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橋飛架連三地,橫空跨海躍伶仃。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五年來,港珠澳大橋持續發揮三地經貿發展的新引擎職能,成為三地政治文化交流新紐帶、居民跨境出行新方式,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發展。

●“網紅口岸” 跨境體驗新模式

自港珠澳大橋開通以來,大橋口岸就以高科技內涵以及時尚外觀成為網紅打卡地。每天早上出境高峰時段,前往港澳的旅行團都擠滿大橋口岸出境大廳的平臺。隨著旅遊市場再度火熱起來,很多有意赴港澳旅遊的遊客都想借機一睹港珠澳大橋的風采。據瞭解,為瞭讓旅客有更好的通關體驗,在大橋口岸珠港旅檢和隨車人員驗放廳的出境通道,海關與安檢創新性采用“一機兩屏”模式,海關監管前置,旅客行李物品隻需一次過機查驗,雙方共享過機圖像,實現海關查驗與口岸安檢“一次過檢”。兩道關卡合二為一,將旅客出境查驗等待時間縮短50%。

數據顯示,港珠澳大橋開通五年來,大橋口岸進出境的港澳居民1980萬人次,占比達55%。今年8月份,大橋口岸出入境的港澳居民近100萬人次,是2019年同期的2.2倍。

目前大橋口岸日均進出境旅客達5萬人次,幾乎已成為港澳旅遊團的首選口岸。

●“兩車北上” 深度融合更緊密

2023年1月1日和7月1日“澳車北上”“港車北上”政策相繼落地實施,為珠港、珠澳“雙城生活”提供瞭另一種選擇,也為“一國兩制”註入瞭新活力。

剛剛過去的中秋國慶假期,大橋口岸日車流量連續5天刷新歷史紀錄,出入境車輛總數居全國口岸首位,其中“港車北上”“澳車北上”作為支持港澳與內地交通往來的政策,正在發揮其巨大的推動作用。目前,海關已累計驗放香港、澳車單牌車超93萬輛次。9月以來,口岸日均進出境車輛超1萬輛次,其中10月2日單日通行量首次突破1.4萬輛次,“港車北上”“澳車北上”單牌車日均通關量超5000輛次,高峰期周末及節假日的日均通關量近7000輛次,約占經大橋口岸通關的客車的六成。

隨著越來越多的港車、澳車北上,港澳人員往返廣東探親、旅遊、開展商務活動更為便利。為瞭提高通關效率,海關強化科技賦能,持續升級優化“一站式”系統,對無異常且未佈控的車輛,海關卡口驗放時長不超過20秒。目前大橋口岸客車通道單邊最大驗放量已由年初的500輛次/小時提升至800輛次/小時。

●“大橋經濟” 經貿新通道正崛起

依托大橋口岸直通香港、澳門和24小時全天通關的優勢,讓企業出貨更方便,通關更迅速,不僅大大提升瞭出口效率,更擴大瞭企業的出口范圍。

如今,大橋口岸貨運類別越來越豐富,包括飛機發動機、黃金首飾、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等,高價值、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成為大橋口岸主要進出口商品,進出貨車量穩步增長,已達到每天2000輛次。同時,大橋口岸對粵西地區的輻射帶動尤為明顯。粵西地區企業經大橋口岸進出口貨值412.6億元,其中今年1-9月粵西地區企業經大橋口岸進出口貨值83.9億元,增長明顯。

為不斷提升大橋通關效率,拱北海關積極推進通關便利化改革,大力推行“兩步申報”“廣東陸路快速通關模式”、粵港粵澳“跨境一鎖”“綠色關鎖”等便利化措施;升級改造“一站式”車輛驗放系統,實現瞭通關效能和通關體驗“雙提升”。

截至2023年9月底,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進出口總值達7187.5億元。目前,大橋口岸進出口貨物收發地已實現內地31個省(市、自治區)全覆蓋,市場涉及國傢(地區)從2018年的105個增加至230餘個。

回望五年,從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對港貨運正式開通,到2020年8月對澳貨運通道開通,從2020年3月出口跨境電商業務開展試運行,到2023年3月跨境電商零售一般出口、B2B直接出口、出口海外倉三種出口模式全業態落地大橋口岸……在一系列政策利好的推動下,經大橋口岸進出口貨運業務保持快速增長趨勢。據海關數據顯示,大橋口岸進出口總值突破第一個1000億元用時2年,突破第二個1000億元用時7個月,今年9月底突破第七個1000億用時僅6個月,加速趨勢明顯。

(總臺記者 李銳 曲柏宇 趙菁)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