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蛋殼僅0.17毫米厚的生鵪鶉蛋,如何剝蛋殼而不破蛋膜?

  在不久前舉辦的2023中關村論壇展覽(科博會)上,前沿科技與未來產業展區內,一臺機器人引起瞭筆者關註。隻見它將“手”伸入一個開口狹小的球狀容器,輕松剝開鵪鶉蛋殼,薄如蟬翼的蛋膜卻完好無損。其實,這是一款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能夠靈活精準地在2.5厘米的皮膚切口內操作亞毫米級精度的手術。

  科技改變生活,科技引領未來。在展覽的展廳內,這樣的創新成果隨處可見。隻需“想一想”,就能驅動機械手實現抓取,腦機接口技術可助力腦卒中患者康復;氫燃料電池,工作過程中唯一的排放物是水,真正實現零污染、零排放;由蛋白結構重塑技術加工而成的大塊纖維替代肉足以“以假亂真”……一個個新產品、一項項新技術,著眼群眾現實需求,帶來全新體驗,描摹出未來生活的美好圖景。

  從基礎研究,到技術突破,再到應用落地,科技創新的鏈條往往較長。關註科技對生活的影響,既要著眼成熟落地的應用,也要關註潛力十足的研究。縱觀2023中關村論壇,人工角膜、同聲字幕眼鏡等業已推廣的發明創造競相登場,量子計算雲平臺、類腦計算芯片等前沿技術成果集體亮相,圍繞腦科學、細胞與基因治療等創新趨勢的思維碰撞“火花四濺”。科研與應用、高校與企業、技術與產業間有接口、可互通、常互動,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同向發力,創新鏈才能更有活力。

  加強科技研究,應當堅持開放合作。在2023中關村論壇全體會議上,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阿德姆·帕塔普蒂安分享瞭一個細節:每次完成科研後,他會拿出一張世界地圖,用大頭針標記所有實驗室團隊人員的出生地。這生動說明國際合作之於創新的重要性。當前全球科技發展呈現出多源爆發、交匯疊加的“浪湧”現象,共同應對能源短缺、氣候變化、糧食安全等挑戰,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國際合作和開放共享。尤其在基礎研究領域,各國科學傢共同攀登“最高峰”、勇闖“無人區”,以開放紓發展之困、匯合作之力、聚創新之勢、謀共享之福,才能為科技創新夯基固本,推動研究成果惠及更多人。

  加快成果轉化,還應發揮協同優勢。此次論壇發佈一系列倡議,其中不僅有加強基礎研究全球合作倡議,還有硬科技創業孵化倡議、大企業生態合作與協同創新倡議等,從打造成果轉化孵化器、培養成果轉化人才及產業鏈上下遊對接等方面呼籲合作。科技成果隻有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場”,才能提升自身價值。政府加強支持引導,企業強化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高校院所完善產教融合機制……推動科技優勢更好轉化為民生福祉,需要以市場為導向,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協同發力,讓更多創新成果“飛入尋常百姓傢”。

  從中關村電子一條街到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從第一個國傢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到第一個國傢自主創新示范區,中關村逐漸成為創新創業者實現夢想的熱土,中關村論壇也成為全球前沿科技與未來產業發展的“風向標”。新征程上,我們有基礎、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科技創新的累累碩果惠及廣大群眾,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作者為本報評論部編輯)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