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0 月 21 日晚,“健康傳播研究工作坊”在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勵教樓舉行。本次工作坊由中國新聞史學會健康傳播專業委員會主辦,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北京師范大學計算傳播研究中心承辦。

會議伊始,戴頓大學榮休教授、《Health Communication》主編Teresa L. Thompson的演講為與會者打開瞭健康傳播理論的新視角。她以《Localization of Chinese Health Communication Theory》為主題講述瞭中國健康傳播理論的本土化提出中國語境下的健康傳播研究的典型性,並介紹瞭《Health Communication》期刊推出的《中國文化語境中的具身體驗與健康傳播》(Embodied Experiences and Health Communication in Chinese Culture)專刊,歡迎學者結合中國文化語境進行深入的學理思考。

隨後,香港浸會大學傳播學院互動媒體系教授暨創系主任、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貝薩裡奧傳播學院及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雙聘教授鐘佈為與會者帶來《健康傳播的未來導航:AI的洞見》的講座。

鐘佈教授揭示瞭健康傳播領域的未來,以AI為引導,帶領與會者探討瞭大語言模型、AI的社會影響,以及AI對哲學思維的挑戰。鐘佈教授強調AI不僅是一項有價值的工具,還是一個引發深遠社會變革的技術。

在AI對健康傳播的研究應用中,鐘教授用“年老的魚和年輕的魚”的故事告訴我們:研究需要避免滿足於表面,就像魚在同樣的水域中遊來遊去,一旦陷入瞭舒適區,就可能忽視瞭新的方法和觀點。在健康傳播的工作中中,需要不斷尋求創新,不要滿足於過去的成就,以確保研究和實踐不斷進步。要拓寬視野,通過多樣性和不同角度的融合更好地理解和應對復雜的健康挑戰。還應當堅持終身學習,不斷更新知識,適應新技術和趨勢,以便更好地服務社會和促進健康。

最後,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的青年研究員韓晶晶通過討論認知神經傳播與健康傳播的結合,強調瞭這一交叉領域的潛力。

韓教授強調瞭在移動媒介使用中信息加工的影響,在數字時代,人們越來越依賴移動設備獲取健康信息。因此,瞭解移動媒介如何影響信息加工,以及如何最好地傳達健康信息特別重要。

韓教授介紹瞭“以人為中心的動態傳播系統理論”(DHCCST),這一理論強調瞭個體信息加工動機、認知和情感在健康傳播中的關鍵作用。這個理論幫助與會者更好地理解人們是如何接受和反應健康信息的,從而更好地滿足受眾的需求。

與會者深入討論瞭認知傳播和健康傳播的交叉領域,以及在健康傳播領域進行深入研究的重要性。這場充滿活力的年會為所有與會者提供瞭靈感和洞見,共同探索健康傳播的新前沿。

文字|蘇芳

圖片|蘇芳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