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条消息
其实我在2015年写过一篇类似的文章,但当时的认识很肤浅,而且近三年来,两地的保险市场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内地。 近三年来产品体系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 超过过去十年。
对于香港保险,网上评价褒贬不一,称赞他的自然是卖香港保险的代理人、经纪人等。 骂它的多半是大陆修炼者,毕竟有利益冲突。 当然,也有少量内地客户,但对于买港险的人来说,现在还不是理赔高发期,大量的财险还没有进入分红数据阶段公告。 延迟反馈,可以这么说。
对于消费者来说,自然是一头雾水。 谁是对的? 你想买还是不买? 都是问题。 其实还有很多人继续买,客观上反映了香港保险相对于内地保险确实有很多优势,但不完全是网上说的那样吗? 购买香港保险有风险吗? 适合所有人购买吗?
有一个典故叫“盲人摸象”。 不同的盲人摸到大象的不同部位,他们心目中的大象是完全不同的。 这就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认知陷阱。
消费者如盲人,保险如大象。 那个经纪人是什么?
本文仅提供客观信息和一些主观评价,没有任何煽动。 收到消息后,您可以自己判断。
我希望一篇文章能解决所有关于香港保险的问题,至少暂时解决。
2 直奔主题
我们先总结一下:
1、香港保险适合少数有海外资产配置需求的中高收入人群/人群,不适合普通大众。 如果千里迢迢去买保额10万美元的重疾险,真心不推荐。 如果你还没有海外账户,基本不推荐。
2、香港保险几年前在内地完全流行,但是随着内地保险产品的进步,现在在重疾险领域,两地的顶级产品各有优势,甚至大陆在保护方面更有优势。 储蓄和投资产品各有特点。 如果一定要买香港保险,推荐这类产品。 而且这种产品的玩法很多,功能也很多。 单是美元计价的优势就已经吸引了很多人的心。
3、如果只谈所谓的大公司,比如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不管是重疾险还是金融险,香港的大公司确实比内地大公司的产品要好,但如果考虑整个市场,各有各的优势。
3个字
过去几年,特别是近两年,香港保险非常火爆。 一方面,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主要优点。 很多都流传了好几年,换汤不换药。
例如:
1.香港保险比内地便宜30%。
2、香港保险种类很多,而内地的大病保险只有30-40种。
3.香港是法治社会,诚实信用原则使理赔更加宽松。
4、香港保险有分红,投资渠道广泛,资产配置全球化,收益高。
5、香港保险人性化,条款宽松,理赔容易。
6、香港保险传承百年,承保泰坦尼克号...
从事保险业多年,深知花言巧语对不明真相的消费者的杀伤力,但收到消息时,我必须自己判断。 上述言论亦真亦假,极具挑衅意味。 一个真正优秀的保险从业者,应该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以供决策,而不是掩盖自己的错误,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
4个费率
几年前就看到这些话了,现在数据还在变化,比如保费便宜。 有时是50%,有时是20-30%,反正都是老把戏。
对错,在讨论便宜不便宜的时候,我们说的是保障保险,因为有杠杆,有利率。
香港保险,因为市场比较成熟,一些主流公司的产品差别不大,友邦和保诚几乎没有区别,其他宏利安盛也差不多。
内地保险的差距非常大,甚至有同类产品保费可能有三倍以上的差距。
按理说,香港保险不可能比内地保险便宜30%。
因为内地保险同类产品保费相差50%以上(笑)
我们不搞天机赛马,直接比较顶级产品。
以定期寿险为例。 目前内地的定期寿险是不需要体检的,比如豪华大麦寿险,34岁男性,30年交保费,30年保费,保费2140。同样是香港顶级定期寿险,'s Easy ,保费2290,同样参数,内地定期寿险更便宜。
香港保险更便宜的谣言是弄巧成拙的。
当然,长寿有很多维度,不能这么简单地比较。
比如大麦的生命定义政策,就不好告知。 如果您能接受体检,您的保费可能会更低。 香港也有美国的寿险保单,保费率可能会低一些。
比如在香港,人寿免检的免体检保险额度更高,但是内地基本不可能超过300万,需要体检和财务核保(当然多投一份投保就可以了)购买)。
比如香港的固定寿险,到时候可以续保,相当于换成终身寿险。
比如香港的鼎寿区分吸烟和不吸烟,而内地没有区分,而且比率还是很低。 例如,香港的人寿保单如果乙肝呈阳性可能会增加100%的费用,而内地的人寿保单则可以正常承保。
仅仅是一份简单的定期人寿保险,就有无数个维度的比较。 一份简单的xx保险比xx保险便宜30%,这真的很不公平,也没有意义。
5 再说说重疾险
很多人在谈及保费时,主要指的是终身重疾险,或者是死亡和重疾险共同承担保额的终身重疾险。 香港的重大疾病保险基本上就是这种形式。
我们以同类型的终身重疾险为例,基本上是内地游客投保最多的两类产品之一(另一类是分红储蓄险)
香港引用一家友邦保险的重大疾病保险,
香港保险,最受欢迎的是双星友邦保诚。 AIA后来居上。 近年来,其产品往往略胜于投保。 此外,还有很多更好的重疾险,保费也比较贵。 不方便比较,就不多说了。
在香港现行的大病保险制度中,比较普遍的是癌症多次给付,大病一次给付,最多加上心脏病和中风多次给付,重疾分组多次给付,间隔一年,而且保费比单次缴费贵了30%,确实是太贵了,几乎没人买。 所谓的700%最高赔付更多是一个噱头。 所以拿友邦保险做对比。
对于大陆,我们不能举大陆盟友的例子,因为真的不如顶级重疾险,天安健康源2019。很多人都知道天安健康源系列在国内重疾史上的地位疾病保险,不知道也没关系。 你只需要知道它是最突出的一批重疾险之一,类似的型号还有10+款,就不一一列举了。 2019重疾险团体赔付,癌症五年后多次赔付。 这是一般责任,但是保费增加的不多,属于额外的。 我觉得也算是没有吧。 保费方面,天安的更便宜。 如图:可以看出天安率较低。
其实这个表格做起来还是挺难的,做的也不是很好。 因为这两种产品其实差别很大,不是同一种产品。 前者是普通型的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后者是分红型的一次性给付重疾险。
本来可以跟多险比较的,但是买香港的多险重疾险的内地游客不多,而且确实贵,比单保贵20-30%,而且中间的间隔团体是一年,这不好。
现在内地流行重疾多次赔付,基本是分组赔付,间隔180天。 也有不分组的,间隔一年,下次再说不分组的重疾险。
在保费率方面,很难直接进行比较。 毕竟,职责不同。 香港的重疾险有分红增加,而内地的保额是固定的,但好像更便宜。
事实上,就核心费率而言,内地大病保险费率平均应该更高,但这对决策影响不大。 如果是最低的,比如百年宏康等,甚至是定期的重疾险,费率肯定更低。
6 各种参数比较
内地重疾险优势:多次重疾理赔,如果多次理赔,保费比香港低。 香港的优势是基本上所有的癌症都是以三年后多次赔付为标准,而内地只有少数。 当然你也可以单独购买,比如我买的是信泰。
香港重疾险的优势,比如心脏病、中风多次赔付,宏利富通和保诚都有。 内地也有公司有这个,只是还没普及。 长城吉康相隔五年,不好。
内地重疾险的优势:比如你得的是中度病或者轻度病,可以免除额外赔付,赔付比例非常高。 比如天安轻症是45%。
香港重疾险的优势:一般前10年有额外50%的保额,相当于加了一份普通的重疾险。 分红型,虽然保费较高,但如果长期不投保,保额会大幅增加,适合儿童和健康人投保。 保额不断增加。 一般30-40年后,保额有望翻倍。 如果给孩子投保,到100岁时,保额可能翻了n倍,非常惊人。 当然,前提是没有危险。 扣除小病保额就很蛋疼了。 但是现在很多公司也推出了减少保额,类似于轻症的额外赔付。
当然,有太多的因素,比如条款,香港的重疾险对中风比较宽,对甲状腺癌比较严。
还有一些异地因素:比如地域、投保、认可的医院、理赔流程、健康告知原则、核保手册等,都会对大病投保产生巨大的影响。
如果说疾病的话,我觉得这篇文章写的很好
如果说轻症,轻度脑卒中发病率比较高,冠脉介入手术等等,里面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多了。 具体的,我们可以比较条款。 这里我就不展开了。 总的来说,内地的轻症并不逊色,在某些方面还好一些。
一句话总结:香港的重疾险适用范围其实不是很广,适合保额较高的,比如200w起。 有移民计划,最适合计划出国就医的人。
如果是在内地城市,就买个100w的重疾险,真心不推荐。 毕竟,额外的成本太高了。 而且现在内地的重疾险很多,我还没有提到定期消费型。
其实大病险很难做简单的比较,保监会也不允许简单比较,因为参数太多了。
目前非要买香港重疾险的话,我觉得AIA简单便宜,AXA中意产品贵但是保障全面。 具体的规划,最好不要以产品为导向,而是从需求出发。
7投保、通知、核保及理赔
投保:
香港保险,必须到香港投保。 第一年可以转账、现金、刷卡、香港账户扣款。 可以说是更加人性化了,就是要到香港去有点麻烦。 所以,我觉得小额的意义不大,没有体检就不能利用香港的高保额。
但若投保金额超过100万港元,若有理赔纠纷,则无法通过保险索偿投诉局。 生地不熟,一旦想告状,那就太惨了。 法治社会固然是法治社会,但法治的成本是很高的。
香港保险讲究诚信原则,对健康告知的要求很高。 基本上,他们需要详细的通知。 如果大家多关注一下拒赔案件,就会发现很多理赔都是在内地解决的。 香港拒绝索赔,因为它在很多年前没有说实话。 内地医保制度复杂,不少消费者仍向外借用医保卡。 确实有忘记告知的情况,给自己埋下了雷区。
但是香港保险相对麻烦。 有时需要体检,而且不严格。 承销结果,以及各种公众号、小程序的预承销流程,真的很方便。
内地的两年不可抗辩条款与香港的两年不可抗辩条款也略有不同。 比如一些重疾险,香港的两年无争议条款只负责主险,也排除欺诈。 欺诈的定义相当神秘。
使用香港账户投保就不多说了,理赔支票都会打入香港账户。
有人说入门难,我觉得这不是缺点。 因为买香港保险是为了钱出门,如果真的缺钱保命,我觉得不应该买,说实话在内地可以买。 香港保险最大的优势就是走出去。 如果您将来移民,可能更容易理赔。
当然,在内地求医,香港保险的理赔难免会比内地慢很多,因为就是这个过程。 现在内地一些企业可以做到一日结案,确实具有近水楼台的先天优势。 当然,买香港保险不是为了快速理赔。 比如脑中风这个大病的定义确实比较好。 大陆需要180天的后遗症才能坚挺,香港没有。
总之,如果是重疾险,可以接受投保、核保、保全、理赔等方面的一些不确定性和风险,条件适合买香港保险,就可以买。 我并不是说xx保险就一定好坏,而是说消费者有足够的知情权。
8分红储蓄保险
让我们谈谈分红风险。
之前有一篇文章详细解释了什么是分红保险。
香港的分红保险的保费比例最高。 自从保诚推出君生和AIA 后,一大批内地游客争相购买此类产品。 原因无外乎三个:直接刷银联卡,人民币兑换美元,预期收益高。
其中,第一点已经没有了。 大额保单直接刷卡不方便。 当然也可以和信托挂钩,但是是小众。 预期收益也在下调,谁也不知道未来汇率会怎样。
但是,它仍然有其独特的优势。
比如我只需要用美元做资产配置,以后退休要出国,孩子要出国留学等等。
香港的储蓄保险有很多,比如中国人寿的大额保单、太平金钻的万能寿险等等,各有特色。
涓生产品其实是一种类FOF的产品,封闭期长,长期退保巨亏,长期持有,预期irr在6%左右。 投保分红,只有退保才能知道分红。 有不确定性,但因为回报周期很长,建议持有10-20年,而且香港监管比较宽松,可以投资50%以上股权资产,所以预期回报比较高得到(虽然有些人看不起这个数字),但从长远来看,这并不容易。
当然,分红只是预期,大陆分红是出了名的。 分红不达预期,不透明。 其实,香港并不特别。 如果去官网看君升的分红实现率,可能不太理想,但长期看是否值得信赖就不得而知了。
风险保险是一种投资产品,但风险极低,至少保本就够了。 分红的实现率是玄学。 个人比较喜欢AIA和这样的公司。 从此前部分产品的分红实现率来看,基本或接近100%。 保诚相对波动较大,但这也是见仁见智。
9 美元和汇率
许多人购买香港保险是为了换取美元。 毕竟美元是过去几十年最强势的货币,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如果资产达到一定阶段,肯定需要多币种配置来分担风险。
现在汇率接近7,投保是从人民币换成美元。 对于重疾险,我觉得区别不大。 如果是储蓄保险,可能会承担汇率风险。 如果以后是5呢? 损失很多,当然有可能是10+。
我认为没有必要为此担心。 谁能预知未来? 经济学家也有不同的看法。
从长远来看,我当然单纯相信国家的命运,但个人的理财规划又是另一回事。 分担风险,不求回报,应该是更理智的心态。
10 竞争与互补
在我看来,内地保险和香港保险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而是一种互补。
过去几年,内地保险市场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基本上我做的家庭保障计划可能每三个月就要换一批产品。
这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
尤其是现在互联网发达,随时都可以在几分钟内投保,各种产品,比如
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人寿险、年金险,确实不输香港。 真要说分红险的收益率,万能险基本可以做到,而且流动性要好很多。 不过,香港保险还是有很多优势,值得我们借鉴。
比如癌症多次理赔,心脏病中风多次理赔,高保额免体检等。
当然有些是学不到的,因为监管制度不同,宏观环境不同,这也是香港保险最大的优势。
一个优秀的保险经纪人应该有广阔的胸怀,为客户提供充分的信息,不局限于一个角落的周全计划。
消费者也可以听听理解,不要跟风,做出真正适合自己的决定。
希望大陆保险和香港保险以后越来越好。 多于。
編輯:碩谷新聞聚合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