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同學們在武威文廟參觀采訪。/大公報實習記者黃倩怡攝
武威文廟是賢者和名傢的搖籃,它位於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主體建築於1439年建成。經過多年復修,現存的武威文廟由東、中、西三組建築構成。東以文昌宮桂籍殿為中心;中以大成殿為中心,前有泮池、狀元橋,西為儒學院。
古時,“學而優則仕”。莘莘學子考得“狀元”的名銜不僅是得意仕途的起點,更是光宗耀祖的榮譽。古時的學子考試前都要在現今武威市的“狀元橋”上走一圈,沾沾福氣,誠心祈求自己能夠考取名利。時至今日,學生拜文廟的習俗依然在武威當地流傳。
隴港學子們參觀瞭文廟桂籍殿下懸掛的四十多塊清代至民國年間的木質匾額,之後穿過欞星門、走過狀元橋。走上這座石橋,歷史的厚重感一下湧上心頭。橋兩側的扶手上綁滿瞭祈福帶,上面寫著學子的姓名。暖風穿橋而過,紅色的祈福帶隨風揚起,承載著的是無數學子真誠的祈禱。
橋上的人熙熙攘攘,有學生、有傢長,心裡懷揣的都是對美好的期許。參加范長江行動的甘肅學子也即將面臨期末考試,亦紛紛表達瞭“期末考試順利”的願望。
大公報實習記者文嘉君、郭栩雯、張宸萁、李慧玲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