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乘車來到離北京中心城區約40公裡的燕山腳下,考察中國國傢版本館中央總館。“國傢版本館是我親自批準的建設項目,一直非常關註。”總書記舉目環視,微笑著說,“坐落在山水之間,中國古典建築看起來很舒服。”
步入文華堂,繞過大屏風,迎面是國傢級版本陳列殿堂──國傢書房。四周15組巨型書櫃,陳列著近3萬冊新中國精品出版物,營造出中國風格的藏書空間。總書記走近書櫃,仔細觀摩,一套《宋畫全集》吸引瞭他的目光。“這是我在浙江工作時候,浙江大學張曦負責的項目。先是編纂《宋畫全集》,後來又擴展到‘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不僅在浙江當地,還和海內外廣泛合作。”總書記回憶道。當年,正是在習近平同志親力推動、全程支持下,歷時10餘年的國傢重大文化工程“中國歷代繪畫大系”順利出版,將穿越千年的丹青、散落全球的國寶匯聚一堂,生動呈現赫赫先秦、大漢雄風、盛唐氣象、典雅宋韻、元明清風采。
國傢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總書記的目光望向國傢書房頂部中央藻井內的星空穹頂。穹頂上是一幅宋代石刻天文圖,圖上標註著古人觀測的恒星位置,星漢燦爛、浩渺深邃。“選用這幅圖案,傳遞著中國國傢版本館中央總館‘文瀚閣’的寓意:中華文明如星空般浩瀚璀璨。”聽著講解員的說明,總書記不時點頭。
版本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和媒介,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欣欣向榮的表征和見證。在文華堂二層,習近平總書記參觀瞭“斯文在茲──中華古代文明版本展”。商王武丁時期的“四方風”甲骨刻辭、宋刻本《棠湖詩稿》、宋拓本《西樓蘇帖》、唐寫本《妙法蓮華經》……一件件珍貴的甲骨、簡牘、古籍文獻、雕版拓片等,無不昭示著中華文明的光輝燦爛、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博淵綜。習近平總書記不時駐足察看,詢問有關情況。
“這是一件發揮著重要政治功用的古籍版本──明代藍格抄本《使琉球錄》,它是記錄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屬於中國版圖的早期版本著述。”在明抄本《使琉球錄》展品前,工作人員詳細介紹。“我在福州工作的時候,就知道福州有琉球館、琉球墓,和琉球的交往淵源很深,當時還有閩人三十六姓入琉球。”總書記強調,要加強對典籍、版本的搜集整理工作,把中華文明傳承好、發展好。
文華堂內,另一項專題展覽──“版本琳瑯”,展示著中國當代出版精品和特色版本。指著展臺裡不同版本的《新華字典》,習近平總書記對大傢說:“這幾個版本我都用過。”已經略微泛黃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版本的《新華字典》,勾起瞭總書記的思緒:“那時候去陜北插隊,在地裡幹活時我兜裡就揣著一本《新華字典》,休息時就拿出來翻兩頁,一個字一個字地看。看一個字有幾種發音、有幾個意思,怎麼用字用詞才是準確的。我們寫文章,一下子用五六個排比句、五六個成語就好嗎?不一定,關鍵是要從中選出一個最準確的、最好的詞,而不是‘抖書包’、‘掉書袋’。”
年畫、連環畫和宣傳畫是國傢版本館的特色館藏。“這些小人書都是全套的,我小時候都翻爛瞭,《嶽母刺字》《牛頭山》《槍挑小梁王》《雙槍陸文龍》《小商河》……”總書記如數傢珍,“這些小人書很有教育意義,畫小人書的人功夫也深,都是大傢。”
新中國成立後,“三紅一創(《紅巖》《紅日》《紅旗譜》《創業史》)”“青山保林(《青春之歌》《山鄉巨變》《保衛延安》《林海雪原》)”等經典紅色作品在社會上產生廣泛影響。總書記仔細觀看這些作品的手稿及圖書版本,感慨地說:“這些書當年都看過,激勵瞭多少人啊。這些優秀的老作品、老片子,現在也應該拿出來看一看、放一放。”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