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石恩澤 深圳報道

早上8點10分,眾安國際總裁許煒從香港中環搭乘跨境巴士出發。8點55分,巴士準時到達深圳灣站,許煒下車步行至深圳灣辦公室,抬手一看表,距離9點半的晨會還有10分鐘空閑。

眾安國際分別位於香港和深圳的雙總部,經由深圳灣大橋連接著,交通出行時間僅需不到一小時,是大灣區金融交融的典型案例。除瞭物理空間的拉近,大灣區金融業的發展,隨著今年深港兩地通關,在理念融合上也更進一步。

10月31日,在香港金融科技周—大灣區專場上,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21世紀經濟報道、眾安銀行聯合舉辦的“灣區數字銀行對話”正式舉行。本次活動以“一小時生活圈與數字銀行新治理”為主題。

本次活動旨在促成香港數字銀行和內地數字銀行之間展開對話,邀請瞭4傢在香港持虛擬銀行牌照的機構:匯立銀行(WeLab Bank)、平安壹賬通銀行(PAOB)、理慧銀行(Livi Bank)、眾安銀行(ZA Bank),以及2傢紮根深圳、全球領先的機構:微眾銀行、平安銀行,出席活動。

作為數字金融領域的頭部玩傢,上述6傢機構代表分別就三個議題:金融服務實體、大灣區兩地數字金融的融合與借鑒、GPT大模型技術帶來的挑戰,發表瞭自己的真知灼見。本篇為第一個議題,數字金融如何服務好實體經濟。

著眼差異化能力,用產業數字化打開數字金融新稟賦

近日,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尤為突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並提出“著力打造現代金融機構和市場體系,疏通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基於上述定調,本次圓桌第一個重點討論的議題就集中於“數字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務實體”。

作為全球領先的數字銀行,微眾銀行始終以科技作為核心發展引擎,著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微眾銀行科技創新產品部負責人姚輝亞表示,數字銀行主要通過數字化、線上化模式經營,因此對於每傢機構來說,最重要的是如何確立差異化的戰略定位,以及如何采用數字化的方法打造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在技術和數據獲取上,已經不存在絕對排他性。但如何用好數據和數據創造優勢,找到自己的生存之本,將是機構各自需要思考的問題。”

針對上述所提及的“差異化”,作為參與眾安銀行從0到1基礎設施和技術架構搭建的一員,眾安銀行基礎技術負責人李龍表示,要想服務好實體,就要發揮出數字銀行特有的差異化能量,即數據和技術。例如,眾安銀行使用圖像識別技術對貸款客戶收入月結單進行自動化識別,來提升反欺詐的精度;又例如,有數字銀行運用無人機這類先進工具來輔助判斷做助農貸款的信用風險。而這裡面涉及到的科技力量,才是數字銀行需要攻占的深水區,也是數字銀行亟待打開的新市場。

上述李龍所提及的產業數字化案例,在平安銀行金融科技部基礎中臺中心總經理劉錦淼看來,是中國產業數字化發展的大趨勢,也將是數字銀行的新稟賦,即在場景上創新,通過物聯網、AI技術差異化識別信用風險,借由金融在供給端不斷數字化升級的趨勢下,以更低的成本賦能給產業方。

服務小微就是服務實體,灣區科技創新經驗可以應用於香港銀行業

作為香港銀行的代表,平安壹賬通銀行副行政總裁肖靜表示,香港和內地不同,內地的大市場天然利於發展金融科技,香港作為國際化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天然有金融需求的應用場景。小企業貸款是世界難題,香港也不例外,她在現場給出瞭一組數據:在香港34萬中小企業裡,有98%都是小微企業,而這些中小企業加起來,又解決瞭香港45%的就業,“從這個角度來說,平安壹賬通銀行服務小微就是實體經濟、服務民生。”

因此,針對香港市場中小企業眾多的特點,金融壹賬通在香港除瞭佈局平安壹賬通銀行,還佈局瞭平安壹賬通征信和金融壹賬通,也正因為有“三駕馬車”相互支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平安壹賬通銀行才有底氣將客戶定位在34萬中小企業身上。

在過去3年落地的案例中,平安壹賬通銀行與香港最大的電子報關公司“貿易通”合作,利用海關報關數據建成模型,使得香港進出口企業“無需提交任何資料”即可獲得貸款預先批核。肖靜表示,目前在平安壹賬通銀行通過數據方式獲得貸款的客戶中,有34%的客戶從來沒有在銀行獲得過貸款,有9%的客戶是初創企業。未來,平安壹賬通銀行還將繼續探索在其他相關領域包括零售業、電子支付、電商等行業有更多數據應用的合作。

通過技術降低門檻,香港數字銀行探討生態圈建設

不同於內地代表,匯立銀行替任行政總裁及合規總監鮑明莉,作為香港金融業沉浮20多年的老兵。她從商業的角度提出,數字化對於香港金融的意義,不僅是方便,更重要是降低瞭普羅大眾使用專業服務的門檻。“比方說,以往財富管理在香港門檻是100萬港幣以上,但若是通過數字銀行APP,全港700萬人都將有機會體驗專業的投資顧問服務。”

而通過技術降低門檻後,將能使業務與客戶之間建立更深度的互動。但值得註意的是,“從客戶角度而言,他們想要的不是一大堆功能,而是實用的價值。”鮑明莉補充道。

若是從實用價值出發,業務拓展最重要的將是成本和收益的平衡。也就是說,相比技術上的堆砌,香港銀行更加關註的是,效率上是否能實現瞭最優化。鮑明莉表示,為達成這個最優化,匯立正在通過不斷跨越行業和品牌,建立起屬於自已的生態圈。

另一傢香港虛擬銀行代表,理慧銀行科技總監林冠宇也表示,理慧銀行支持中小企業,並通過數字化客戶之旅加快客戶開戶速度,以數據驅動的模型實現更有效率的信貸審批。同時,理慧銀行正在積極尋找機會合適地使用AI,以提供更佳的客戶體驗。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