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3日 星期一

重陽

九月初九

CHONG YANG

中國傳統節日

今天,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帶著冷空氣“囂張”來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表示天氣逐漸變冷,開始降霜。

而霜降之後就是重陽佳節。此時已至深秋,天氣變冷,葉落花衰,一片蕭條。

人的陽氣與花草樹木一樣,開始由收轉向瞭藏,因此,霜降和重陽的養生要點就是順應大自然的收勢來養“收”,幫助人體的五臟盡快進入收藏狀態,使人體興奮、宣發的狀態逐漸轉向內收、平靜的狀態。

那麼,霜降加重陽該怎麼養生呢?

“三防”要做好

1.防秋燥

中醫學認為“四季五補”,即春要升補、夏宜清補、長夏淡補、秋需平補、冬合文補。《飲膳正要》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

霜降為季秋之時,肺金當令,燥氣太過,易鬱肝木而傷脾土。故應選用氣平味淡、作用和緩的食物,潤肺滋陰,益胃生津。可以適當食用梨、蜂蜜、甘蔗、芝麻、藕、栗子、胡桃、枇杷、荸薺、白果、乳品等食物;中藥則可以選擇西洋參、百合、玉竹、沙參、麥冬、天冬、山藥、黃精、桑葚、白扁豆等。

霜降節氣,若無風寒天氣或體內沒有寒氣,應盡量少用或不用解表發汗的食品,如大蔥、生薑、辣椒、芥末等;多食柔潤之品,滋陰潤燥、灌溉臟腑,彌補秋燥對身體的傷害。

另外,秋季空氣中濕度小,皮膚容易幹燥。因此,在整個秋季都應重視機體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入。

2.防秋寒

霜降是秋季到冬季過渡的開始,最低氣溫可達到零攝氏度。俗語有“寒露不算冷,霜降變瞭天”,在此時節,晝夜溫差變化增大,要註重保暖,及時增減衣服,特別要註意足部和胃部保暖,以防寒邪入侵。

霜降起,還要養成睡前用熱水洗腳的習慣,熱水泡腳除瞭可預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還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並減少下肢酸痛的發生,緩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勞。

睡眠方面,則應該“早臥早起,與雞具興”,早睡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以應秋氣之清爽,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之太過。

3.防秋鬱

晚秋時節,淒風慘雨、草枯葉落,人感受瞭季節的變化容易起憂思。按中醫 “五行”理論,秋內應於肺,肺在志為悲(憂),悲憂易傷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憂之情緒。

所以,平時要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以避肅殺之氣。同時還應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宋代養生傢陳直曾指出:“秋時淒風慘雨,……老人動多傷感。……若顏色不樂,便需多方誘說,使愉其心神,則忘其秋意。”年輕人要關註傢中老人的情緒變化,多與其溝通、談心,縮小老年人因情緒不佳導致疾病發生、加重的概率。

重陽霜降註意護好這兩處

1.肺

霜降過後氣溫下降較為迅速,天氣非常幹燥,此時呼吸道等疾病容易發作,要註意潤肺。

① 常吃潤肺果,梨、蘿卜、白果

深秋的幹燥氣候最易傷肺,霜降前後有幾種潤肺水果可以常吃。如銀杏的果實白果,可以拿來做菜吃,白果炒芹菜等(白果需煮透且量不宜多);梨、蘿卜也是很好的潤肺食物。

② 吃點蒸南瓜、南瓜粥

感冒咳嗽,建議吃些南瓜,蒸南瓜、南瓜粥都不錯。南瓜富含胡蘿卜素,它在人體中會轉化成維生素A,而維生素A有保護呼吸道和上呼吸道黏膜的作用。

2.腿

霜降後應註意雙腿和關節的保健,預防“老寒腿”,因此需要開始加強保暖。此時穿衣不宜露膝,同時要註意護足。

調養法:每天按摩雙腿外側

防治老寒腿,不妨經常按摩大腿外側。沿著兩腿外側上下按壓揉動,按到腳的時候搓搓足底。這樣有助於人體陽氣的提升,陽氣充足瞭,氣血運行也就有勁瞭,老寒腿自然會減輕。

2個穴位預防感冒

霜降節氣氣溫驟降,一些人容易著涼後感冒,今天給大傢分享2個穴位,可以預防和緩解感冒癥狀。

1.迎香穴

位置:鼻翼旁開0.5寸的位置,也就是鼻唇溝裡。

操作方法:可以用雙手食指分別按住迎香穴先順時針按揉1分鐘,再逆時針按揉1分鐘,感覺到酸脹感為宜,每天按揉2次。

註意:按揉要適度,最好由輕漸重,可減輕鼻炎所帶來的鼻塞、流涕。長期按揉迎香穴,促進鼻周圍氣血的運行,增強抵抗力,減少感冒、過敏性鼻炎的發作。

2.合谷穴

圖源網絡

位置:

在手背,第1、2掌骨間,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拇指尖下是此穴。簡便取穴,拇、食指合攏,在肌肉的最高處即是。

操作方法:我們按壓的時候並不是向下按,而是沿著手掌的方向這麼輕按。大傢可以感覺一下兩種按法酸麻脹痛的感覺。建議每天操作2次~3次,每次1分鐘~2分鐘。

人體生理活動隨自然界陰陽消長的規律改變,在深秋,燥邪與寒邪易侵犯人體,誘發感冒、鼻炎等疾病,可以通過按揉合谷穴進行預防。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