭文、種植橋山柏……親身祭拜黃帝陵,體驗莊嚴肅穆的九項祭祖儀程,讓馬英九和臺灣青年們十分激動。

馬英九在祭祖典禮後動情地說:“來自臺灣的年輕人透過這次難得的機會,要更加牢記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的根源,以及身為炎黃子孫的驕傲!”

臺灣青年也紛紛表示深受震撼,其中第一次參加公祭軒轅黃帝典禮的華晟雅說:“場面很宏大。在這裡祭拜我們的祖先,覺得非常感動。”

·4月4日,馬英九(右三)率臺灣青年在陜西參加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

除瞭激動與自豪,臺灣青年們在黃帝陵還感受到瞭身為炎黃子孫的責任和使命。

軒轅廟內,有一通特殊的碑刻——“臺灣光復致敬團祭黃帝陵文碑”,參訪的臺灣青年通過上面的祭文,瞭解到一段不曾出現在臺灣教科書上的史實。

1946年,臺灣光復第二年,林獻堂等臺灣社會各界代表10餘人自發組成瞭臺灣光復致敬團,代表臺灣人民來到西安等地,表達臺灣重回祖國懷抱的喜悅之情。

當年致敬團的任務之一,就是拜謁黃帝陵,“表臺灣同胞拳拳之誠”。他們起草的祭文在開篇即強調臺灣“重歸祖國版圖”,被各界視為臺灣同胞認祖歸宗的宣言。

60年後,致敬團成員後人把祭文纂刻立碑,矗立於軒轅廟前。

祭黃帝陵的儀程之一,是祭拜者親手種植橋山柏。馬英九及隨團人員共同揮鍬、培土、澆水,種下一棵護陵柏。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前來祭拜的臺灣同胞在橋山上親手種下瞭一片“思源林”,成為兩岸同根同源的生動例證。

如今,“思源林”再添新苗,是傳承,也是新的表達。

“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人文初祖,也是中華民族的血親始祖。在兩岸同胞心中,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已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象征,是凝聚海內外炎黃子孫的精神紐帶。”陳秋平說。

陳秋平認為,民進黨在臺灣地區當政以來,千方百計實施“去中化”,在文化領域搞“文化臺獨”,采取瞭一系列數典忘祖的行徑,包括取消遙祭黃帝陵,蓄意淡化臺灣民眾特別是年輕人的中華文化認同感。

“此次臺灣青年來到陜西實地拜謁黃帝、祭祀祖先,有利於激發他們的文化認同感,以及對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珍視。”

4月5日,馬英九一行前往咸陽市的馬援祠、馬援墓參觀。

馬援官拜伏波將軍,是東漢扶風茂陵人,被公認為馬氏先祖。馬英九的父親馬鶴凌曾來此祭祖。

在馬援墓碑旁,馬英九站在父親當年種的一棵樹前端詳良久,說:“我隻知道父親來過,卻不知道還曾植過樹。”

參訪期間,臺灣青年認真聆聽馬援生平,不僅對其軍事成就贊嘆不已,更對其留下的“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等千古名句非常感興趣。

“以前上學時讀到‘馬革裹屍’的故事,我感受到馬援以身報國、視死如歸的傢國情懷。今天來到馬援祠,這種感受更加強烈。”臺灣青年蘇志欽說。

古籍裡證明釣魚島不屬於琉球

6日上午,馬英九一行來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參觀。兵馬俑,這種存在於兩岸影視作品和書本上的文物,近距離呈現在瞭他們面前。

當一行人來到兵馬俑一號坑時,所有人都拿出手機拍照。

走上參觀平臺,馬英九目不轉睛地註視著眼前的一大片兵馬俑。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李崗向馬英九和臺灣青年介紹:

“秦俑千人千面,隻要你是中國人,就能在秦俑軍陣裡找到和你的長相最接近的那張臉。所以我們開發瞭一個小程序,叫‘找找你在哪兒’,如果把你的大頭照輸入這個小程序,會自動匹配到俑坑裡和你的臉型最像的那個兵馬俑。”

隨團的臺灣青年大部分是第一次看到真實的兵馬俑,在認真傾聽講解後,紛紛拍照留念。

他們對記者表示:“我們小時候隻在電視上看到過兵馬俑,能夠來到現場,真的非常高興。”“沒有想到人生中可以看到兵馬俑,真的很激動。”

在陳秋平看來,因為中華文化也是臺灣社會的主流文化,所以臺灣青年才會對大陸的歷史文化古跡非常感興趣。

“參訪這些著名古跡,可以讓他們近距離地接觸祖國文化,瞭解中華文化的根源和發展過程,感受其魅力所在,產生心靈震撼,進而找到精神傢園,最終幫助他們認清自己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陳秋平說。

6日下午,馬英九率臺灣青年來到西安國傢版本館(中國國傢版本館西安分館)參觀。該館征集收藏各類版本近300萬冊(件)。

臺灣青年在這裡看到瞭大量珍貴的古籍善本,無不被祖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所震撼。

走進保藏區洞庫,展桌上,明內府寫本《永樂大典》卷2268—2269冊映入大傢眼簾。微微泛黃的紙上,繕寫工整、繪制精美。

據介紹,這本“湖”字冊的發現,使得已知存世的12冊24卷“湖”字冊卷數全部相連,意義重大,極為難得。

大傢移步向前,又看到桌上的明藍格抄本《使琉球錄》。書中記載:“十日,南風甚迅,舟行如飛,然順流而下,亦不甚動。過平嘉山,過釣魚嶼……十一日夕,見古米山,乃屬琉球者。”

這段文字清楚表明,到古米山(即久米島)才入琉球境內,釣魚島在當時已經屬於中國。

“這是我們研究釣魚臺(島)的人一定要讀的,從古籍裡面證明瞭釣魚臺(島)是不屬於琉球的。”馬英九說,他曾在牛津大學看過相關資料。

此外,宋拓本《西樓蘇帖》、明內府刻本《大明一統志》、丁氏傢藏晚清名人書札……大傢邊走邊看,尋覓中華文脈,深深沉浸在厚重的歷史之中。

“今天的參觀,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剛走進來時,看到那一面墻上全部是《四庫全書》,非常壯觀。”臺灣青年萬柄漢說。

華晟雅說:“參觀西安國傢版本館才瞭解到,澎湖嶼最早是明朝的一位狀元帶人開發的。這在《大明一統志》中就有記載,回去一定要告訴我澎湖的朋友們。”

馬英九則表示:“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幾千年前的文字,後人現在都能辨讀。西安國傢版本館將這麼多古籍保存完好,對中華文明的傳播延續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結束在陜西的參訪時,臺灣青年意猶未盡、戀戀不舍。

行程雖短暫,但他們充分感受到瞭中華文明5000年的厚重與魅力,找尋到瞭自己的根脈,更看到瞭祖國大陸的發展成就。

“以前在書本上學到的東西,不論是兵馬俑還是《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現在都真真切切地展現在我們眼前,真是太壯觀、太震撼瞭!”臺灣青年林新越說。

“大陸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民情,每個地方都值得我們去認識。”林佩蓁說。

“一定要多交流,我們常來,也希望大陸學生常去臺灣。”華晟雅說。

希望年輕人銘記歷史

4月8日上午,馬英九和臺灣青年一行在北京參訪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一幅幅圖片,一件件實物,讓大傢在聆聽講解的過程中,不時駐足討論。

“日本既用飛機轟炸,還使用毒氣,它當時的軍力比我們強很多,還用這些手段,真是很無恥。”馬英九說。

隨後,一行人來到盧溝橋,同“七七事變”的親歷者、今年93歲的鄭福來互動交流。

侵華日軍炮轟宛平城時,鄭福來隻有7歲。

“記得當時跑瞭八九十裡地避難,腳也跑破瞭,脫鞋時襪子和血肉粘在一起,連皮帶肉被扒掉。”鄭福來回憶道,“那時候死一個中國人就像碾死一隻螞蟻那麼容易。這段歷史,我們中國人必須銘記。我們中國人、中華民族要自信、要自強、要復興,為保衛世界和平做貢獻。你們回去告訴臺灣同胞,常回傢看看,到盧溝橋看看,我們歡迎!”

馬英九動容,緊握鄭福來的手,高聲回應,“好!”身後的臺灣青年們也用掌聲向老人表達敬意。

“當年這些不屈不撓、可歌可泣的壯烈事跡,仍令人熱血沸騰、肅然起敬。”馬英九說,“紀念‘七七事變’,紀念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的目的,在於感念先烈先賢的犧牲奉獻,希望我們的年輕人,能牢牢地記住這一點。”

8日下午,馬英九一行來到北京故宮博物院參觀。

太和殿、九龍壁、頤和軒……看著眼前的古跡,馬英九感慨萬千。“歷經六百年興衰榮辱,故宮始終象征中華民族,我們可以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底蘊,以及歷朝歷代的萬千氣象。”

馬英九強調,任何所謂“去中國化”的行徑都不會成功,因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已經深植炎黃子孫血脈之中。

同學們從西安到北京,接連參訪兩大歷朝古都,都發自內心地感受到來自靈魂深處的震撼,“唯有回歸民族情感與中華文化,兩岸才能長長久久” 。

9日上午,馬英九率臺灣青年又來到另一處著名古跡——八達嶺長城,一邊欣賞壯麗景色,一邊瞭解歷史文化。

蜿蜒的長城如同巨龍,一行人在上面俯瞰周圍景色,更加對長城的雄偉壯闊、大氣磅礴贊嘆不已。

腳踏在飽經歷史風霜的石磚上,馬英九和青年們觸景生情,即興合唱瞭一曲《長城謠》:“萬裡長城萬裡長,長城外面是故鄉……四萬萬同胞心一樣,新的長城萬裡長。”馬英九唱到這裡,不禁哽咽落淚。“這首歌我們從小就會唱,今天站在這裡與同學們一起唱,非常感動。”

第一次登上長城的臺灣青年萬育銘表示,真實的長城要比課本中的更加震撼,“親眼看到的與圖片上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這趟文化之旅是最好的回憶和學習,實際看到大陸的人文地理、歷史風情,對我們而言是非常大的震撼。”就讀於臺灣成功大學的劉秉叡說。

兩岸關系的未來在青年

9日下午,馬英九和臺灣青年赴北京大學參訪交流。

未名湖畔,楊柳堆煙;博雅塔下,桃李競秀。馬英九與兩岸青年學子沿著未名湖邊走邊聊,不時駐足欣賞、打卡拍照。

灰磚紅梁的臨湖軒,靜立在未名湖南岸的山坡上。窗外茂林修竹,鳥鳴啁啾,兩棵玉蘭樹亭亭而立。兩岸青年學生圍桌而坐、敘舊話新,分享校園活動、暢談成長歷程。

·4月9日,馬英九和臺灣青年一行到訪北京大學,兩岸師生展開座談。

時光倒回到一年前,也是在這樣的明媚春光裡,馬英九帶領臺灣青年學生踏上交流之旅,與3所大陸高校學子交流。

兩岸年輕朋友相談甚歡,相約早日再見。3個月後,應馬英九文教基金會之邀,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郝平教授率5所高校師生赴臺交流,兩岸青年學子接續起交流交往的青春佳話,結下深厚友誼。

“透過一來一往的交流,我深刻體會兩岸年輕人的互動是如此‘渾然天成,欲罷不能’,自然又熱絡。”馬英九在交流座談會上表示,“推動兩岸學生交流,是我此行最重要的初衷,也是我努力的目標。”

郝平回顧瞭去年率團赴臺交流的經歷,並引用孫中山先生的話——“中國之復興,當亦出於中國青年之奮鬥”。

在北大傢園食堂,北大外國語學院大二學生吳嘉伊和此次來訪的臺灣同學,在鋼琴前四手聯彈《茉莉花》,優美的鋼琴曲吸引瞭許多學生圍觀。

“我倆都喜歡音樂,配合得很好,很開心能和臺灣同學用音樂交流。”吳嘉伊說,“我希望將來兩岸學生有更多形式的交流,讓我們彼此更親近、更瞭解對方。”

“青年是兩岸交流中充滿朝氣的力量。通過這次交流互動,我們看到瞭兩岸青年間的深厚友誼和心靈契合。”郝平說,“兩岸青年學生的交流大有可為,也定會大有作為!”

陳秋平認為,馬英九和臺灣青年的這次大陸行,有助於緩和目前兩岸的緊張形勢。他們的行程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等多個領域,為加強兩岸交流作瞭很好的示范。

“青年是國傢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兩岸關系的未來在青年。我們要從各個領域進行廣泛宣傳,讓更多的臺灣青年瞭解真實的大陸,讓更多臺灣青年從‘首來族’變成‘常來族’。”

(本文刊載於2024年第8期《環球人物》雜志)

總監制: 張 勉

監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凌 雲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