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

  元至元四年(1267年)至明永樂三年(1405年)

  北京中軸線始建於至元四年(1267年)元大都的建設,該階段初步確立瞭北京中軸線的位置與基本形態。位於北京中軸線北段地安門外大街上的萬寧橋,其位置自元代始建從未改變,其所在的地安門外大街的位置與走向也從未改變。

  【成型】

  明永樂四年(1406年)至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

  該階段從明北京城始建起至外城甕城建設完成止。伴隨明北京內城及外城的建設,北京城形成標志性的“凸”字形城廓格局。北京中軸線的整體格局基本形成,全長7.8公裡。現存古代皇傢宮苑、祭祀建築和城市管理設施均始建於這一時期。

  【豐富】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至1911年

  在明代後半葉和清代建築群局部的增建與改建中,北京中軸線的整體格局得以保持與延續,而清乾隆時期(1736年─1795年)對規劃格局的調整與完善,更進一步豐富與加強瞭中軸線的景觀秩序。景山現存規劃格局和天壇核心祭祀建築均形成於該時期。

  【發展】

  1912年至1977年

  以1912年清帝退位為起始,至1977年天安門廣場完成擴建再次形成以中軸線東西對稱的規劃格局止。北京中軸線上古代皇傢宮苑、祭祀建築、城市管理設施發生公眾化功能轉變與相應的格局和景觀改造,同時天安門廣場及建築群的規劃格局與建築景觀也分期建成。

  【傳承】

  1978年至今

  北京中軸線作為北京城市發展的基準線仍然發揮著統領性的作用,在歷版城市總體規劃中均強調對其予以保護和尊重。北京中軸線作為一處整體的文化遺產還開展瞭持續的遺產保護、考古研究、歷史環境整治與恢復等工作。

  大公報整理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