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芡实药材。右图:芡实植株。

  “芡实遍芳塘,明珠截锦囊。风流熏麝气,包裹借荷香。”(宋.姜特立《芡实》)自古享有“水中人参”之美誉的芡实,其圆润似珍珠、甘香粉糯且弹牙,加上具有良好的药用和营养价值,二千多年来广受医家、文人雅士和寻常百姓人家的喜爱,留下许多相关的文字记载。

  芡实的口感适宜与各种食材搭配,无论甜食咸食、煮粥煲汤、做糕炖肉,都好吃。江南名菜“大蚌炖珍珠”,据载是曹雪芹首创,把雪白圆润的鲜苏芡(芡实的一种)塞进鲫鱼腹中,调料清炖,炖熟后,鱼肉鲜嫩,芡实软糯,鲜香扑鼻。鲫鱼像河蚌,芡实似珍珠,故名。

  芡实作为药用,始载于中国第一本药典《神农本草经》,列之为上品药,“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久服轻身耐饥……”清代徐大椿的《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说芡实:“得土之正味,乃脾肾之药也。脾恶湿而肾恶燥,鸡头实淡渗甘香,则不伤于湿,质黏味涩,而又滑泽肥润,则不伤干燥。凡脾肾之药,往往相反,而此则相成,故尤足贵也。”古人取芡实创制的中药方“水陆二仙丹”“锁阳固精丸”“四神汤”等,至今仍广泛使用,药效甚佳。

  芡实,俗称鸡头米,为睡莲科植物芡属的干燥成熟种仁,其性味甘平涩,归脾肾二经,具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除湿止带等功效,擅长治疗脾肾虚损所致的下元不固诸症,如小便不禁频多,大便易泻溏烂、遗精滑精,白浊带下,以及营养吸收不良等。临床多用治于脾肾虚亏型的慢性肠炎、慢性腹泻、慢性肾小球肾炎、胃黏膜损伤、中风后遗症、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

  据现代药理研究,芡实含有淀粉以及环肽类、多酚类、黄酮类、甾醇类、脑苷脂多糖、多种维他命和矿物质等,对人体有益的丰富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抗肿瘤,改善血糖及脂质代谢,改善心脑血管、胃肠系统、肾脏系统健康等作用。

  芡实养生尤宜中老年朋友,但仍要注意,对于食滞腹胀、尿赤便秘、口苦口臭、外感疾病、急性感染性泌尿系统疾病者,以及孕妇和生产后阻滞腹痛等,不宜。芡实较难消化,一次不要食用过多,日常调养宜少量(每日约10多粒,细嚼),常吃为佳。  作者为注册中医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