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劉琛 張穎國 龐成 湛江報道
北緯20度,湛江灣碧波蕩漾,潮水湧動。由於終年受海洋性氣候影響,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海產資源豐富。
從湛江市流沙灣碼頭出發向西,一路上由近及遠排佈著傳統木制漁排、深水重力式網箱以及桁架式網箱,圍攏的水域面積不斷增大,裡面養殖的各類魚種活蹦亂跳,白色的海鳥不時掠過水面搶吃魚料。
當前,廣東明確“錨定一個目標,激活三大動力,奮力實現十大新突破”的“1310”具體部署,加快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其中強調要全面推進海洋強省建設,在打造海上新廣東上取得新突破。
湛江無疑是一個重要實踐樣本。從2016年入選全國首批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市,到2018年再次入選國傢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湛江擁有得天獨厚的海洋漁業資源,並綻放著蔚藍的底色。當前,湛江深海網箱數量超過3500個,占廣東全省70%;湛江擁有水產加工企業200多傢,水產產業鏈年產值700多億元,涵蓋水產養殖、水產種業、水產品流通加工、裝備制造、進出口貿易、飼料輔料、配套服務等水產全產業鏈七大體系基本形成。
湛江“向海圖強”的背後,離不開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
近日,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走訪人民銀行湛江市中心支行、湛江多傢金融機構及涉海企業,深度調研湛江金融助力海洋牧場建設,以創新唱響“海洋牧歌”的故事。
打通金融惠企“最後一公裡”
海洋牧場產業並非傳統銀行青睞的行業。
從銀行信貸角度來看,海洋牧場企業大多是輕資產運營,缺乏抵押物一直是痛點所在,缺少銀行一向註重的第二還款來源。尤其是部分農戶及小微企業,他們規模小、可抵押資產較少、應對市場風險能力較弱。
在調研中,廣東海威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東戈對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海威2號’主體投資建設需3000萬元,運營成本更高,最大成本來自於魚飼料。在融資時,往往無法提供有效的抵質押物,僅靠企業自身流動資金遠遠無法滿足項目投入。”
從外部環境來看,海洋牧場有著自然災害風險大、生產周期長、回報缺乏穩定性等鮮明特征,由於信貸獎補措施及風險分擔機制不完善,社會金融資本投入亦受到影響。
“銀行作為經營風險的企業,在為海洋牧場企業借款主體提供融資服務過程中,面臨著政策風險、市場風險、養殖風險等信貸風險,一定程度上影響金融機構對海洋經濟的支持力度。”在走訪中,建設銀行湛江市分行有關領導亦對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坦言。
如何破題涉海企業“貸不到”和銀行“不敢貸”?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在走訪調研中發現,湛江金融機構已在推動創新產品及服務的落地。
近期,海威集團就獲得農業銀行湛江分行提供的2290萬元授信支持。劉東戈表示,“針對‘海威2號’的融資,銀行放貸速度很快。而且以前是抵押貸款,現在以信用貸款為主。同時,考慮到行業特性,我們三年才能起魚回收,銀行為此還專門設計瞭三至五年還款年限,這大大緩解瞭資金難題。”
在湛江的企業看來,最近幾年,湛江金融業不僅加大涉海大企業的信貸投入,也推出瞭許多創新金融產品解決小微農戶與企業的融資需求。
人民銀行湛江市中心支行行長江曉帆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2022年以來,人民銀行湛江市中心支行聯合地方政府部門舉辦瞭7場支持海洋牧場產業發展有關主題的融資對接會,並充分利用湛江市海洋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為具有融資需求的海洋企業或項目提供融資對接。截至2023年5月末,湛江海洋經濟貸款餘額274.58億元,同比增長26.59%。
這一增長數據,得益於監管、金融機構的不懈創新及努力。建設銀行湛江市分行副行長張國清對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針對小微農戶資產不足、抵押不足、征信不足,我們通過引入省級農業信貸擔保公司及粵財普惠金融(湛江)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為涉海小微農戶提供擔保,創新推出‘粵興貸’為代表的信貸產品,解決涉海小微農戶融資難題。”。
湛江農商銀行副行長王志東也在調研中表示,作為一傢深耕湛江的地方法人銀行機構,為加大支農支小力度,湛江農商銀行對信貸風險偏好進行調整,由原來註重抵質押物向註重借款人第一還款來源的方向轉變,逐步減少對抵質押物的依賴,引導分支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對發展前景好、經營穩定的農戶、小微企業提供信用或保證貸款,逐步提高涉農及小微企業貸款占比。
供應鏈金融優化涉海融資渠道
一條魚興一方產業。
湛江是全國最大的金鯧魚養殖基地,而雷州金鯧魚每年產量占瞭湛江的五分之三。由於氣候宜人、海水優質,湛江不僅出現瞭以恒興集團、海威農業為龍頭的一大批海洋漁業企業,同時也成長著大量的海洋牧場小微農戶、中小企業。
這些中小微企業及農戶要如何更好地獲得金融支持,通過供應鏈金融帶動上下遊涉海中小微企業發展?
“發展海洋牧場供應鏈金融的重點是要選好核心企業或鏈主企業。”王志東表示,金融機構可以通過政府部門對外公佈的清單來挑選優質核心企業,優先與核心企業建立業務合作關系,再逐步擴展供應鏈上下遊企業。
“對於合作時間較長、交易金額排名靠前、產品質量較好的上下遊企業,可以通過由核心企業提供保證金或提供擔保等方式,向湛江農商銀行申請保證或信用貸款。單戶最高貸款金額達800萬元,這樣可以破解小微企業及農戶缺乏抵押物的難題,帶動整個供應鏈發展。”王志東說。
在人民銀行湛江市中心支行的推動下,海洋牧場產業鏈核心企業廣東粵海飼料集團也成功對接中征平臺,協助上遊企業盤活存量資金,將資金有效註入處於相對弱勢的上下遊配套中小企業,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和供應鏈失衡的問題。
據瞭解,中征平臺是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建設的免費的、公益的國傢級金融基礎設施,旨在服務於應收賬款融資交易、促進動產融資業務發展。平臺通過與財政部門、供應鏈核心企業、商業銀行進行系統對接,實現全流程、高效率、可持續的線上應收賬款融資,能解決融資雙方信息不對稱、賬款確認難、通知送達難等制約中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的關鍵問題,提高融資效率和融資成功率。
建設銀行湛江市分行也依托豐富的供應鏈金融產品,圍繞種養殖、預制菜等特色產業龍頭企業,定制特色金融服務,為供應鏈客群打造特色生態場景,通過供應鏈金融實現全線上支付上遊企業賬款,為產業鏈上的中小微企業提供低門檻、低成本、便捷高效的在線服務。
廣東恒興集團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作為一傢集種苗繁育、飼料產銷、微生態制劑、水產養殖、水產品加工、魚粉加工、水產品貿易於一體的全產業鏈大型民營企業,恒興集團依托自身的產業優勢地位,通過其對上下遊企業現金流、進銷存、合同訂單等信息的掌控,依托合作金融機構對上下遊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共促海洋牧場產業鏈發展
針對海洋牧場產業,金融機構的創新不止於信貸領域,也拓展到保險領域,以多元化的金融服務助推海洋牧場可持續發展。
保險是涉海企業最可靠的防浪大壩。對此,劉東戈深有體會,“有瞭保險這身‘盔甲’,即使遇到風暴潮,我也不擔心瞭。”
據悉,人保財險湛江市分公司簽署瞭廣東省首單半潛桁架式深海網箱保險,為廣東海威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的“海威1號”大型海上養殖平臺及周邊60個深水重力式網箱提供高達1億元的保險風險保障,實現海水養殖保險從點狀分散承保到區域規模承保的轉變。
從行業特性來看,海水養殖漁業露天作業的特點,深受自然環境的影響,每年因暴雨、臺風等突發性災害造成經濟損失也常年成為海水養殖戶心中揮之不去的痛。
為解決海水養殖後顧之憂,早在2021年6月,人保財險湛江市分公司就承保瞭廣東首單政策性海水網箱風災指數保險,可按照風級快速定損,解決理賠難點。2023年已承保網箱90個,累計保險保障金額1.3億元,風險保障同比上年大幅提升。
來自徐聞縣和安鎮冬松村的海水網箱養殖戶張大叔嘗到“頭啖湯”。他養殖的金鯧魚獲得150萬元的臺風災害風險保障。
“我們搞海水網箱養殖的,也終於有保險啦!”張大叔從事水產養殖十多年,網箱養殖與傳統養殖相比,更加綠色環保、更加有利於近海生態的保護,但風險也更大。張大叔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采訪調研時表示,“容易受臺風等極端天氣的影響,每逢臺風季節都擔驚受怕,現在有瞭政策補貼的保險,就放心瞭。”
在人民銀行湛江市中心支行的推動引導下,湛江保險機構積極探索保險創新,成功落地政策性海水網箱水產養殖風險指數保險、商業性金鯧魚水產價格保險、預制菜食品安全責任險等,為海洋牧場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不過,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在走訪調研中也發現,還有不少的涉海小微農戶沒有購買相關保險。
“保費還是偏貴瞭,不想買”,“大的臺風幾年才來一次,沒關系的”……走訪過程中,不少農戶發出類似的聲音。
在記者前往湛江市坡頭鎮塘尾村調研時,當地村委會幹部也對記者表示,“許多農戶的風險意識不高,祖祖輩輩都是這麼過來的,對保險的瞭解也不多,更何況保費的成本還不低。”
據人保財險湛江分公司總經理曾志成介紹,湛江市深海網箱政策性保險明確省級財政給予50%的保費補貼,市級財政保費補貼比例為5%,縣(市、區)級財政保費補貼比例為5%,剩下的40%則要由農戶自行承擔。
“對農戶來說,40%的比例還是比較重的負擔,比如陸上傳統農業的相關政策性保險,財政補貼最高可以達到80%。我認為,海洋牧場相關政策性保險在降保費方面還是有較大空間的。”曾志成說。
從鱗次櫛比的傳統木制漁排到“龐然大物”的桁架式網箱,水天一色,海天相接的場景,正吸引越來越多的目光關註湛江海洋牧場建設。剛剛過去的6月正是湛江現代化海洋牧場活動月,海洋牧場建設如火如荼。
數據顯示,湛江海洋經濟總產值從2016年的1258.49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2323.59億元,海洋生產總值從586.85億元增長到882.41億元,海洋生產總值占GDP比重從22.91%增長為24.79%。
“祖輩臨海而居,我從英國留學後選擇回到傢鄉,也是覺得身邊這片海域就是一座寶庫,它有太多東西值得挖掘,而我們也更需要金融機構的支持。”劉東戈說。
當前,金融賦能湛江挺進“深藍”,打造“海上新湛江”已由一幅幅“施工圖”徐徐轉為“實景圖”。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