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在北京大學中國衛生經濟研究中心指導下,由愛康集團與鷹瞳Airdoc聯合主辦,人民健康支持的2023版基於視網膜人工智能評估的《四百萬體檢人群健康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在北京正式發佈。

這是愛康集團連續五年聯合鷹瞳Airdoc發佈基於視網膜人工智能評估的《體檢人群健康藍皮書》,今年樣本總人數已經突破400萬人次。

經歷年結果對比分析數據顯示,近年來眼底異常的總檢出率連年上升,已從2019-2020年的76.1%,上升2.7個百分點至2022-2023年的78.7%,其中視網膜血管異常更是從43.8%上升至50.3%,給大眾眼健康乃至全身健康敲響警鐘。

圖:2019-2020與2022-2023眼底異常總檢出率對比

發佈會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魏文斌,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社長胡紅亮,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鷹瞳Airdoc創始人張大磊分別作主題發言,基於視網膜影像及醫療人工智能的新技術、新動態、新應用進行瞭分享和探討。

圖:2023版基於視網膜人工智能評估的《四百萬體檢人群健康藍皮書》發佈現場

現場還特別設置瞭用戶分享和專傢報告解讀等互動體驗環節。一位連續在愛康參與體檢的用戶程女士因在最近一次體檢中增加瞭視網膜影像人工智能健康評估項目,幸而及時發現瞭致盲眼病“黃斑裂孔”;另一位用戶陳女士(化名)更是通過該人工智能評估項目發現瞭“視乳頭水腫”,繼而在三甲醫院及時確診為“腦膜瘤”。兩位用戶均在手術後康復,其經歷正體現瞭定期進行眼底檢查,早篩早診早治的積極意義。

01 當心!眼睛也會“過勞”

眼底年檢有助於早期發現健康隱患

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針對《藍皮書》進行瞭發佈及深度解讀。他介紹,愛康從2018年開始作為咨詢服務引進鷹瞳Airdoc視網膜人工智能健康評估,自2019年發佈第一份報告以來,此後每年都新增一百多萬人次使用這項服務,“這項服務也是愛康近十項人工智能健康評估項目當中最受歡迎、讓客戶有直接體會的一項服務,對於幫助大傢及時瞭解眼與全身健康狀況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圖: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

4類眼底異常嚴重威脅眼健康,40歲以上9成體檢人群眼底有異常

視網膜作為眼睛的關鍵組成,起著光信號的接收與傳導的作用,是影響視功能的關鍵因素。因其特殊構造,眼底病成為不可逆性致盲的首位病因,是世界衛生組織防盲行動中的重點。人工智能眼底照相疾病風險評估包括瞭五大類50個各類各級異常,42.9%的受檢者有合並2種及以上異常結果,其中視網膜血管異常、屈光不正眼底改變、黃斑部異常、視盤視神經異常這4類眼底異常嚴重威脅眼健康。

圖:四大類異常檢出率

《藍皮書》顯示,體檢人群的眼底健康狀況普遍不佳,隨著年齡的增長,異常檢出率逐漸增高,特別是40歲及以上人群,每100個人當中超過90個人有異常。

圖:眼底異常的年齡和性別分佈

從歷年體檢人群的數據中看出,整體眼底異常檢出率仍處於上升趨勢。在各項眼底異常中,視網膜血管異常的歷年改變最為明顯,這可能與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的患病率增長有關。

圖:歷年眼底異常總檢出率

辦公一族眼底更“受傷”

每年在愛康體檢的近千萬人覆蓋各個行業。在眼底異常率的統計結果中發現,采礦業是眼底異常檢出率最高的行業,為84.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眼底異常檢出率次之,為84.1%;衛生和社會工作眼底異常檢出率排名第三,為82.2%。

總體來看,各行業眼底健康狀況普遍不佳,除工作環境影響較大的特殊行業之外,辦公一族仍然是眼底異常的主要群體,各行各業都應該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及時發現疾病風險。

圖:異常檢出率進行排名TOP3的行業

連續眼底“年檢”,應該成為必選項!

《藍皮書》還對5年內超過50萬連續進行兩次以上人工智能眼底照相疾病風險評估的人群的健康狀況進行瞭分析,瞭解眼底年檢對於及時發現疾病情況,避免不良預後的重要意義。

結果顯示,在連續進行人工智能眼底照相疾病風險評估的人群中,眼底異常檢出率增加0.8%,其中視網膜血管異常的檢出率增加最多,為1.4%。眼底年檢不僅有助於及時發現眼底異常的進展,及時發現威脅視力的重大陽性疾病,還能瞭解幹預和治療後的恢復情況。

圖:連續進行人工智能眼底照相疾病風險評估的人群中異常檢出率

02 一張眼底照查出腦瘤

“30多歲的我們就像在完成一場抵抗重力的飛行,一邊是事業,一邊是傢庭,根本就沒有想到正值青壯年的我患上瞭腦膜瘤。”從事法律工作的陳女士至今回憶起自己的確診經歷,仍心有餘悸,年初的一次“眼睛的檢查”,竟幫她及時發現瞭腦瘤。

陳女士回憶道,當時眼睛出現瞭一些短暫的雙影、模糊的癥狀,“以為是用眼過度,根本沒有意識到是腦部引起的。”好在當下陳女士在愛康體檢中心選擇瞭一項包含鷹瞳視網膜人工智能健康評估的體檢套餐,體檢結果出來後,她立刻接到瞭工作人員的電話提醒,被告知存在“視乳頭水腫的現象”,建議進一步就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魏文斌表示,眼睛視網膜是我們人體中唯一能夠直接看見血管神經的組織,腦部、心臟、腎臟……幾乎所有人體系統在眼睛上其實都能找到對應的關系。“眼底一張照,健康早知道”,就是說通過眼睛能看見我們全身的健康。在現場為用戶進行報告解讀時,他指出:“視乳頭水腫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眼睛視神經本身出瞭問題,一種就是腦子裡長東西瞭,顱內壓升高造成視神經水腫。”

在工作人員的建議下,陳女士在三甲醫院做瞭腦部CT等檢查後被預判為腦膜瘤。“醫生說腦膜瘤總共分四期,我發現的時候已經是二期。但是當時查出來的時候已經(直徑)7厘米瞭,對於手術來說已經非常大瞭,如果早點檢查出來就能早發現。”

但她又覺得自己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如果沒有來愛康做體檢的話,可能根本查不出來。”魏文斌教授也表示,陳女士幸而能夠較早發現,否則腦膜瘤長期發展,視神經長時間壓迫,不僅僅是眼睛失去視力,還會對全身健康產生威脅,“及時體檢還是很重要的”。

圖: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魏文斌在現場進行報告解讀

在現場對比的近一次檢查報告中,魏文斌教授發現陳女士經過及時手術和幹預,視乳頭水腫的癥狀已經消退,兩隻眼睛也恢復瞭正常。“這說明她術後效果非常好,腫瘤和顱內高壓解決瞭,所以視乳頭水腫明顯好轉瞭。所以說,眼底影像可以幫我們來做全身健康的‘守護神’。”

像陳女士這樣的用戶並不是個例。《藍皮書》將他們定義為“眼底重大陽性”,是指發生於視網膜的嚴重異常需要立即到醫院確診或排除可能引起嚴重視力損傷的病變,如不及時就醫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視力損傷。在本次樣本人群中,陳女士所屬的視神經類重大陽性就有950例。

圖:重大陽性的年齡分佈

從2018年7月至2023年6月的5年中,愛康集團聯合鷹瞳Airdoc共計發現17,845人次重大陽性的體檢者,為客戶及時敲響瞭警鐘。

03 一眼看未來

AIGC顛覆傳統體檢

當下,以ChatGPT為代表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正在掀起AI革命新浪潮。ChatGPT是基於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使人工智能可以根據用戶的輸入和上下文生成流暢、有趣和合理的對話。

而當AIGC碰到眼底醫學影像,會給醫療帶來哪些革新?鷹瞳Airdoc創始人張大磊分享道:“就像GPT預測下一個單詞,我們主要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來預測一個人每一天視網膜血管和神經的發展變化,並生成圖像,從而幫助用戶提前發現健康風險,提早幹預。”

圖:鷹瞳Airdoc創始人張大磊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社長胡紅亮表示:“AI技術可以輔助醫生制定更精準的做健康管理或治療方案。利用院前、院中、院後的個性化數據建立疾病的模型,對疾病管理提供精準支撐,這也符合我們國傢對精準醫療或者精準健康管理的要求,一方面能夠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也給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和健康管理體驗。”

圖: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社長胡紅亮

“AI正在幫助愛康這樣的體檢中心超越原有的常規體檢范疇”張黎剛談到,“醫療專傢在某一個專科領域可以成為頂級專傢,但是一個專傢要精通各個專科領域是不可能的,但是AI能夠做到這一點也許隻是個時間問題。一年一次的體檢相當於在幫助你做全面的全科醫生與傢庭醫生的服務,而AI能夠將體檢從常規檢查延伸至疾病的篩查,乃至診斷。”AI有可能在低成本、廣覆蓋的情況下發揮價值,所以愛康從2018年開始啟動iKang AI+計劃,引入人工智能應用,賦能傳統體檢。

如今經過5年時間的探索,愛康通過iKang AI+計劃不斷引入人工智能產品,逐步拓寬健康管理的服務邊界,已先後與近十傢國內前沿醫療領域人工智能科技企業達成戰略合作。陸續推出覆蓋眼底、肺、心臟、腦血管、乳腺、牙齒、骨骼等專項健康篩查的10餘款人工智能產品,打造出一個初具規模的“愛康AI矩陣”。

圖:愛康AI矩陣

此外,利用AI+數字化技術可以最大化發揮醫生價值。通過構建數字化平臺,加強大數據應用,賦能健康體檢報告,並向多種類型的檢後服務延伸,實現"千人千面"的精準動態健康管理,開啟一體化健康管理體系。

眼底一張照,眼病、慢病早知道。當前,愛康旗下體檢中心均已配備鷹瞳Airdoc人工智能視網膜健康風險評估產品,以期幫助更多人盡早發現疾病隱患。“我們期待與更多人工智能領域的公司一起聯手,在更多專傢的指導下,將更優質的服務普惠到老百姓身上”。

掃碼查看完整版2023版基於視網膜人工智能評估的《四百萬體檢人群健康藍皮書》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