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居民赴港澳個人遊”也就是大傢常說的“港澳自由行”,政策到今年已經整整實行瞭20年。

2003年,以個人身份前往香港旅遊的“自由行”政策首先在東莞、佛山、中山、江門這四座珠三角城市落地。不到一年,很快就在廣東全面鋪開。

“自由行”的“帶客能力”有多強?

1997年到港的1300萬遊客中,隻有300萬內地人;到瞭2003年啟動“自由行”,當年到港的內地遊客人數就迅速達到800萬人次。從此這項紀錄不斷刷新。

一趟趟個人的探親、購物、旅行,聚沙成塔,自由行牽起瞭粵港澳三地人流、物流、資金流加速流動的最初紐帶 。

今天,“自由行 ”實現“想走就走”早就不在話下。“從哪走最快?”“怎麼走最方便?”成瞭新的煩惱——因為選擇實在是太多瞭。

你可以選擇從“年輕”的青茂口岸,借助“合作查驗 ,一次放行”通關模式實現粵澳“秒通關”,還可以乘坐廣深港高鐵體驗粵港城市間的“通勤式”打卡,更能乘坐跨境大巴,一邊領略伶仃洋上的日出和晚霞,跨越港珠澳大橋,穿行粵港澳三地。

從“自由行”到“灣區通”再到“常旅客”

當然,這20年來,更重要的變化,還是人流從單向向港澳流動 ,演變為內地與港澳雙向互動的“灣區通”。

就在這個月初,經港珠澳大橋邊檢站查驗的出入境車輛首次突破單日1萬輛次,這已經是今年第十次刷新所在口岸的單日最高紀錄。其中 ,“港車北上”“澳車北上”功不可沒。港澳遊客到深圳、珠海“周末遊”,成瞭港澳居民眼下最熱門的周末打開方式。

更有不少港澳遊客腳步停瞭下來,到內地創業、生活,成為真正的“灣區人”:就在最近 ,珠海橫琴口岸試推“常旅客”計劃,經常往返琴澳兩地的商務公務人員、澳門高校職工等出入境人員乘坐車輛將實現“一次排隊,集中采集,聯動放行”,粵澳雙方聯手,進一步減少跨境車輛停車檢查次數和等候時間。

通關時間在縮短,規則銜接在加速。20年間,“自由行”政策不斷拓展、優化正是來源於粵港澳三地群眾相向而行的巨大需求。背後,更有著對大灣區的認同和人心的回歸。

今天,“自由行”帶來的便利我們早就習以為常。一個越來越融合的粵港澳大灣區正在讓“自由行”的“自由度”無限延長。無論身處內地還是港澳,無論是港澳人士“北上”還是內地旅客“南下”,他們奔赴的方向,都是回傢。

  (記者 林麗麗 戴威 郭翔宇)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