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陳夢璇 南沙報道
10月17日,極飛科技聯合創始人龔檟欽出席瞭在廣州南沙舉辦的2023年CNBC全球科技大會,並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專訪,回應瞭近期的融資熱點。他表示,做農業要有長期主義的準備,通過提升企業產品線韌性、建立生態壁壘等措施校正航線,極飛“有機會一定會再沖IPO”。
(極飛科技聯合創始人龔檟欽)
中國農業正經歷著從傳統農業向科技農業轉變的初級狀態。龔檟欽介紹,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農民數量減少,讓年輕人回到農村按照傳統的方式耕作,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如何讓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幫助人類種地,解決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問題,成為農業科技公司強化農業韌性的核心落點。
怎麼增強韌性?龔檟欽表示,一是要逐步將數據分析應用到農業生產的決策環節中,二是形成精準、快速執行的能力,三是讓年輕人成為新農人。“過去我們看二十四節氣確定播種、耕作、收獲的時間,但現在我們有非常好的氣候模型去預測每個環節最適宜作業的時間。在面對惡劣天氣時,也可以通過機器快速執行作業,提高快速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年輕的從業者隻需要完成調度分配資源的工作。”
為瞭讓這幅藍圖盡快變為現實,極飛科技提出打造“硬件+軟件+服務”的智慧農業整體解決方案,在原有的農業無人機基礎上,拓展佈局瞭機器人、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模塊,旨在構建無人化智慧農業生態。
“隻做無人機一個環節的壁壘是非常低的,但生態系統的壁壘很高。”龔檟欽表示,目前極飛在智能模塊等新產品線上的投入已超過成熟的無人機模塊,對於無人機產品線,極飛找到瞭一座退役的機場,專門用來做無人機的大規模測試,通過模擬各種各樣的惡劣環境,把無人機的質量提升到和拖拉機一樣“耐造”的水平。
這也是極飛科技在市場中碰壁後總結出來的經驗。對於農戶而言,購買農業機械的理性決策過程不亞於買房、買車,因此農機產品必須拿出真本事說話,靠性價比取勝。
農機的低置換率,讓極飛科技的盈利周期和農業周期一樣,是個需要等待的漫長過程。龔檟欽卻認為這並不是壞事,在做好產品的基礎上,有瞭好口碑的加持,就能夠讓企業的業績保持穩步提升的狀態。
“中國有兩三百萬個傢庭農場,耕作規模小、精細化程度高、種植內容變化快,在這種種植模式下,極飛的產品正好能呼應農民的實際需求。同時中國農村的基礎設施很好,4G、5G網絡覆蓋面廣,方便我們使用雲計算、雲存儲,這樣就能降低小型化智能農機設備的成本。”龔檟欽表示。
基於這種模式,極飛在海外主要選擇和中國農業形態比較接近的國傢,如中東、拉美等地區的國傢進行推廣。令龔檟欽意想不到的是,近兩年極飛也打入瞭歐美的發達國傢市場,小型智能農機頗受歡迎。“疫情政策優化後,我們的推廣已經沒有阻礙,農戶也開始購買新的農具瞭,目前海外的業績增長比較快。”
龔檟欽表示,極飛更關註的是未來的生態建設,比起短期回報,“我們對技術如何持續改變世界有更長遠的期待”。對於“會不會再沖IPO”這個問題,龔檟欽給予瞭肯定回答,“未來時機成熟,我們依然會希望資本市場賦予我們更多能量。”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