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李方平向記者展示人工耳蝸。
回顧成長經歷,1979年出生的李楚對父親李方平曾有怨言,小時候他很少能見到父親。如果說創業為李楚帶來瞭什麼,“理解父親”或許是其中一項。“人工耳蝸這個項目是我與父親一起去談的,父親跟我說,如果要投,你得留在美國,陪著兩位教授一起幹。”李楚猶豫瞭幾分鍾,作出瞭“留下”的決定。
“為瞭降低成本,第一版人工耳蝸的研發方案是‘少裝幾個電極,能聽到聲音就行’。”但李楚最終決定放棄該方案。“如果質量不行,沒有聽障人士僅僅為瞭低價去博一把。”
李楚展示瞭第一代“諾爾康”人工耳蝸,包括一個1元硬幣大小的體內機和一個類似藍牙耳機的體外機。“在體內機裡那個薄薄圓片上,有一條不到1/3根頭發絲粗細的電絲,上面焊接瞭26個電極,這個數量直到今天也走在市場最前端。”創新意味著一切要“摸著石頭過河”。“從芯片到模具,都得靠一次次的嘗試來印證,而每次嘗試就意味著又燒掉瞭幾十甚至幾百萬元。”
李楚坦言,研發人工耳蝸的五年是他人生中最辛苦的五年。“測試芯片需要24小時開機讓它一直run(運作),大傢就輪流打地鋪睡在辦公室,隨時起來監測數據,修復bug(故障)。”“第一位臨床試用者是一位退伍老兵。當醫生調試完26個電極,讓他的愛人與他嘗試對話時,老兵一言不發。結果下一秒,我就看到他的愛人一直給他擦眼淚。原來,老兵不是沒聽到,而是激動地落淚。看到這一幕,在場每一個人都紅瞭眼眶。”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