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誠實勞動、勤勉工作、銳意創新、敢為人先,是大批勞動者工作的日常。在福建廈門,有一位和“針”較上勁的醫生——張文揚。從事中醫工作30多年,他在針灸方面練就瞭一手“無痛”的“飛針”技藝,他還將這種技藝沿著“一帶一路”分享到瞭海外。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張文揚醫生。

  在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治療室內,張文揚正在用針灸為患者治療骨傷疾病。 

  我們將畫面放慢7倍,隻見他拇指與食指穩穩地捏住金屬針,輕輕一彈,針就刺進瞭患者的皮膚中,隨後,他捏住金屬針尾端,柔和地調整針刺的深度。

  記者:有感覺到痛嗎?

  廈門市民 劉女士:沒什麼感覺,根本不知道自己紮瞭幾針。

  張文揚說,他從小就對中醫很感興趣。1992年,從原福建中醫學院骨針系畢業後,成為一名中醫醫生。剛工作不久,他就發現不少患者害怕針刺療法帶來的疼痛,因而產生瞭抵觸心理。如何減輕患者的痛感?張文揚開始和“針”較上瞭勁。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醫師 張文揚:有沒有得氣,就是有沒有針下沉緊、(針刺的)深度、刺激量是不是剛剛合適,(比如說)胸背這個地方是特別要註意的,因為你紮淺瞭沒效果,紮深瞭下面就是胸腔,容易出現氣胸或者其他臟器的損害。

  為瞭把控這極其抽象卻又至關重要的感覺,張文揚不斷琢磨、練習針刺的手法。科室裡護士用來盛放針管的泡沫板,幾乎都成瞭他練習“飛針”針刺法的工具。

  30年彈指一揮間,如今,張文揚已經能夠精準運用針灸療法服務更多患者。從2020年開始,張文揚還成為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中醫學院的兼職教授,將他的“飛針”技藝,通過“一帶一路”分享給更多海外的中醫愛好者。眼下,就有3位來自馬來西亞的留學生跟著張文揚學習針灸等中醫知識。

  這3位留學生經過瞭前四年的理論知識學習,去年11月來到廈門開始實習。今年9月畢業後,她們就能在馬來西亞直接註冊,正式行醫。

  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學生 陳詩琳:主要是學到瞭一些像是進針的那種手法。(中醫)不是單純隻有醫學,還有一些像是文化底蘊的東西。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醫師 張文揚:除瞭我們對她醫學上的一個教育以外,還有一些對醫學人文進行一個交流,傳承中醫的博大精深,還有我們中華的文化。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