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瓦盧被爆在1月26日大選後,可能與臺“斷交”。(圖片取自臺媒)

賴清德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不足十天,歷經瑙魯宣佈與臺當局斷絕所謂“外交關系”後,臺灣被爆將迎來第二波“斷交”危機。僅剩的12個所謂“友邦”,恐再少一個。

臺媒援引《澳大利亞人報》20日報道稱,臺當局在南太平洋的所謂“友邦”圖瓦盧在1月26日大選後,可能跟隨瑙魯的腳步,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臺“斷交”。一位圖瓦盧退休外交高層官員更透露,未來數月,預計將有1至2個臺所謂“友邦”會與其“斷交”。

就在該報道發出的5天前,1月15日,也就是賴清德當選後的第三天,太平洋島國瑙魯無預警宣佈和臺當局“斷交”,給沉浸在勝選氛圍中的賴清德當頭棒喝。

瑙魯政府在聲明中特別引用聯合國2758號決議作為其“斷交”理由,表示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今傳出圖瓦盧也將與臺“斷交”,消息雖尚未證實,卻也不意外。賴清德是眾所周知的“臺獨”工作者,根據其此前言行,他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在島內恐將采取更激進的“臺獨”路線。“臺獨”與臺海和平水火不容。屆時,兩岸關系勢必更加緊張,臺海局勢將一步步走向兵兇戰危。

馬英九執政時期,因為承認“九二共識”,推動兩岸和解,兩岸“外交休兵”,其8年任內,臺灣僅失去1個所謂“友邦”,且並非因兩岸關系緊張所致。蔡英文2016年上臺至今,8年任期尚未結束,臺灣已斷10個所謂“友邦”,創下臺“友邦”最低紀錄,被形容為“雪崩式斷交”。兩者的差別,就在於兩岸關系是否穩定。

2024年臺灣地區選舉結束後,國際上不斷有國傢公開重申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堅定支持中方維護國傢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支持中國統一大業。這充分說明,一個中國原則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瑙魯與臺“斷交”,就是對此最好的說明。

對於民進黨當局來說,圖瓦盧隻是其當下要擔心的未爆彈之一。接下來會不會有更多的地區轉向,取決於賴清德日後的言行。

有臺媒指出,蔡英文執政期間,臺灣與美日等地看似往來頻繁,卻大多依靠過去中國國民黨執政所累積的資產,來拓展“外交”空間。無論是開放“萊豬”“核食”,還是臺積電赴各地設廠、購買波音飛機、大量軍購,蔡英文已用光瞭所有籌碼,未來賴清德執政已無資源可用。可以預期,臺灣的所謂“外交前途”將更為坎坷。

賴清德的“臺獨”主張比蔡英文更激進,如果其不思悔改,在謀“獨”挑釁的邪路上越走越遠,隻會把臺灣推向危險境地,給臺灣帶來深重禍害。(望東南)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