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有10條經絡通過,分佈有60多個穴位。

除瞭能夠連接肝、膽、脾、胃、腎、膀胱等重要臟器,同時與主管機體運動功能的陽蹺、陰蹺脈,主管人體氣血調節功能的陽維、陰維脈等相交往。

醫學科學證明,足與人體健康乃至長壽的確存在著密切的關系。

人類的足底部含有豐富的末梢神經網,以及毛細血管、毛細淋巴管等器官,它與人體各個系統、組織、器官有著密切的聯系。

一雙腳藏著人體健康與抗衰老的密碼。

1

—The First—

找準穴位按摩腳,好處不請自來

1

湧泉穴:固腎控血壓

湧泉穴位於足底心,蜷腳趾時足前部凹陷處。

湧,外湧而出也。泉,泉水也。該穴名意指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由此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所以湧泉穴與人體生命息息相關,在人體養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個方面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俗話說:“若要老人安,湧泉常溫暖。”

腎精之氣源於足心,灌溉於四肢,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精的第一穴,陽氣升發之處,有滋陰潛陽、醒神安神的功效。

如果每日堅持推搓湧泉穴,有增精益髓、補腎壯陽、強筋壯骨、頤養五臟六腑之功。據臨床應用觀察,可以防治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軟無力、失眠多夢、神經衰弱、頭暈、頭痛、高血壓、耳聾、耳鳴、大便秘結等50餘種疾病。

按摩方式:用拇指腹從足跟向足尖方向推搓湧泉穴,稱推湧泉。推100~500次,搓到腳心發熱為止。

2

太白穴:健脾補氣調血糖

足弓往前推,推到蹠骨,蹠骨後下方的凹陷處就是太白穴。

此穴是人體健脾要穴,能治各種原因引起的脾虛如先天脾虛、肝旺脾虛、心脾兩虛、脾肺氣虛、病後脾虛等,並有雙向調節作用,如揉此穴腹瀉可止,便秘可通。另外點揉太白穴還可調控血糖指數,高者可降,低者可升。

按摩方法:大拇指按住太白穴,向腳跟的方向推,每天30次左右,有酸脹感即可。

3

內庭穴:清胃火,補胃氣

內庭穴在足背側,第2、3趾間。

內庭穴是足陽明胃經的滎穴。“滎”有泉水已成小流的意思。《靈樞·本輸》中說:“內庭,次趾外間也,為滎。”

內庭穴具有清胃瀉火、理氣止痛的功效,可以說是熱證、上火的克星。《難經·六十八難》中指出:“滎主身熱。”說明滎穴主要應用於發熱病癥。

內庭穴是治療胃部疾病最好的穴位,可以祛除胃部上火癥狀,有很好的療效,中醫們都說是胃部上火的克星。凡是胃火引起的牙痛、咽喉痛、鼻出血、口臭、胃酸、便秘都可以按摩內庭穴。

按摩方式:用指端按壓此穴,按壓時,以一側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壓,以酸脹感為宜,每側1分鐘,共2分鐘,每天堅持按摩。

4

行間穴:瀉肝疏肝暢情志

行間穴位於第一、二腳趾之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它是刺激肝經的穴位,能幫助打通肝經。

肝主疏泄,調暢情志。

但人之一生的際遇,順者隻占十之一二,逆者多占十之八九。

故人多有肝鬱不舒,鬱久還可化火,如此久之,可致七情內傷。

若能經常揉按、韻拍行間穴,可使心火和肝火得以疏泄,自然起到心情舒暢,心身安康的保健作用。

按摩方式:用大拇指點按在行間穴的位置,輕輕按揉3分鐘左右,稍微用力,以感覺壓痛為度。如果是懶得用手按,也可以光腳,用一隻腳的拇趾去踩另一隻腳的行間穴位置,這樣時不時踩一下,也能夠起到疏肝理氣的作用。

5

復溜穴:補腎益陰治腎虛

復溜穴位於小腿裡側,腳踝內側中央上三指寬處,脛骨與跟腱間。

腎為水臟,位在下焦,通調水道,是其本職。海流為潤流之水,水液必須在全身反復河流,才能灌溉臟腑,澤潤百骸。

腎多虛證,“虛則補其母”,而復溜為腎經之母穴,故取本穴多行補法,具有滋陰補腎之功,對靜脈曲張、水腫、腹脹、自汗、盜汗、腹瀉、尿失禁、指端麻木等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按摩方式:座位屈膝,以拇指指腹點揉復溜穴。點揉的力度要均勻、柔和、浸透,使力氣深達深層部分安排,以有酸痛感為佳。左右各一次,每次點揉3~5分鐘,兩邊復溜穴替換點揉。

2

—The Second—

這樣鍛煉,腿不老!

想腳部維持健康的狀態,不妨試試通過保健運動、簡單的動作來達到保養的目的。

在此,推薦4個護腳動作,希望大傢擁有一雙長壽的“金足”!

錘腳底

每天50-100次

腳底穴位眾多,無法精準取穴,可以發動“范圍攻擊”。

盤坐時用拳頭有節奏地敲擊腳底,以稍有疼痛感為宜,使之產生酸、麻、熱、脹的感覺,刺激腳底的穴位經絡,促進血液循環。

踮腳

每天5分鐘

圖源網絡

人在踮腳時,小腿的肌肉會加快收縮的頻率,刺激人體的血管,對血液循環有幫助。而踮腳結束後,下肢會更輕松,緩解疲勞感,延緩腿腳衰老。

貼著墻站立,踮起雙腳的同時,將雙手舉高,手背貼墻,保持30秒再放下,反復堅持5分鐘。

金雞獨立

每天堅持6分鐘

嘗試單腳站立,以提高平衡感。

可借助椅子或者墻壁保持穩定,抬起一條腿,使大腿平行於地面,膝蓋可有規律的往胸腹上提,3分鐘後換另一條腿,同樣鍛煉3分鐘即可。

動趾

活動5-10分鐘

每天練坐、臥時有意識地活動腳趾,持之以恒,對腳部有益處。

可以將要練習夾趾的輔助物品放在床上,如橡皮、紙張、筆等,然後坐或躺在床上,用二趾和三趾夾,註意不要用太重的物品。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