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指導專傢:

孫傳玉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

吳小博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博士後、國際泌尿外科協會會員

作者|董蕊 編輯|郭妍

66歲的老張最近有瞭心事。已經力不從心很久的他,“那方面”的需求突然旺盛起來。但是與此同時,他的排尿也變得困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帶著糾結與困惑,老張走進瞭市醫院, 卻得到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自己的前列腺出問題瞭。

10月28日是世界男性健康日,也是中國男性健康日。調查顯示,四成中國男性存在健康問題,其中生殖健康問題躋身當代男性三大困擾之一。在中國,每3-4位男性,就有一位罹患前列腺炎;ED(陰莖勃起障礙)總體患病率高達49.69%……生殖健康貫穿男性一生,是男性健康的重要組成,很多男性卻對這些事關“性福”與長壽的信息知之甚少,直至成為“難言之隱”。

對此,鳳凰網健康邀請男性泌尿系統與生殖健康權威專傢,梳理出不同階段的男性健康寶典,助力男性同胞收獲一生“性福”。歡迎先收藏再轉發。

圖源東方IC

20歲:開始遇見男人的“專屬感冒”

“如果你年僅20,請盡早瞭解前列腺炎;如果你年已30,請及時瞭解前列腺炎;如果你年至40,可能已經患有前列腺炎;如果你年過50,可能已經錯過瞭治療的最好時機。”

醫學上,有專傢這樣總結前列腺炎。在中國,前列腺炎是20-50歲男性就診泌尿外科的最常見原因,同時發病越來越年輕化。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黨委書記、中國性學會會長薑輝曾經給出數據,20-40歲的中青年前列腺炎發病率在10%左右,且大多均為慢性、反復發作,容易伴發早泄、陽痿等疾病。有媒體報道,最小的前列腺炎患者年僅12歲

前列腺炎是前列腺炎癥疾病的總稱,是指前列腺受到病原體感染和(或)某些非感染因素刺激,而出現的骨盆區域疼痛或不適、排尿異常、性功能障礙等綜合征。由於它經常光顧男性,又被稱為“男人的專屬感冒”。但是也別小看這個“感冒”,很多男性因為慢性前列腺炎的糾纏反復而出現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影響一生健康。

前列腺充血,特別是被動充血,是前列腺炎的重要致病因素。性生活不正常,包括性生活過頻、性交被迫中斷;會陰部受壓迫,比如久坐、褲子過緊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酗酒、貪食油膩食物;按摩過重;還有感冒受涼等都能讓前列腺被動充血。而引發前列腺炎的其他原因還包括尿液刺激,原病微生物感染,免疫性因素、過敏等等。

不久坐、不久騎(車)、不憋尿;多飲水、不受涼、不壓抑,是專傢給出的前列腺炎預防調理口訣。中青年男性出現尿頻、尿急、尿痛,或者骨盆、股溝區域疼痛,甚至發生性功能障礙、早泄等,應及早求助治療。

30歲:精子質量下降,甚至撞上“不育癥”

眼下,“精子質量”已經成瞭熱搜常客。“志願者精子合格不到20%”、“醫生稱大學生精子活力不如30歲男性”等話題似乎都在說明人類精子已經一屆不如一屆。

圖源網絡

事實上,“精子質量問題”確實正在困擾中國男性,尤其30歲左右的適婚適育人群。有媒體報道,上海市計劃生育科學研究所的一項研究稱,男性精液質量在30歲時出現倒退,35歲後出現明顯下降;與20-29歲年齡組相比,35歲組的精液精子含量較少。而精液質量下降的另一面就是受孕幾率降低,自然流產、孩子患遺傳病幾率增加等,其中最嚴重的當屬不育癥。

北醫三院喬傑院士團隊開展的全國育齡人群生育健康監測顯示,中國育齡人群的不孕率已從2007年的11.9%上升至2020年的17.6%。而在不孕不育的原因中,精卵因素概率相當。

不過很多時候,醫學認定的“不育癥”和大眾設想的“不育癥”並不一樣。醫學認為,成年男性、有正常的性生活,且在育齡夫婦中一周的性生活頻率為2-3次,同時未使用任何避孕方式,經過一年以上的規律性生活但仍未懷孕、且排除女方原因的,才會考慮“男性不育癥”。

無論如何,高質量的精子,是優質生育力的保證。要想提升“精力”,建議男性朋友做好5件事:

1.戒煙、戒酒、不熬夜

2.穿著舒服寬松褲子勤換洗內褲,註意個人衛生

3.避免泡熱水澡及溫泉

4.忌辛辣飲食,多吃豆質類食物、新鮮蔬菜以及堅果

5.培養興趣愛好,保持心情舒暢

40歲:有口難言的“中年危機”

“中年危機”,是指40-50歲的群體可能面臨的事業、健康、傢庭等各項危機或挑戰。對於男性而言,“中年危機”還可能包括一些難以啟齒的生殖健康問題,比如陰莖勃起功能障礙(ED)。同樣由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黨委書記、中國性學會會長薑輝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40歲以上成年男性患有勃起功能障礙(ED)的比例已經高達40%以上

性學傢劉達臨曾經說過,人之所以成為萬物之靈,不僅是手腳分離、能獨立行走,也不僅是大腦容量比一般動物多得多,而是因為我們的繁殖力強於其他動物。理論上說,男性的陰莖勃起數要比其他動物高出3-5倍。並且任何動物都有發情期,不到那段時間就不能交配,隻有人類沒有這個限制。但是現代生活的不規律、無節制,以及環境的改變、心理的改變,讓很多男性同胞逐漸失去瞭這項“靈氣”。

臨床上,性欲低下,連續一段時間的無法勃起或者勃起硬度下降或者中途疲軟無法完成性生活,可完成性生活但射精時間較前明顯縮短,都是ED的典型癥狀。研究發現,40歲以上男性ED患病率更高,很可能是由於動脈粥樣硬化導致陰莖供血不足。因此,ED不僅影響患者及其伴侶的生活質量,還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癥狀和危險信號。

對於ED患者,除瞭及時就醫,生活中也建議性愛時放松心情,避開不利時機,如熬夜後、生病和疲勞時等;同時戒煙限酒,適度進行有氧運動,促進雄激素分泌,保持良好心情;飲食上可以適當增加富含鋅元素食物如牡蠣,以及羊肉、鵪鶉肉、鴿子肉等,以補腎溫陽。

圖源東方IC

50歲:更年期並非女性專利

52歲的顧先生最近1年持續出現性欲減退、晨勃消失甚至陽痿,非常苦惱。平時也常感腰酸背痛、心煩失眠、疲勞乏力。以為自己是腎虛,顧先生便從網上采購瞭大量保健品,服用後卻沒好轉。實在沒有辦法,顧先生來到瞭醫院,最終被確診為男性更年期綜合征。

很多人以為 “更年期”是女性專屬,其實男性也逃不掉激素的“控制”。當雄激素減少,男性也可能像女性一樣,出現一系列神經、代謝甚至心理癥候群。隻是,相較於男性,女性更年期存在明顯的月經標志,更容易發現和排查。很多男性則是像上面的顧先生一樣不知所然、手足無措。

男性更年期一般發生於50歲甚至更早。因為男性更年期的癥狀與雄激素降低一起出現,許多學者也將其稱為中老年男子雄激素部分缺乏綜合征或遲發性性腺功能低下(LOH)。國內曾有調查顯示,LOH的主要癥狀包括性功能障礙、體能下降、精神心理障礙及血管舒縮等四方面癥狀,其中最常見的表現就是性欲減退。而LOH的發生,除瞭年齡因素,還與糖尿病、某些影響睪丸內分泌功能的藥物、肥胖、不良的生活方式、環境、精神心理因素等有關。

因此50歲左右的男性,如果出現性欲減退、晨勃消失、勃起功能減退、射精無力和精液量少等性功能障礙;或者體能和精力下降、肌力下降、性毛脫落和腹型肥胖、消瘦乏力、腰膝酸軟等男性化減退癥狀;以及疲勞易怒、潮熱盜汗等其他癥狀,都應考慮是不是雄激素缺乏,撞上“更年期綜合征”瞭。

對於男性更年期綜合征,醫生會給予激素替代治療,甚至抗焦慮抑鬱治療。患者飲食應該以低熱量、低脂肪、低鹽、低糖為主,註意谷類食物、水果、堅果和膳食纖維的攝入;最好每天做做有氧運動,避免肌肉關節損傷;同時戒煙限酒,保持規律生活。而積極調理控制更年期相關問題,就能做好從中年期向老年期的健康過度。

圖源東方IC

60歲:男人衰老時,兩處會變大

觀察下身邊的男性朋友,當其邁入老年,通常會有一處部位明顯變大。這個部位就是腰腹部。然而事實上,這些衰老的男性朋友體內,還有一處地方也會變大,那就是前列腺。

前列腺位於陰莖根部、會陰深處,地處交通要塞,掌握 “精濟命脈”,控制著排尿、運輸精液、平衡內分泌等一系列過程,可謂男性最核心的生殖器官。隨著年齡的增長,前列腺會逐漸地肥大增生,致使男性出現尿頻尿急夜尿多,尿等待、尿線細、排尿困難,排尿不盡,尿後滴瀝等癥狀。

有媒體報道,在我國,60-69歲男性前列腺增生的發病率約為60%,80歲以上男性的發病率甚至高達90%

除瞭年齡增長,傢族遺傳,長期過度飲酒,經常久坐、騎行,超重肥胖等都可能導致前列腺增生的發生與發展。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就如同人會長白頭發。一般來說,前列腺增生的初期並不會引起身體不適,隻有當增生達到一定程度,才會引起一系列的排尿癥狀。而對於較為嚴重的前列腺增生,則可能需要藥物乃至手術解決。

目前雖然沒有什麼方法能夠杜絕前列腺增生,但是做到以下幾點,就能或多或少預防推遲其發生:

1.避免久坐,增加運動和鍛煉;

2.註意休息,避免熬夜和不規律作息;

3.戒煙戒酒,優化排尿習慣比如排尿時註意放松,尿後進行尿道擠壓以實現二次排尿;

4.保持心情愉悅,避免久坐騎行。

圖源東方IC

70歲:胖大叔應更多防范前列腺癌

隻要一個人活得夠久,他就可能遭遇癌癥。對於70歲左右的老年男性來說,就應更多預防前列腺癌的發生和發展。

目前,前列腺癌已經是歐美國傢威脅男性健康的首要惡性腫瘤。我國前列腺癌的發病近年也呈現出瞭明顯上升趨勢。以上海為例,自2007年以來,其發病率位居泌尿生殖系統腫瘤的首位。在中國男性十大腫瘤發病率的調查中,前列腺癌也從以前的第9位上升到瞭第5位

造成前列腺癌的原因迄今未知,其致病危險因子包含瞭年齡、遺傳、種族、節食、生活習慣、藥物等等。主要因子仍在年齡,前列腺癌在45歲以下比較少見,平均被檢測出來的年齡是70歲。

不過,越來越多的前沿研究提醒,肥胖與前列腺癌的關系很“曖昧”。在美國癌癥協會的研究結果中,肥胖增加瞭男性將來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對於超重的男性,額外風險僅為8%,但肥胖會使這一風險增加20%,嚴重肥胖則使風險增加34%。

牛津大學采集於20多萬名男性受試者、長達11年的隨訪數據顯示,中心性肥胖(腹部和腰部肥胖)與前列腺癌死亡風險增加之間存在關聯。中心性肥胖不僅可導致前列腺癌死亡風險提高,更與前列腺癌發病風險升高存在關聯。

在2019年的歐洲肥胖峰會(EOS)上,牛津大學研究團隊發表瞭一項對近15萬受試者的數據對比,結果顯示BMI值(身體質量指數)越高、腰圍越粗,患侵襲性前列腺癌的風險就越高。

不僅如此,2004年至2006年發表的七項研究顯示,肥胖的前列腺癌患者,更有可能在手術中出現不利發現,同時更有可能出現復發。

由此不難看出,要想預防前列腺癌的發生發展,保持健康的體重及良好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與此同時,早發現早治療是根治前列腺癌的關鍵。前列腺癌是惡性腫瘤中有名的“慢性子”,早期發展緩慢,沒什麼癥狀,如果出現瞭排尿困難、血尿、疼痛等,說明腫瘤已經比較大並對尿道形成瞭壓迫,甚至可能出現瞭轉移。要想在早期發現前列腺癌,體檢時就應增加一項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檢查,尤其是50歲以上男性,最好年年查。

沒有一個男人能永遠年輕,但每一個男人都可以保持健康,希望我們的文章能夠幫助您!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