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深中通道28日實現主線全線貫通。圖為建設中的深中通道,兩岸景色如畫。
作為目前世界上綜合建設難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28日實現主線全線貫通。大公報記者28日赴沉管隧道、東人工島及水下互通、伶仃洋大橋等施工點一線直擊,瞭解深中通道多個世界級技術難點與創新突破,如何讓工程滿足100年使用壽命。作為中國首個高速公路水下互通立交,東人工島與海底沉管隧道相連接,並與廣深沿江高速等路網高效順暢銜接,將成為珠江口東西岸交通新樞紐。深中通道計劃明年6月具備通車條件,屆時深中車程將從目前約兩個小時縮減為約20分鐘,推動大灣區形成一小時乃至半小時生活圈。\大公報記者 李紫妍、帥誠、方俊明
深中通道是連接深圳至中山的跨海通道,采用東隧西橋方案,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路線起於深圳機場互通,與廣深沿江高速二期相接,向西跨越珠江口,在中山馬鞍島登陸,與在建中開高速對接,並通過連接線實現在深圳、中山及廣州兩岸三地登陸,更成為連接珠三角兩大功能組團“深莞惠”與“珠中江”之間唯一的公路直連通道。
鏤空墻設計 保證主幹道行車視野
記者在東人工島及水下互通施工點看到,“中國首個高速公路水下樞紐互通”驚艷亮相。據介紹,東人工島采用瞭“一體兩翼”的佈局,與海底沉管隧道相連接,並實現項目與廣深沿江高速等路網的高效順暢銜接。未來經深中通道穿過海底隧道,到達水下互通。通過互通可東往惠州、深圳龍崗區;西往中山、珠海;北往廣州、東莞;南往深圳前海合作區、香港方向,充分發揮該項目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交通樞紐”的重要作用。
“水下互通是深中通道東人工島島面和海底隧道相連的區域,在此過渡交匯。由於這裡有各個閘道的出入匯流口,行車道在此會從雙向8車道變為雙向12車道,最寬處有76米寬。之後從人工島前往中山方向的車道再逐漸變窄,因此,這裡采用瞭超寬、超長的基坑,加上該區域屬於機場碼頭和航空限高區域,又處於海平面下12米深處,施工難度很大。”中鐵隧道局深中通道項目部工程部副部長董寶虎表示,在海域環境下施工,建設團隊面臨潮汐、風浪、臺風等影響;整體施工難度最大的地方是在廣深沿江高速橋下的部分,在該區域施工的位移控制不能超過5毫米。而在水下互通車輛分流、合流處,因為視線受到幹擾,采用瞭鏤空墻的設計,促使閘道分流過程中保證主幹道的行車視野,減少車輛事故發生率。
三套防災體系 保障沉管隧道安全
深中通道建設還面臨多個世界級技術難點及挑戰。其中,世界首例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與海域水下樞紐立交匝道隧道組合,面臨超大交通量、高貨車比、危化品車管控難、匝道隧道內多次分合流等突出公共安全問題。深中通道項目JD1標副總工程師趙文廣透露,沉管隧道內設計瞭三套防災體系,其中火災報警體系包含有雙波長火焰探測器、圖像火災探測器、光柵光線和全域軌跡雷達。除瞭常規的消防配置,還增加泡沫水噴霧和高壓細水霧系統,起到全覆蓋滅火及保護鋼殼沉管的作用。此外,隧道內還加裝瞭北鬥導航系統,車輛導航在隧道內可正常使用,會提前提醒變道信息。
深中通道創下世界首例特長雙向八車道海底沉管隧道等多項“世界之最”,雙向八車道鋼殼在中國首次應用,缺乏成熟規范與標準,面臨全產業鏈技術空白,綜合技術難度高,建設極具挑戰性。廣東交通集團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總工程師陳越坦言,隧道采用瞭雙向八車道,跨度大,鋼殼混凝土結構管節的使用也是國際首次大規模應用,面臨運營安全、防火耐久性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建設團隊研發“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設計方法及合力構造技術”,突破瞭受力機理、設計方法、合理構造等全產業鏈技術難題,填補中國國內技術空白,形成瞭“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設計方法及合理構造成套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