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柳寧馨 杭州報道 今年前三季度,主要外貿大省穩住瞭進出口規模,但在全球外貿承壓的背景下增速有限,體現出外貿恢復性增長過程不易。

從全國數據看,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0.8萬億元,其中,出口17.6萬億元,進口13.2萬億元,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速基本持平。

從各省份數據看,前三季度,31個省份中有15個省份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正增長,主要外貿大省穩住瞭外貿規模,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山東進出口貿易總值分別為6.09萬億元、3.83萬億元、3.7萬億元、3.17萬億元和2.41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0.1%、-6.5%、5.0%、2.7%和2.5%。

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研究員白明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整體穩外貿工作卓有成效,但離穩外貿要求仍有差距,當前外貿已不處在前些年的高速增長階段,恢復性增長過程持續承壓,要認清當前的外貿壓力,突出“新三樣”在全球市場的優先佈局、系列性拓展,也要持續發掘新的外貿出口熱點產品。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大偉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隨著全球電子消費品需求的逐步回暖,加之全球對“新三樣”、船舶等我國新優勢產品的需求方興未艾,未來我國出口大概率將繼續環比改善,恢復同比正增長趨勢。同時,我國國內需求也在穩步恢復之中,也將為我國進口額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外貿大省穩住規模、放緩增速

在眾多壓力下,我國前三季度外貿規模穩住瞭,但增速一直不溫不火,尚未迎來全面穩定的復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近期全國各省份公佈前三季度進出口數據,31個省份中有15個省份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正增長,廣東、江蘇、浙江等主要外貿大省進出口規模整體穩定,但增速整體放緩,西藏、新疆等一些外貿規模較小的省份在增速上十分亮眼。

白明認為,去年疫情對外貿進出口的擾動因素明顯,給外貿帶來發展阻力,今年疫情影響大大緩解,但前三季度外貿沒有出現整體明顯的恢復性增長,說明我國外貿面臨的壓力仍然很大,持續穩規模、調結構任重道遠。

前三季度,外貿進出口規模超過3萬億元人民幣的省份分別是廣東、江蘇、浙江、上海,進出口總值分別為60947.4億元、38315.1億元、36959.8億元和31665.6億元。

廣東依然是外貿進出口規模第一大省。今年前三季度,廣東外貿進出口總值6.09萬億元,同比微降0.1%。其中,出口4.04萬億元,增長3.9%;進口2.05萬億元,下降7.2%。單9月,廣東進出口總值8098.4億元,環比連續4個月增長,規模創年內單月新高。

縱向對比看,去年廣東省貨物進出口總額 8.3萬億元,今年廣東一、二、三季度進出口總值分別為1.82萬億元、2.02萬億元和2.25萬億元,穩中有增,也有望在今年全年繼續突破8萬億元的進出口總額。

進出口規模位居第二的江蘇則出現瞭“失速”。前三季度,江蘇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6.5%,出口同比下降5.4%,進口同比下降8.3%,不過,一些積極因素也在積累,從環比看,江蘇外貿進出口規模已連續5個月環比增長,江蘇外貿呈現探底回升走勢。

浙江和上海前三季度外貿呈現穩步增長態勢,無論是規模還是增速都在向好,疊加亞運會和即將舉辦的進博會等重要展會拉動效應,預計今年這兩個省份進出口的復蘇態勢領先全國。

除瞭外貿大省,一些外貿規模較小的省份前三季度進出口總值高速增長。今年前三季度,新疆外貿進出口總值為2528.4億元,同比增長47.3%。這是新疆外貿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2500億元,已超2022年全年外貿水平。

西藏更是實現瞭外貿進出口值倍數增長。今年前三季度,西藏外貿進出口總值76.53億元,同比增長1.3倍。其中,出口71.54億元,增長1.3倍;進口5.0億元,增長1.4倍。

“一些外貿規模小的省份,對國際市場反應不太敏感,還在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階段,某個階段市場興旺或者出現熱點產品,就立刻能夠帶來外貿進出口規模的增速提升,這類省份發展各類型外貿的潛力和空間都很大。”白明說。

多地“新三樣”出口持續高速增長

外貿大省對國際市場更敏感,也更能把握住最新的外貿行業動向。第134屆廣交會上,新能源板塊無疑是眾多亮點之一,與上屆相比,第134屆廣交會新能源展區規模增幅達172%。

從這一以“外貿晴雨表”著稱的老牌展會吹來的市場風向中,可以感受到外貿結構持續轉變,“新三樣”為持續承壓的外貿進出口帶來瞭強支撐和新動力。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7989.9億元,同比增長41.7%,占我國出口比重同比提升1.3個百分點,達到4.5%。

從省份數據看,前三季度,廣東的“新三樣”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出口分別增長4.3倍、20.6%、29.6%,江蘇的“新三樣”產品出口1542億元,增長18.7%,浙江的“新三樣”太陽能電池、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出口分別增長8.7%、47.6%和54.8%,上海的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新三樣”出口額同比分別增長91.8%、66%、21.7%。

此外,河南、四川、湖南等多省份前三季度“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規模增長超30%,成為外貿出口的結構性亮點。

在10月13日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在介紹2023年前三季度進出口情況時表示,我國“新三樣”產品出口值已經連續14個季度保持瞭兩位數增長。

在白明看來,“新三樣”出口成為重要熱點,說明中國在這幾個產業有領先優勢,未來要思考提升技術、在產品營銷渠道上進行市場拓展和系列性佈局,繼續擴大在全球市場的領先優勢。同時,還要持續發掘新的出口熱點,形成“接力賽”,不斷拓展中國產品尤其是附加值較高產品的全球銷路和整體佈局。

此外,外貿市場多元化已成為今年不少外貿企業佈局的重要思路,宏觀統計數據也反映瞭這一趨勢。

前三季度,我國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傢進出口14.32萬億元,同比增長3.1%,占進出口總值的46.5%。同期,我國對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進出口4.68萬億元,同比增長0.8%,占進出口總值的15.2%。我國對中亞、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進出口分別增長33.7%、6.7%、5.1%。

各省份的外貿進出口數據也呈現瞭類似的趨勢。例如,前三季度,浙江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傢進出口1.93萬億元,增長10.8%,同期,浙江對東盟、中東、拉美、非洲分別進出口5138.6億元、4300.3億元、3841.1億元和2888.4億元,增長8.9%、9.3%、9.9%和16.1%。

在我國外貿夥伴的份額中,新興市場地位持續提升。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十年間,我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傢貿易額實現年均6.4%的增速,高於我國外貿整體增速,也高於同期全球貿易增速。

在白明看來,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不僅涉及外貿,也搭建起國際產業分工的平臺,承載起跨國產業鏈,實現產業鏈供應鏈形態的產業分佈,帶動多國合作,中國隻是其中之一。

“企業在開拓‘一帶一路’共建國傢等市場時需要找準定位,突出性價比優勢,不能簡單復制歐美市場的開拓經驗,要根據當地市場情況去判斷、佈局。”白明建議。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