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胡慧茵 廣州南沙報道

走進廣州數據交易所,人們很容易被其大廳裡展示的一塊巨型看板所吸引,上面展示的是陶瓷行業交易數據。

“從今年4月21日至今,陶瓷行業的實物交易達到35.5億元,交易金額突破1430萬元。”廣州數據交易所總經理魏東在向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內的媒體介紹行業數據的同時,也道出瞭數據背後為實體經濟解決難題的故事。

魏東表示,由於陶瓷是粗放型經營行業,商傢很難通過發票去證明其實際購買的成本以及交易的金額,因此承擔著很重的稅負壓力。但如今,通過“交易證據鏈證書”數據產品,就能有效降低上下遊企業交易成本,“交易費用僅500元,就為這傢企業達成瞭超12萬元的成本認定,降低產業鏈綜合稅負約34%。”

11月6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集中采訪團來到廣州南沙。在廣州數據交易所,記者看到電子看屏中的數據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包括陶瓷、環保、汽車、農林牧漁和建築等,生動詮釋瞭“數實融合”的實踐。

(陶瓷行業數據空間交易看板 拍攝:胡慧茵)

數據交易融入生活

數據流通並不新鮮,各行各業的數據交流一直存在。為規范數據交易、提前占領市場,各地數據交易機構紛紛成立。

廣州數據交易所是廣東在全國率先啟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後推出的一項重大建設成果。成立一年以來,有超過1360項交易標的進場交易,涉及人工智能、智慧交通、智能制造、智慧金融等23個行業領域,累計交易金額超22億元。

巨額的交易金額背後,數據交易跟我們的生活又會產生怎樣的聯系?廣州數據交易所行業數據指數聯合發佈的報告中,21記者留意到一份名為《全球南美白對蝦出口》的數據分析報告,報告中指出厄瓜多爾白蝦價格行情、白對蝦在全球市場的情況、主要供應商和銷售對象等。“對於行業內人士來說,這些數據能夠讓他們對市場情況有更清晰的認識,更有利於日後的銷售。”魏東介紹道。

廣州數據交易所通過數據,幫助市場瞭解行業運行情況和發展態勢,洞悉未來市場發展趨勢。此外,廣州數據交易所董事長許晶晶強調,數據交易所關註的重點還有兩方面,“首先,是把不合規、無序的場外交易變成場內合規且有序的交易,構建規則體系,以此保證數據要素交易越走越遠;其次,數據交易所積極開展區域服務基地建設工作,建立數據交易服務基地。”

所謂的“服務基地”,其實更類似於產業的載體。“比如,佛山聚焦制造業,建設智能制造交易服務基地,而湛江建立海洋漁業服務基地,惠州聚焦建立智慧金融服務基地,以及在西藏拉薩建成農林畜牧的服務基地。”許晶晶表示,拉薩的犛牛、蟲草等都是當地特色的農產品,若以此為場景發佈產業數據,將有助於帶動整條產業鏈的發展。

探索數據跨境流通

在落戶南沙區之時,廣州數據交易所已經思考如何借助其政策優勢,並做一些數據跨境的嘗試。

“廣州南沙建立瞭數據海關,還搭建瞭離岸貿易服務平臺。借此機遇,我們也就海外場景做瞭一些貿易數據跨境的嘗試,包括海外集裝箱數據等。”許晶晶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廣州數據交易所一直嘗試做創新場景的產業數據發佈。

聚焦行業發展的產業數據是大灣區發展數據的重點。許晶晶介紹,以粵港澳大灣區為基礎發佈公共數據和產業數據將會有很好的效果。“因為廣東乃至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基礎非常好,很多屬於‘隱形冠軍’的企業在產業鏈上已經有瞭很多鏈主型的企業,若匯聚整個產業鏈的數據,那麼數據的價值將會非常大。”

過去一年來,廣州數據交易所積極探索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雙向流通機制,推動建設“港澳數據特區”,為粵港澳三地提供跨境數據服務。身處粵港澳大灣區,廣州數據交易所還積極促進大灣區開展更多數字領域的合作。據瞭解,廣州數據交易所目前正攜手港澳對個人信息保護、科研數據跨境流通需求等方面進行研究。未來,廣州數據交易所還希望以港澳為橋頭堡,通過做好規則銜接,加速數據跨境並走向海外市場。

許晶晶還向記者透露,今年恰逢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廣州數據交易所還為“一帶一路”的數據流通做瞭相應的準備,“‘一帶一路’共建國傢有較好的貿易流通基礎,我們認為,這就是進行數據跨境流通嘗試的基礎。”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