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以酥

「一下班就想關掉微信,最好誰也找不到我。」吳凡(化名)說道。

微信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頻繁應用在工作中的?吳凡自己也記不清瞭。但毋庸置疑的是,自己早已離不開它:線上交班、微信會診、患者隨訪、科普教育……不僅節省瞭溝通時間、也能更快與患者建立聯系。

「但是太方便瞭也不好,每天不分時間場合都能收到很多消息。」

每當一天工作結束,卻看到微信依然彈出無數的未讀消息紅點時,吳凡都會產生另一種想法:我究竟什麼時候才能真正「下班」?

「永不下班」的微信

近年來,微信公眾號、微信社群已成為醫生獲取醫學信息的重要渠道。根據丁香園《2021 中國基層醫生洞察報告》顯示,微信已成為基層醫生使用頻率最高的社交平臺。

圖源:丁香園·丁香醫生《2021 中國基層醫生洞察報告》

「變化比較大的點,是感受到交流變得方便瞭。」吳凡所在的醫院偏向基層,很多時候都要依賴微信群與上級醫院的醫生交流病例、遠程會診。「我們把輔助檢查的圖片和患者基本情況發到群裡,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回復也更加及時。」

交流方式的變革也不僅僅體現在遠程的院外溝通。長三角地區某醫院的主治醫師劉蓓蓓(化名)則表示,在科室裡,線上交班也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現在都提倡電子交班嘛,除瞭電腦上要填寫,我們有時候也會微信交班。微信裡的內容可能還會更細致一些。」

而另一方面,醫生頻繁使用微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則是需要與患者建立聯系。

在吳凡的工作中,由於大量患者都需要定期隨訪,添加患者微信已經是一種常態。「但交流的內容主要還是溝通預約下次隨訪的時間,還有就是一些很瑣碎的問題。」

喝瞭酒還能不能吃某某藥?血壓高瞭怎麼辦?某某藥忘記吃瞭會不會有影響?

當下班後也依然要花很多時間回復微信,久而久之,吳凡感到有些疲憊。「但也沒什麼辦法,畢竟這種情況你讓患者再來掛號也不現實,讓他們去網上搜又不放心。很多患者隻是焦慮,希望能得到一個醫生的回復。

醫生在微信上回答患者的提問

圖源:視覺中國

在上述報告中指出,醫生生活基本被工作占據。其中,普通醫師的工作時長最長,工作日平均工作時長 9.5 個小時;就連休息日,平均工作時長也達到瞭 5.3 個小時。而微信等線上社交平臺的出現,也讓醫生上班與下班的界限變得更加模糊——明明下班瞭,卻仍在微信處理工作。

「比如你本來想安安心心地下個班,但如果微信開在那裡,一有消息彈出來,其實就會不由自主會看。」劉蓓蓓說道,「其實很多時候都會發現,能發在微信的事情都不算是十萬火急,但是你已經形成那個習慣瞭,沒辦法不受到影響。」

為瞭給自己保留一點個人空間,劉蓓蓓選擇下班後關掉工作微信,但還是會為自己的同事留下一條備註:有急事直接打電話。

醫院之外,努力營造的「人設」

除瞭微信,也有醫生選擇在抖音耕耘自己的社交帳號。

在抖音、微博等社交媒體平臺進行搜索,可以看到非常多的醫生個人賬號

圖源:自己拍攝

身處北京周邊某三線城市的外科醫生張安承(化名)就是其中之一。工作之餘,他會在抖音上發佈一些科普視頻和醫生日常,希望能借此吸引到一些患者。

「我們這裡能留在本地醫院看病的患者本就不多,很多時候更依賴『熟人關系』。你不去維護社交關系,不去推廣自己,可能來找你看病的人就會很少。」

而對於處於國內 TOP20 醫院的主任醫師趙明毅(化名)來說,抖音賬號更像是一個閑暇時的隨心之舉。「我們醫院不需要靠這個擴充病源,平時工作安排已經很滿瞭,沒有太多精力在這個(抖音)上面。就算有需求,更多的可能都是交給醫生集團去做。」

醫院之外,如何使用社交媒體多半由醫院或醫生對於病源需求決定。而要在社交媒體中保持什麼樣的「角色」,則是每個醫生都在面對的問題。

醫生正在使用抖音直播向患者進行宣教

圖源:視覺中國

陳藝(化名)是一名婦產科的住院醫師,與一些醫生建立自己的 IP 賬號不同,最開始,她運營社交帳號的目的隻是想分享生活,吸引一些志同道合的粉絲。

「最開始我是當個人賬號在用的。但因為自己剛好是這個專業,就想到在發一些婦產的科普內容,或許可以增加一些閱讀量和關註。」然而,當專業的身份亮出後,她的評論區和私信卻意外出現瞭很多與科普內容無關的咨詢信息。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個用戶發瞭很長一段自己的診療過程給我,問我醫生和院方是否存在診療過錯,自己現在出現瞭某某情況是不是全都是醫院的責任。我隻能說,我不瞭解你們之間的診療細節,這個問題我沒法回復,建議她咨詢專業人員。」

這也使陳藝意識到,即使脫離瞭診療環境,但隻要還握著醫生這層專業身份,依然會在互聯網產生影響。

2021 年,BMJ Open 上發表瞭一項關於全科醫生和醫學生如何使用社交媒體的研究。其中指出,在非臨床、更寬松的社交媒體環境下,隨意接觸和提供建議給患者會給雙方帶來安全風險,建議所有使用社交媒體的醫生都應該意識到邊界設定的重要性 [1]。

「由於社交媒體的速度和范圍迅速變化,醫療行業需要為醫學生和醫生們制定清晰、動態的社交媒體道德使用指南。」[1]

社交媒體時代,醫生如何學會生存之道?

事實上,醫學正在不斷發展並適應著社交媒體帶來的交互變化。在利用平臺帶來的便利時,也不應忽略潛在的風險。

2019 年,一則網上問診醫生倒賠 2 萬塊的帖子在網上流傳:一位兒科醫生由於在微信裡回復瞭朋友的問診咨詢,卻意外導致患者錯過診療時機、病情加重,醫生因此賠償朋友瞭 2 萬元 [2]。這種「路邊咨詢(Curbside Consult)」背後的誤診和風險可見一斑。

而除瞭遵守醫院和平臺的明令規定,醫生自己心中也往往留有一條準繩。「像在抖音上是不會回應診療行為的。如果有患者向我咨詢,都是建議他們有需要到醫院裡來。」張安承說道。

2013 年 4 月,GMC(英國醫學總會,General Medical Council)發佈《醫生使用社交媒體的指南》,為醫生提出瞭社交媒體使用原則與建議 [3]。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遵循保持您和患者之間的專業界限(Maintaining a professional boundary between you and your patient.)。

「如果患者通過您的私人賬號就他們的護理或其他專業問題與您聯系,您應該表明您不能混合社交和專業關系,並在適當的情況下將他們引導至您的專業賬號。」

遵循保持您和患者之間的專業界限(節選)

圖源:GMC

此外,《醫生使用社交媒體的指南》也在保密原則、尊重同事、註明利益沖突等方面提出瞭明確要求。

一項對醫生和護士的博客進行的研究中,45 個(16.6%)賬號提供瞭足夠的信息讓患者識別出自己或認出自己的醫生 [4]「事實上,哪怕沒有完全露出醫院、科室、姓名等信息,通過一些分享的日常也能讓別人很快從賬號中識別出身份。」陳藝說道。

而另外一項針對美國泌尿科醫生社交帳號的研究顯示,40% 的醫生的社交平臺可能存在令人反感的內容,包括臟話、酗酒、工作或會議中的不專業行為、以及具有性暗示的姿勢或服裝 [5]。這些社交帳號上的不當內容,可能會降低大眾對醫生專業度或身份的認同 。

換句話說,你可以保留在社交媒體隨意發表內容的權力,但你所發表的每篇內容都有可能成為「呈堂證供」。

「Doctors can’t be doctors all of the time. [1]但離開瞭醫院,醫生的「人設」又該維持到哪一步?這確實是值得每一位醫生思考的問題。

策劃:ame|監制:carollero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