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者 | 杜立中 教授
◎ 整理 | 三也
2023 年 10 月 26~29 日,中華醫學會第二十八次全國兒科學術大會召開,會上來自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的杜立中教授針對《新生兒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診治問題》進行瞭精彩分享,現將相關內容整理如下。
1
低氧呼吸衰竭定義
多種疾病可導致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HRF),如呼吸窘迫綜合征(RDS)及不同原因導致的肺動脈高壓等,治療策略的選擇與原發病的病理生理有關。
2
HRF 診斷標準
新生兒 HRF 通常以氧合指數(OI)、吸入氧濃度(FiO2)來評估,目前多采用 FiO2 ≥ 0.6 的標準。
文獻中提到的不同診斷標準如下:
○ OI ≥ 25(NINOS,Pediatrics 1997)
○ OI ≥ 10(Van Meurs,NEJM 2005)
○ 早產兒 FiO2 ≥ 0.6(Welsford,Pediatrics 2019)
○ 有創通氣 FiO2 ≥ 0.6 或 OI ≥ 15(Chandrasekharan,Sem Fetal Neonat Med 2021)
○ HRF(FiO2)of ≥ 0.6(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July 2023)
○ 超低出生體重兒(ELBW)早期 HRF: 1~3 天,最高 FiO2 ≥ 0.6(Chandrasekharan Pediatrics 2020)
3
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壓
肺動脈高壓是導致 HRF 的重要原因,可分為急性肺動脈高壓和慢性肺動脈高壓。
急性肺動脈高壓多見於足月、近足月兒,個別符合肺動脈高壓病理生理的早產兒(如 RDS 伴肺高壓)。
慢性肺動脈高壓多伴肺部疾病、發病常超過生後數周,其特點是持續性、進行性、慢性肺動脈壓增高。
需註意,早產、極低體重兒生後早期(<72 h)臨床也有符合肺動脈高壓病理生理的情況。
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壓(PPHN)的主要原因是生後早期肺血管阻力顯著增加。在臨床上,肺血管異常及分流異常均可表現為低氧血癥。
肺高壓 ≠ 肺動脈高壓
如圖 1 中的病例,即為流量驅動的肺高壓,左向右分流導致大量血流入右心而後進入肺動脈,這種情況需要采取阻斷分流的方法,而不是降壓。
圖 1 流量驅動的肺高壓 VSD 病例
圖源:講者 PPT
肺動脈流量與壓力關系:壓力 = 流量(Q)×阻力(+左房壓),在臨床上應針對不同病因下阻力、流量、壓力介導,采取相應治療方法,如 iNO 擴血管、分流幹預等。
圖 2 肺動脈流量與壓力關系及臨床意義
圖源:講者 PPT
肺動脈高壓的評估,往往要用到床旁超聲。三尖瓣反流(TR)的壓差是無創定量肺動脈壓的「金標準」,但並非所有病人都可在超聲下診斷出 TR,因此動態評估具有臨床意義。
4
新生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NARDS)
目前臨床上診斷 NARDS 常用的是 Montreux 定義。
☆ 適用人群:生後 4 周內,或 44 孕周內(不管胎齡多少)。
☆ 高危因素:MAS、先天性肺炎、圍產期窒息等新生兒期疾病,明確不包括 RDS、新生兒濕肺(TTN)。
☆ 實驗室診斷:建議 OI 用氧分壓而不用 SpO2。
NARDS 可能與多種疾病的表現重疊:
未成熟兒肺發育受阻:肺泡數下降及肺泡簡單化、肺泡血管發育受阻、纖維增生等均會導致低氧血癥,但不一定有 ARDS 的特征性炎癥和蛋白滲出
其他先天性肺發育疾病,如 ACD、SP-B 缺乏、ABCA3 突變等臨床少見疾病,急性期難以與 ARDS 相鑒別。
5
HRF 治療
主要措施包括最佳肺容量、心臟支持、肺血管擴張(iNO——靶向治療)、體外膜肺 ECMO。
iNO 的禁忌癥:先天性心臟病依賴動脈導管水平 L-R 分流、主動脈狹窄、主動脈弓離斷、左心發育不良綜合征、肺靜脈異位引流、嚴重左心功能不全。
美國心臟協會和美國胸科學會在 2015 年發佈的小兒肺動脈高壓指南中,對治療措施的推薦如表 1。
表 1 新生兒肺動脈高壓治療推薦等級
治療措施 |
證據等級 |
iNO 能減少 ECMO 的使用 |
A ,I |
肺募集策略 |
B ,I |
ECMO |
A ,I |
西地那非 |
B ,IIa |
吸入 PGI2 |
B ,IIb |
米立農 |
B ,IIb |
iNO 使用:早產兒 PH 不伴肺實質疾病,有 PROM,羊水少 |
B ,IIa |
部分早產、極低體重兒生後早期(
支氣管肺發育不良-肺動脈高壓(BPD-PH)的治療:目前尚缺乏 BPD-PH 治療的高質量證據,臨床治療效果不佳。
BPD-PH 的處理包括三大原則:
1)支持心肺功能,優化呼吸支持和氣體交換;
2)血管擴張劑應用,降低右心後負荷;
3)直接優化右心支持。
其中首先要強調的是第一點。很多病人在優化呼吸支持後低氧血癥可得到糾正,因此,肺動脈高壓的患者不應盲目擴張血管,而是要積極治療原發疾病。
6
小結
新生兒低氧呼吸衰竭是新生兒常見危重病,多種因素交互作用(原發肺實質性疾病、新生兒 ARDS、肺動脈高壓等),呼吸支持治療中,應采用針對原發病或原發病所導致的病理生理策略。
策劃:張潔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