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葛傢村的村民小院。\大公報實習記者施宏咪攝
當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叢志強與他的團隊2019年4月初次來到葛傢村,見到當年村莊環境後,便與當地村幹部決定:通過藝術來帶動村子的發展,走藝術振興鄉村的道路。然而這條路一開始並不好走。
“他們(村民)說我是騙子。”當叢教授說到此處,略顯無奈。“搞藝術有用嗎?這玩意兒賺錢嗎?這是村民們心中最大的疑問。”
為瞭打消村民的疑慮,村幹部率先將自己的院子進行瞭藝術大改造。庭院煥然一新,“大傢坐在桂花樹下,一起喝茶、談天,覺得這(改造)挺有意思,原來這就是藝術,而且(發現)這些我也會啊。”
隨著藝術融入村民的生活,逐漸湧現出瞭一些代表人物,比如,70多歲的村民葛德土。如今他的“德土公公傢的七彩貝殼院”可謂村裡的一道風景線。這座由村中最為普通的房子打造而來的院落,擺滿瞭各種貝殼制成的精美藝術品。據葛傢村幹部羅瓊介紹,“葛德土是當初第一個叫叢教授為騙子的人,也是最初強烈反對藝術振興鄉村的那批人,如今卻是最積極參與的。他把收集來的貝殼洗幹凈,再與自己建造的流水裝置相結合,也就有瞭專屬的‘藝術品’。”藝術為葛德土的生活增添瞭一份樂趣,也給他帶來瞭一定的可觀收入。
然而,與“德土公公傢的七彩貝殼院”相鄰的卻是一間頗為簡陋的水泥民房。帶著好奇,記者走進一探究竟。院裡的兩位老人說:“村裡建設瞭三四年,我們的生活沒有多少明顯變化。”對此,同行的村幹部表示,這兩位老人傢其實都有木雕手藝,但是在看到同村人富起來瞭之後才跟著加入,起步比較晚,所以生活改變也就不會那麼快見效,“我們的目標是全村一起發展,而不是隻發展個人,所以在不久的未來,村民間的相互幫助隻會越來越多。”\大公報實習記者王雲鵬、關卓琳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