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與壽命息息相關。

過去的人講求吃得飽,如今我們更強調如何吃得好。

而在營養逐漸過剩的當代“吃得好”也正慢慢向“吃得少”傾斜。

許多研究也表明:少吃點、餓一餓,或許更有利延長壽命!

1

—The First—

餓一餓更長壽?

今年5月期刊《科學》的重磅研究指出保持饑餓感有利於“續命”。

為瞭讓實驗組果蠅進入饑餓狀態,研究人員限制它們攝入支鏈氨基酸 (BCAAS)(一種營養成分)。

結果顯示,這組餓過肚子的果蠅,即便之後開始報復性飲食,壽命依然長於正常進食組。

類似的實驗結果,早在上世紀80年代也出現過。

美國國立衰老研究所聯合威斯康星大學對恒河猴進行實驗觀察發現,每天進食量減少3成的限食組,最長壽命可達43歲,比其他猴的平均壽命足足長瞭20多歲。

圖源:soogif

此外研究還發現,限食組的恒河猴,心臟病、癌癥和糖尿病發病率明顯降低,整體看起來也更年輕。

看到這恐怕有不少朋友感到心動——“為瞭長壽,為瞭美貌,以後少吃一頓飯,餓出健康!”

別!沖動是魔鬼!

先不說上述動物實驗結果,能否套在人身上!

還有研究告訴你:亂餓肚子,反而會折壽!

一項涵蓋 24011 名參與者的研究指出,與每天吃三餐的參與者相比:

每天隻吃一餐,全因死亡率上升30%,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83%;

每天吃兩餐,全因死亡率上升7%,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10%;

每天吃三餐以上,不會明顯改變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由此可見,一日三餐,隨便少一餐都可能反而折壽。

餓肚子並不是隨隨便便節食,健康地餓肚子是門技術活!

2

—The Second—

中醫提倡飲食有節

飲食有節是《黃帝內經》所言上古之人“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的經驗之一。

節,指節制、克制、管理。

飲食有節,是指飲食要有規律,還包括飲食物品種搭配的適宜、食物量的適度(不過饑過飽,不暴飲暴食)、 冷熱適中(不過冷過熱)、進食的時間規律等多方面的內容。

飲食如不節制,則容易發生疾病,影響健康與長壽。

民間“病從口入”就是對飲食不節而遭致疾病的最好總結。

《素問·痹論》雲:飲食自倍,腸胃乃傷。《靈樞·五味》又雲:“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

都說明飲食過多損傷脾胃,饑餓不食又會使機體元氣衰少。

3

—The Third—

5個飲食精髓,自然食不過量

2020年日本的平均壽命排名世界第一,達到瞭84.5歲。

而發表在《歐洲營養雜志》上的一項研究對日本9.2萬人的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發現日本人的飲食習慣正是促進其長壽的秘訣。

1

吃得雜

日本人的一餐通常會包含有魚或肉、果蔬、主食、豆類等等,吃得越雜,營養越均衡全面。如果一天能吃上30多種食物,會對健康更加有益!

2

吃得少

吃過日料的朋友都能發現,他們使用的碗碟容量都比較小,容器中的食物份量自然也會有所減少。

圖源:soogif

但繁雜的種類,卻會給眼睛帶來“豐盛”的錯覺,雖然食物分量不多,但不會讓人感覺吃少瞭。

3

吃得慢

快速進食會讓體內血糖快速升高,人體會隨之分泌大量胰島素。

這部分上升的血糖與胰島素結合會轉化為更多的脂肪,人就更容易發胖。

而日本人推崇細嚼慢咽的飲食習慣,不僅可以減輕胃腸道負擔,還可以預防吃得太飽。

4

吃得白

日本人多吃魚,數據顯示,日本每年人均吃魚由70多公斤增長到100多公斤,甚至超過人均大米的消耗量

圖源:soogif

他們常吃的三文魚、金槍魚等魚類內都富含對人體有益的長鏈不飽和脂肪酸和優質蛋白質,對健康十分有益。

5

吃得淡

日料多以蒸煮、生食為主,崇尚食物本身的味道,所以整體調味都偏清淡。

除瞭百姓自己的口味選擇外,日本政府也出臺瞭各種限鹽舉措,鼓勵商傢生產減鹽產品,比如“減鹽”醬油、“減鹽”醬汁

這就讓日本群眾或主動、或被動地降低瞭鈉的攝入量,使群眾罹患慢性病的幾率大幅度下降,從而提升瞭日本人的壽命。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