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國傢文物局在京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通報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漳州聖杯嶼元代沉船遺址、漳州聖杯嶼元代沉船遺址最新考古發現。此次會議展示瞭我國水下考古領域的重要發現。其中,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是我國首次在1500米深海發現的明代沉船遺址,提取出水瓷器、陶器、原木等近580件(套)。甲午沉艦系列考古工作探索總結瞭一套實踐可行的近現代沉艦考古與保護工作方法,在威海灣陸續發現定遠、靖遠和來遠三艦,出水刻有“來遠”艦名的銀勺和寫有“來遠”水手姓名的身份木牌,以及大量武器彈藥、生活用品等,填補瞭我國大型近現代沉艦水下考古工作空白。

  一、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位於海南省三亞市東南約150公裡海域。根據國傢文物局的統籌部署和工作安排,2023年5-6月、9-10月,國傢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通過海洋物理探測和載人潛水器水下調查相結合的方法,確認瞭兩處沉船的分佈范圍和遺物分佈情況,並對兩處沉船進行瞭三維攝影拼接及激光掃描等資料記錄工作,取得瞭豐碩成果。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是我國首次在1500米深海發現的明代沉船遺址,通過海洋物理探測、載人潛水器水下調查以及三維影像和激光掃描記錄等,確認兩處沉船的保存狀況,提取出水瓷器、陶器、原木等近580件(套)。

  國傢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館員宋建忠說,明代中期繼續執行嚴格的海禁政策,禁止民間海外貿易,“朝貢貿易”“賚賜航海”不斷萎縮,但民間私人貿易屢禁不止,反而與日俱增和興盛。在這種背景下,一號沉船滿載外銷的陶瓷器,二號沉船裝載瞭從海外輸入的木材,在同一海域首次發現出航和回航的古代商船,推測一號、二號沉船皆為民間私人貿易商船。

  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保存相對完好,文物數量巨大,年代比較明確,不僅是我國深海考古的重大發現,也是世界級重大考古發現,還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貿易往來與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這一重大發現實證瞭中國先民開發、利用、往來南海的歷史事實,對中國海洋史、陶瓷史、海外貿易史、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等都具有突破性的貢獻。這一重大發現充分展示瞭我國深海科技與水下考古跨界融合、相互促進的美好前景,標志著我國深海考古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二、漳州聖杯嶼元代沉船遺址

  漳州聖杯嶼元代沉船遺址位於福建省漳州市古雷港經濟開發區古雷半島東側聖杯嶼海域。經國傢文物局批準,2022—2023年,國傢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和漳州市文化和旅遊局等單位對該遺址進行瞭水下考古發掘。

  沉船遺址水深約30米,主體區域殘存有木質船體和成摞擺放的船貨堆積,范圍約300平方米。考古發掘發現,沉船船體殘長約16.95米,最寬處保存約4.5米,殘存9道隔艙板和10個船艙,單層板結構,發現桅座、龍骨板、龍骨補強材以及舭龍骨等船體構件。發掘出水文物標本約1.7萬件,主要為龍泉青瓷和陶罐、鉛錘、印章等船上生活、航海相關文物。其中龍泉青瓷數量達到1.6萬餘件,器形包括碗、盤、碟、盞、洗、缽、香爐和高足杯等,年代為元代晚期,為典型的外銷貿易瓷。結合溫州朔門古港的考古發現,推測該沉船可能是從溫州港出海前往東南亞的民間貿易商船。

  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陳浩說,漳州聖杯嶼元代沉船遺址是近幾年我國海上絲綢之路考古的重要成果,該沉船是目前出水龍泉瓷器最多的一艘沉船,是元代晚期龍泉瓷器大量外銷的典型代表。

  漳州聖杯嶼沉船遺址的考古發掘通過科技創新、設備改良實現瞭低能見度下水下考古精細化發掘,極大提升瞭我國水下考古發掘技術水平。沉船、船貨以及船上生活、航海相關文物的發現,對深入研究元代航海史、造船史和船上生活等具有重要價值。聖杯嶼沉船重現瞭元代晚期龍泉青瓷外銷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是近幾年我國海上絲綢之路考古的重要成果。

  三、威海甲午沉艦遺址

  在國傢文物局的統一部署下,國傢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聯合山東、遼寧兩省的文博單位,從2014年起持續開展甲午沉艦水下考古工作,在黃海北部甲午海戰主戰區確認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四艦。2017年以來,國傢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等單位,在威海灣原北洋海軍基地附近,通過水下考古調查結合造船檔案和戰爭檔案等研究,陸續發現定遠、靖遠、來遠三艦,取得瞭重要收獲。

  威海灣內的甲午沉艦遺址水深6-10米,遺址分佈面積850-2100平方米不等,埋於海泥下0.5-3米,均未發現完整艦體,僅存的遺物呈散落分佈狀態。發掘出水遺物包括船體構件、船員生活物品和武器彈藥等,結合遺物種類能判斷原艦體的艏、舯及艉部等位置。其中,定遠艦於艏部主炮區發現並成功提取整塊重達18.7噸的防護鐵甲板;靖遠艦於舯部發現2箱完好的37毫米哈乞開司炮彈、艏部發現1枚210毫米主炮開花彈;來遠艦發現鏨刻有“來遠”銀勺、2塊寫有“來遠”水手姓名的身份木牌。

  國傢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館員周春水說,艦水下考古方法 沉艦遺址具有體量大、噸位重、結構復雜的特點,水下考古工作側重於與科技手段、多學科間的結合,將科技創新融入沉艦考古調查、抽沙試掘、出水文物現場保護等各個環節,探索出一套實踐可行的近現代沉艦考古工作方法,填補瞭中國海域近現代沉艦水下考古的空白。系列水下考古成果對於推進甲午戰爭研究、沉艦遺址原址保護等方面發揮瞭重要作用,也為愛國主義教育提供瞭生動的實物教材。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