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少林功夫已有1500多年歷史,長期以來廣受世界各地人民群眾喜愛,被視作中國文化代表性符號之一

  ◇從歐洲到美洲,從亞洲到大洋洲再到非洲,歷經十餘年時間,少林考功大會已成為一項實打實的國際化活動,吸引全球各地的少林弟子和少林愛好者參與其中

  ◇中國少林文化在海外生根、發芽、開花的過程,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的縮影

  在位於贊比亞首都盧薩卡市郊區的少林寺文化中心,學員表演中國功夫(2023 年 1 月 21 日攝)彭立軍攝 / 本刊

  從“蜘蛛俠”到“喬峰”,世界各國人們的膚色不同,但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中國少林功夫,作為中國武術的一個標志性符號,早已“破圈”出海,風靡“世界武林”。

  “禪老傢風古少林,道場遺跡蔽煙岑。”在1500餘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少林文化薪火相傳,禪武、禪修、禪醫,滋養人們身心。

  近年來,少林寺積極推動中國少林文化走出去,持續開展瞭線上線下形式多樣的對外交流活動,成為世界瞭解中國文化的重要窗口。中國少林文化在海外生根、發芽、開花的過程,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被認知、認可、認同的縮影。2006年5月,少林功夫正式列入國傢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目前,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正在積極推動中國少林文化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從頂層設計、政策資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深入挖掘完善中國少林功夫的文化脈絡和歷史內涵。

  以武為媒 少林“出海”

  在贊比亞首都盧薩卡市郊區,一座帶有濃鬱中式風格的建築吸引著來往人群的目光。這裡是於2021年建成開放的少林寺文化中心。

  北京時間6月25日,首屆非洲少林考功大賽在此舉行。少林拳、象形拳、通背拳、七星拳……來自22個非洲國傢的100餘名少林“洋弟子”匯聚一堂,切磋武藝。

  “少林非遺走出去”是中國文化出口重點項目。“2023少林考功洲際大賽”六大洲第一站,非洲少林考功大賽順利舉辦,以及少林非洲聯合會的正式成立,標志著中國少林文化在非洲的發展更為深入。

  參賽項目包括少林段品制、少林傳統拳、少林器械、集體項目、一招功等多個組別,均由少林功夫考功國際級裁判和國傢級裁判評分,比賽嚴格按照少林考功大賽規程、少林功夫評判規則和秩序冊進行,確保少林考功大賽的專業性。

  全球統一規范的少林功夫標準體系——段品制,也首次落地非洲。在大賽期間,非洲22個國傢的158位館校協會負責人參加段品培訓並接受考核,獲得初段認證。

  少林功夫段品制,是國傢級非遺少林功夫傳承體系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規范升級版本。經過多年研發,已由人民體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從2018年至今,中國已有150個館校3000位負責人和教練接受培訓和考核。從2022年底以來,歐洲和北美也有130個館校643位負責人和教練接受培訓和考核,並獲得初、中、高段位認證。

  “考功”這項活動由來已久,是少林寺每年都要舉行一次的“年終大考”,旨在考察少林弟子、少林功夫習練者、少林文化愛好者的學修成果、技藝成就、心性智慧、社會擔當等方面的文化獲得與貢獻,鼓勵其勇猛精進、勤學不怠。

  作為一項重要文化傳統,隨著近年來少林寺對外交流互動增強,考功也開始走出國門。

  2012年9月,首屆“歐洲少林文化節”分別在德國柏林和奧地利維也納兩地舉辦。期間,來自英國和歐盟21個國傢的37個少林文化組織派出443名代表參加“考功大會”。海外考功,自此破冰。

  此後,從歐洲到美洲,從亞洲到大洋洲再到非洲,歷經十餘年時間,少林考功大會已成為一項實打實的國際化活動,吸引全球各地的少林弟子和少林愛好者參與其中。

  2022年初,少林寺聯合五大洲少林文化中心發起“少林功夫網絡考功大賽”,吸引瞭來自世界各地9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5000餘名少林功夫愛好者“雲比武”。

  越來越多的“洋弟子”也選擇來到中國,在少林寺實地研習功夫,感受少林禪法,學習少林禪醫,體會少林禪藝。

  跨越地域、語言、民族、文化等多種差異,以武會友、全球考功,證明瞭中國少林功夫的獨特魅力和中國少林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作為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少林功夫已有1500多年歷史,長期以來廣受世界各地人民群眾喜愛,被視作中國文化代表性符號之一。”少林文化學者、少林寺官方網站負責人鄒相說,“中國少林功夫、少林文化走出去,歸根結底是中國文化走出去。”

  交流互鑒 落地生根

  “日宮疏澗戶,月殿啟巖扉。”占地僅6畝的少林寺,坐落在河南嵩山腹地,每年都會迎來一批批海外訪客,他們跟隨少林僧人一起習武坐禪。

  據瞭解,少林寺自2013年起開始承辦“文化部少林功夫非洲學員班”,迄今已舉辦六屆。每屆都有20名左右非洲各國的“洋弟子”來到少林寺習武修禪,體驗3個月少林生活。

  不止非洲學員。2008年到2019年期間,每年有超過2000人次來自全球各地的洋弟子住在少林寺。

  伊朗的馬蘇德·賈法裡從小喜歡中國功夫。2006年,他來到少林寺進行瞭為期3個月的培訓,並獲得少林寺頒發的象形拳證書。學武回國後,他創立瞭功夫培訓和武術演藝集團,迄今已帶出3000多名學員。

  為瞭向伊朗民眾進一步推廣少林文化,馬蘇德·賈法裡還先後拍攝瞭《紅龍》《少林夢》等功夫主題電影。“通過電影,我們可以把中國武術的影響傳遞到世界各個角落。”馬蘇德·賈法裡說。

  縱觀中國少林文化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文化交流貫穿始終。

  少林寺和中國少林文化本身就是中外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成果,這也是少林寺傳承千年的文化基因。近三十年來,少林寺持續開展民間對外交流與合作活動,開設少林文化中心,將少林禪武醫文化傳授給“洋弟子”。

  以少林功夫為傳播載體和重要抓手,中國少林文化不僅“走出去”,更留得住、傳得開、叫得響、被喜愛。

  “目前,少林海外文化中心已有200多傢,遍佈五大洲主要國傢。”鄒相說,除中國少林功夫外,這些中心還開設養生功法、茶道、中文、中醫針灸等特色課程,並將貼春聯、包餃子等代表中國傳統文化活動融入生活。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少林寺共有少林弟子、中國少林文化愛好者、習練少林功夫者約1億人,僅海外就約有6000萬人。

  海外少林文化中心之一的美國少林拳法聯盟創始人查理·馬特拉說:“練習少林功夫讓人更強壯、更靈活,也可以減壓,有利於身心健康。中國少林功夫背後的歷史和哲學,更是博大精深,令人著迷。”據悉,該聯盟已覆蓋美國47個州,累計註冊會員超過150萬。

  少林寺在海外推動少林功夫交流的同時,因勢利導地引入中國文化和少林寺獨有的健體方式,將中國少林文化的理念與當地主流文化相互融合。

  來自尼日爾的少林“洋弟子”伊佈拉盧因曾自創詩歌《少林啊,我的夢》,寫道:“中國少林,一處歷史悠久且神秘莫測的聖地,將愛與歡樂的生活方式教授於我。”

  “我每天都會做早課和冥想,這讓我更專註工作。少林功夫不僅幫我鍛煉瞭身體,還教會我如何快樂、平靜地度過每一天。”俄羅斯弟子尤金妮婭說。

  來自喀麥隆的阿諾德表示:“少林功夫除瞭教會我格鬥技巧,還教給我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讓我增強自信心,提高自律意識。”學成之後,繼續傳播少林功夫和中國少林文化,已成為不少“洋弟子”的創業方式。

  通過中國功夫瞭解中國文化

  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發佈的《中國話語海外認知度調研報告》顯示,在外國人最常說的100個中國詞語中,“少林”一詞高居榜首。

  隨著中國少林文化在全球各地的弘揚與發展,越來越多的海外民眾通過中國少林功夫、少林禪修等瞭解中國傳統文化,更好地認知中國、瞭解中國進而喜愛中國。

  長期致力於中國少林文化海外傳播研究的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史璞說,少林寺從歷史角度和國際視野出發探路中外文化交流。

  一方面,堅持傳播與分享。中國少林文化“走出去”重在與他人分享中國文化的健康生活方式,在分享中相互借鑒學習,共同進步。既突出中國少林文化的精髓,又重視中國傳統文化與他國文化之間的互補、融通。

  另一方面,堅持“走出去”“走進去”,而非簡單“送出去”。既設立交流平臺,常態化、可持續地弘揚、傳播中國少林文化,重視讓文化落地生根;也註重創新傳播內容、方式和方法,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讓人們接受並喜愛中國文化。

  又一個清晨。贊比亞少林文化中心裡,傳出鏗鏘有力的“嘿”“哈”功夫習練聲。

  “少林寺文化中心不僅帶來瞭中國功夫和中國文化,也給我們帶來瞭生活上的變化,社區年輕人在這裡通過學習激發起遠大理想,或許有一天他們會去中國學習深造。”附近居民馬蘭博說。

  (《瞭望》2023年第49期 )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