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ysoon

一部醫療電視劇,能專業到什麼程度?

扮演外科醫生的演員,學習手術時執筆式握刀,以及縫合手術切口時符合《外科學》考試標準的、持針器位於距針尾的後 1/3 交界處。

劇組的造型團隊,在刻畫二尖瓣病變患者時,用腮紅、修容等化妝技術,塑造出「兩側臉頰暗紅、口唇發紺、面色灰暗」的面容。

而打磨出這部劇的背後,毫無醫學背景的編劇周藝飛在正式動筆前,跑去醫院「打瞭半年工」:完全脫產,參加醫生們的工作值班、日常生活聚會。為瞭徹底打入瞭醫生的生活圈子,她甚至還加瞭 130 多位醫護的微信...

前幾天,北京朝陽醫院眼科醫生陶勇還在微博發佈瞭一篇長文,稱其「瑣碎而真實」,也讓自己回憶起自己做的「蠢事」。

上下滑動查看陶勇醫生評價全文

圖源:微博@北京眼科醫生陶勇

把外科學編委請來當顧問,1:1 復刻醫院病房

上面的場景,是最近熱播電視劇《問心》的片段。

這是一部以心臟中心為診療場景,講述瞭三位分別來自心外、心內以及重癥監護室的醫生一開始因專業背景以及職業理念不同而在診療過程中產生分歧、碰撞最終逐漸達成默契、並肩作戰的醫療劇。

圖源:豆瓣

如果說,編劇體驗醫院生活是為瞭深入洞察醫生,那麼邀請 4 位大牛顧問,是劇本在專業維度的誠意。

根據編劇介紹,幾乎數百位醫護都成為瞭《問心》的醫學顧問,而片頭出現的 4 位醫學總顧問則更令人矚目——

心外領域,劇組邀請瞭《外科學》第二版編委的「外科學頂流」、同時也是仁濟醫院心血管外科行政副主任的黃日太醫生,和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的心外科副主任劉旭兩位外科學大佬坐鎮;

心內領域,上海五院心內科主任徐迎佳給予專業支持;

而在重癥領域,則是邀請瞭曾在疫情期間任武漢雷神山醫院重癥監護室醫療組長葛恒主任醫師。

片頭展示的醫療總顧問名單,不少觀眾看到片頭、片尾的醫學顧問名單後評論:「感謝劇組,這是把掛號專傢名單給我準備好瞭,已收藏。」

在場景搭建上,制作團隊選擇 1:1 復刻醫院病房。為此,他們購買瞭微量泵、心超儀等 200 多臺醫療設施、租借價值千萬的醫療設備,相關拍攝也經多個醫療顧問的校準。

劇中醫生手術戴的小狗頭巾,眾多醫護追劇人也表示:我有同款!(拼圖源:@Amber琥珀是美短 @雞媽媽的鴨爸爸)

即使是劇中的醫生,下班後也還得用手術器械給葡萄剝皮練習操作技術、大年夜逃不過值班魔咒、手機屏保是值班表......

醫生評價:明明是看劇,卻像在上班

1:1 復刻醫院和醫生還不夠,接下來是 1:1 復刻患者。

妻子突然暈倒在公司卻拒絕支付高額醫藥費的丈夫,為支付小孩上學費用而在醫院騙保鬧事的母親,隱瞞疾病史導致術中醫生醫源性感染的 HIV 患者......

其中,一個會引起同行共鳴的細節是,在門診裡排隊半小時看病 5 分鐘的患者一定要醫生給開藥:「不開藥那我不是白來瞭嗎?」

而堅信自己絕不會生病的心梗患者處於另一個極端,拿出手機:「我每天跑五公裡,你看,微信運動的第一名老是我。」

再比如,住院部需要低脂低鹽飲食的住院患者楊阿姨,趁醫護人員不註意,溜進樓梯間加餐:辣條配酒。

被醫護人員抓現行、悻悻然回到病房後問:「那每天多吃一根烤腸行嗎?」

門診到住院部的種種細節,讓不少看劇的醫生直呼:「明明是下班追個劇,卻感覺像無縫銜接,開始上班瞭。」

而之所以如此有代入感,除瞭靈感來源於真實,可能還因為的確是劇組實錄的別人上班:劇中的手術部分,有些是在三甲醫院手術室裡實拍瞭 25 天醫生手術全程的片段,部分主角在手術室中的操作鏡頭,也在醫院的手術室裡拍攝(醫療資源相對充足、有空閑手術室可提供拍攝的醫院裡)。

圖源:《問心》劇組真心特輯

但也有部分觀眾表示,專業細節背書下,一些醫療場景劇情的編寫卻缺乏一些新意,「諸如醫生路邊撿病人、患者剛離開醫院就病發死亡的情節,幾乎已經成瞭醫療劇的標配。而劇中和患者一對一談心的故事,在忙碌的醫院生活中更是難上加難。」

有觀眾質疑:這樣的醫生,不現實

劇中最受爭議的是《問心》的主角之一:在業界以「手術天才」著稱的心外科副主任林逸。

他最受爭議的劇情,是他決定立即把病情危急、疑似突發 A 型主動脈夾層卻沒確診的患者推上瞭手術臺。在此刻,他以往的自信,被團隊內其他醫生看作是自大、碰運氣。

盡管根據以往的診療經驗,患者病床旁的醫生們心裡都有數:這就是典型的突發 A 型主動脈夾層。但根據指南的診斷金標準,患者需要進一步做 CTA 進行確診明晰血管病變的程度和位置後,才可手術。

如果按照規定、等待確診結果後開刀,那麼在這近半個小時等待裡的每一秒,患者都有可能夾層突然破裂而死亡。在直接違背規則快速手術和等待檢查確診後再行施救之間,林逸不顧團隊內醫生的阻攔,選擇瞭前者。

他將手術同意書徑直遞到早已被面前醫生們的爭論嚇得六神無主的患者傢屬面前:「刀我負責開,字你負責簽 。」

挑釁上級、質疑高年資醫生,當著患者的面質疑團隊內醫生等做法讓一些觀眾直呼:「醫生從不缺人才,這樣的醫生哪個醫院敢收?」

幸運的是,最終手術成功,患者平穩的被送進病房。有觀眾表示,正因為如此,這個角色才十分吸睛——因為從「輕率、沖動、自負」,到「冷靜、和團隊配合」,也正是醫生不斷歷練的過程。

對於劇中醫生追著患者看病的情節,陶勇醫生表示自己的確「幹過這樣的蠢事」:極力勸說一位眼底黃斑區的出現早期病變、存在致癌風險的患者進行治療。

「對我來說,最有「技巧」的安全做法,是等他癥狀明確後我再出手,但到那時,失明概率會非常大。我猶豫瞭一整天,最後還是下定決心,勸他做積極治療。幸運的是,我的判斷是正確的,他的光明也保住瞭。」

而《問心》在角色背後,對於林逸「手術天才」這條技術線的刻畫,其實來自於其人物創作參考原型之一:華西心外科三十多歲的博導肖正華主任。

《問心》播出後,肖正華醫生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在微博現身。他曾完成全球首例左右冠巨大的冠狀動脈瘤手術,該手術也作為劇中患者宋星巖進行巨大冠狀動脈瘤手術的原型。

圖源微博@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心外鋼鐵俠ZXH

最近,豆瓣更新瞭對於該劇的評分:7.9,評分的背後是各大平臺用戶對於整部劇集誇獎與差評的兩極分化。

誠然,醫療界的決策復雜、醫患交互,似乎很難通過一部劇就講述到位。但主創團隊用心地處理專業細節,也在人物的塑造上盡可能註入多面的性格,確實也是國產醫療劇一次不錯的嘗試。

周末有時間的話,不妨一起看看吧~

更多醫療片單推薦,可查看丁香園往期文章:《中國醫生追劇指南(2020 版)》重磅發佈!火速收藏

策劃:sysoon|監制:gyouza、carollero

題圖來源:醫療劇《問心》

註:文中未特別標註來源的圖片均出自醫療劇《問心》截圖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