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可以买香港保险吗_上哪可以买香港保险_买新车什么时候上保险

图/全景网

近日,一则“购买香港保险,损失数亿元保费给客户”的新闻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买保险不就是为了万无一失吗? 这里发生了什么?

据了解,约有200名来自中国内地、新加坡等地的投保购买了已发行的投资联结保险,并将一笔基金纳入投资联结保单的投资范围。 2018年年中,这些投保发现自己的身家一夜暴跌95%以上。 扣除账户备案费、管理费等后,保单净值为负。 这意味着投保在购买了此类保险后,不仅损失了本金,还欠下了保险公司的管理费等费用。

6月11日,这些投资者发文自曝巨亏,称早前购买发行的保险产品时,中介公司承诺“收入稳定,资金安全”,主要用于投资香港物业。 二手房出租和出售过程中的“按揭增值”服务,后来却发现保险挂了一个“问题”基金。

投保认为是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只应提供给专业投资者,而香港安盛并没有对投资者进行专业资格审查,部分投资者的投资金额远不能满足专业投资者的需要。投资的底线是其在推广、销售该产品时未履行相关义务,承担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

事件曝光后,迅速发布了多份声明。 声明称其为投资连结保险产品,投资风险须由客户自行承担。 它主要由独立的保险经纪人分销。 投资亏损的HKIF基金由东航国际金融(开曼群岛)有限公司管理,该基金价值近几个月大幅下跌,已清盘。

同时,事件复杂,其他涉案当事人可能存在诈骗行为。 安盛现正积极协助香港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对该基金涉嫌欺诈活动展开刑事调查。

据第一财经报道,根据获得的商品推荐数据,该卖家涉嫌夸大宣传、误导销售。 根据监管要求,保险公司应向客户说明投连险产品的各种特点,尤其是收费、退保罚金、产品和投资风险; 并在推介材料中将此产品描述为“专业投资者离岸投资平台,私人银行级保险业务”,表明受香港保监局和香港证监会监管,在同时,所有投资产品均接受安盛保险的审核及资格审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和新中产人群喜欢在海外购买投资理财产品,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不过,该事件曝光后,却引发了业内诸多反思。

反思一:如何看待“投资型”保险

此次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投资联结险”称为投资联结险,是寿险产品中的一种投资理财险种。 购买投资连结保险不仅回报率不确定,还可能导致本金损失。

投资连结保险本身就是一种不保本的保险。 保险公司会提供几个投资方向供客户选择。 客户可以自由选择其中之一,然后跟随市场波动。 使用您自己的风险,而不是与保险公司。

从投资者披露的信息来看,保险中介前期销售存在明显的误导现象,使消费者产生获得更高投资回报的预期,同时夸大了投资的安全系数。

这件事引发了一个话题——如何看待“投资型”保险?

从保险业务发展的历史来看,最初并没有投资保险。 传统意义上的保险是一种分担意外损失的财务安排,也是一种花费少量的钱来获得财产和生命保障的消费行为。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各种与投资理财挂钩的保险产品应运而生。 这类产品给人的印象是“兼得保险和投资收益”。 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

从理论上讲,这种投资保险只对少数有特殊需要的人有意义。 因此,这类产品只能供找保险公司的客户使用,“我知道这个产品,我要配置”,不能像卖白菜那样大范围推广。

但在实际的保险行业中,为了赚取高额的销售佣金,中介机构自然是尽量多卖。 谁在乎你是谁? 你需要还是不需要。

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投资型”的保险销售乱象不仅存在于香港市场,在内地市场也同样存在。

特别是近几年,安邦人寿、前海人寿等民营寿险公司的产品结构更加偏向于投资型产品。 其中,万能险、分红等投资型保险产品占公司总保费的比例远高于传统寿险产品。 一个比较经典的案例是上海泛信保险有一位美女老板。 她靠着短期万能险的“高额返还”创业,最后崩溃逃跑,被判无期徒刑。

2016年,保监会发布中短期寿险产品(主要是万能险和分红险)限销令,要求立即停止销售中短期寿险产品持续时间少于一年。 一定期限内逐年压减中短存续期3年以下产品总体规模。 这表明保监会已经意识到“投保”市场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整顿,目前内地投资保险市场的乱象有所平息,但消费者仍需提高警惕。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买保险只需要购买纯消费保险,比如定期人寿保险、意外伤害保险、消费健康保险等,如果有投资需求,可以选择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也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出现净值的大幅回撤,但总体而言,其投资高度分散,不会归零。

反思二:合法渠道投资海外产品

目前,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可兑换,居民个人购汇每年有5万美元的限额,只能用于经常项目项下的对外支付,包括私人旅游、留学、出国公务、出差、探亲、境外医疗、货物贸易、购买非投资保险、咨询服务等。

简而言之,个人货币兑换的合法出境只能用于个人基本消费,不能用于投资,包括房地产、证券、投资保险等。因此,如果中国大陆投资者购买了巨额投资——在香港挂保险而造成损失,这些投资者的资金退出路径可能存在问题。

香港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内地居民赴港新购保险保费127.71亿港元,同比增长7.9%,但占香港保险市场份额为26.39%,与2017年和2018年相比继续下降。

整体而言,投连险并不是香港保险的“主力军”。 香港保监局数据显示,一季度长期有效业务的总保费收入为1322亿港元,其中个人寿险及年金(投资连结)业务保费仅为66亿港元港元,占比不足5%。

多数市场人士表示,买保险要遵循“有风险就买”的原则。 内地居民在香港市场购买保险需谨慎。 原保监会曾对内地居民赴港投保发出风险提示,包括香港保单不受内地法律保护,存在汇率风险和外汇政策风险,保单存在不确定性回报、保单初期现金价值低、退保损失大等风险,建议被投保仔细阅读保险产品条款。

其实,如果看好海外投资品种,不一定要跨境转移资金。 在沪港通和深港通模式下,内地投资者已经可以投资在香港上市的股票。

成熟的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渠道已经发展多年,投资品种也非常丰富。

QDII渠道涉及的境外投资品种较多,包括港股、美股、黄金、房地产信托基金、高收益债券、大宗商品等。 QDII基金对应的类型分为股票型、基金型、混合型、商品型(包括投资黄金、房地产等)。

事实上,人民币汇改以来,新推出的QDII基金数量大幅增加,选择空间很大。 此外,您还可以通过“互认基金”参与海外市场。

最新消息是,中国证监会和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17日发布联合公告,原则上同意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开展沪伦通业务,沪伦通-伦敦证券交易所正式启动。 同日,已发行的全球存托凭证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这是首家按照沪伦通业务规则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公司,意味着沪伦通业务向西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中国证监会表示,沪伦通的开通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重要探索,也是中英金融领域务实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场地。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可见,在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通过合法渠道投资境外产品的方式将会越来越多。

反思三:不要盲目跟风

香港是国际大都市,也是“购物天堂”和“国际金融中心”。 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盲目跟风,更不能有“洋货一定好”的固化观念。 要知道,有些不法商家是靠固化的观念来骗人的。

近日,香港另一家知名药店(位于屯门)被查封,引起社会关注。 这家店叫“裕丰药业”,是当地人和游客都耳熟能详的网红店。 本店销售的产品涉及各类“爆款”和“普通款”,从药品到婴儿奶粉,从面膜到化妆品,应有尽有。 经香港委员突击调查,发现该店售卖的产品全部为假货! 就在去年,香港也查出多家卖假药的店铺。 执法过程中,调动100多名警务人员深入搜查,直奔油麻地、屯门和深水埗的假药库。

此外,5月初,网上曝出大量内地游客来港注射HPV九价疫苗,疑似渠道异常,涉及香港全民体检组。

5月10日,全民体检集团表示:“公司提供的HPV九价预防疫苗由默克制药生产。” 亚洲供应!”

赴港打疫苗的内地游客付出重金,换来的却是来路不明的水货。

6月6日,环亚表示已退还2000多名未使用或未完成疫苗接种的内地客户,涉及金额超过1000万港元; 公司账户被银行冻结,公司负责人被卷入官司。 如果你选择,你必须宣布清算并解雇所有员工。 目前,公司已委托律师启动清算程序。

投资涉及很多环节。 不了解香港投资市场和投资品种的投资者切勿盲目投资。 那样看起来不会很端庄,反而很落伍。

相关链接:

什么是“投连险”?

资深精算师娄道勇对媒体表示,无论是香港还是内地,人寿保险产品按产品设计方式可分为四类:传统险、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 这四类产品最大的区别在于产品风险由谁来承担。

传统保险产品的保障收益确定,所有经营风险由保险公司承担; 分红型、万能险可以保证部分收益,但不保证最终结算利率或分红,保险公司承担部分经营风险; 投连险客户承担所有经营风险。 风险,保险公司不承担任何操作风险,收取的各项管理费用与账户操作结果挂钩。

在投资联结保险结构中,客户支付的保险费包括成本和投资资金两部分。 保险公司扣除一小部分费用,其余资金存入专项投资账户,由保险公司代为管理投资。 对于这部分投资资金,在保险公司扣除投资管理费后,投资收益全部归客户所有。

就产品性质和风险性质而言,内地和香港的投资连结保险相似,但香港在投资选择上更为灵活。 类似这种身故赔偿为保单价值105%的投资联结保险在香港被称为“105投资联结保险”。 这一切都在费用后进入投资账户。

投资部分类似于基金投资。 您可以在安盛的数百只基金组成的资产池中进行选择。 对专业投资者来说非常方便,手续费低廉。 更高的风险。

編輯:碩谷新聞聚合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