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葉碧華、實習生李以晴 廣州報道
眼下,隨著毒株的變異和治療方案的豐富,感染新冠病毒對生活的影響已明顯降低,但與此相關的長期影響或更引人關註。
《自然醫學》2022年11月發表研究發現:新冠的重復感染會對一些重要的器官系統造成傷害,其中之一便是心臟病的風險增加。研究數據顯示,重復感染者中有58%存在心臟異常的情況。
首次或多次感染康復後如何加強自我健康管理?感染後癥狀依然持續數月時,又該如何科學應對?對此,業界多位專傢呼籲:無論是“首陽”還是“二陽”,大傢都不能掉以輕心,需要在康復後持續關註自我健康,特別是將心血管疾病的早篩、早診、早治置於健康管理的優先順位。
陽後需重視心血管健康
“在大眾的普遍認知裡,多次感染新冠,受影響最大的是肺部,實則不然。病毒進入身體後可能直接入侵心肌細胞,進而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和相應的損傷,同時新冠導致的氧供應不足、炎癥反應等均會加重心臟負擔。”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歐陽平表示,從風險的影響時長角度來看,新冠感染可增加包括心肌炎在內的一系列心血管疾病風險,並且這種影響可能是長期的。
因此,陽康後心血管風險反而更加值得關註,若不及時提防風險,可能會引發更大的心臟健康問題。2022年8月發表在《自然》上的文章也證實,在全身器官中,新冠病毒影響最大的就是心臟。該文章還表明,通過對15萬人的隊列數據研究後發現,感染新冠後,健康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瞭247%。
對此,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健康管理醫學科主任陳露詩補充道:“在感染新冠後,往往是中老年群體以及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會特別擔心引發心血管問題或加重自身病情。需要提醒的是,健康人群,特別是喜歡熬夜和熱愛運動的年輕人,也有誘發心肌炎的風險,千萬不能大意。”
值得註意的是,雖然二次感染的癥狀相對一次感染較輕,但是也要註意二次感染引起的風險疊加效應。據陳露詩表示,除瞭後遺癥之外,重復感染也會引起相應的並發癥,如肺結節、肺纖維化,以及心臟、神經系統、血液系統疾病。
“特別不能忽視的就是精神和心理疾病的疊加效應,所以感染的次數越多,風險會越高,引起並發癥和後遺癥的風險更高。”陳露詩表示。
2022年發表在《循環》雜志的一篇納入瞭五萬餘名新冠住院患者的回顧性隊列研究顯示,在每1000個因新冠住院的患者中,約有2.4-4.1名患者會被診斷為急性心肌炎。不過,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主任詹紅看來,大傢不需要為新冠誘發心肌炎而過度焦慮和恐慌,“關鍵是保證康復期間的營養和休息,同時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和心情,不過度鍛煉,不過度消費自己的健康,同時瞭解心肌炎的常見癥狀,通過心臟標志物檢測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就可以避免很多的風險。”
及時體檢、科學預防
當下,有專傢提出“新冠流感化”的觀點,即新冠將和流感一樣長期與人類共存。但比起流感,人群普遍對新冠更加易感。因此,重視新冠及其後遺癥、並發癥仍然是當前環境下的重要工作。
作為一名急救科醫生,詹紅認為,首先病人要有相應的意識,同時社會也要通過健康知識普及等方式來讓民眾知道產生哪些癥狀時需要及時就醫。她表示,雖然感染後產生心悸、胸悶、乏力、氣短、四肢無力等情況較為普遍,但對於老人傢來說,上述癥狀可能並不明顯,糖尿病病人則有可能會出現無痛性的心臟表現,如疲乏、乏力、不想吃東西等並不典型的癥狀。
“康復後,大眾在感到心慌不適、心跳過快、過慢等癥狀時,可到醫院做‘三聯檢查’,即包括高敏肌鈣蛋白在內的心臟標志物檢測、心電圖、心臟彩超檢查,以盡早發現心臟異常。”對於“二陽”並伴有胸悶、氣急,甚至有心悸的人群,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檢驗科主任夏勇建議要檢測心肌損傷的標志物——高敏肌鈣蛋白。“需要註意的是,其他疾病也會引起這個指標升高,但心肌炎發生時高敏肌鈣蛋白的升高幅度和持續的時間不如心梗的時間久。”夏勇分享道。
新冠疫情後,人民群眾對於健康的關註明顯上升,體檢人數也隨之水漲船高。歐陽平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首陽”時醫院收到如心電圖、高敏肌鈣蛋白I和超聲心動圖的心臟檢查項目需求明顯增多,“二陽”後雖然癥狀較輕,但這些檢查仍然是患者關心的部分。
同時,詹紅也提到,從健康檢查、早期預警到後續醫療工作,各個科室通力合作形成全程管理鏈條非常重要。從慢癥角度來看,新冠後數月內可能都會產生影像學檢查無異常的癥狀。對此應向大眾普及健康體檢1+X的模式,其中1是基礎項目,發現常見病、多發病的一些檢查項目,X是針對個人情況而選定的特殊項目。
“不舒服但檢查無異常,很有可能是X沒有選好、沒有選對、沒有針對性。”陳露詩以心血管方面的檢查項目舉例:“ X首先要選擇心肌酶,第二是心肌肌鈣蛋白,第三是N-末端腦利鈉肽前體,第四是心臟超聲,第五則為心臟的核磁共振,這是最基本的X項目。”
近年來,我國的心血管發病率不斷增高,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2》顯示,我國約3.3億人有心血管疾病,其中死亡率最高的是三個疾病——缺血性的心臟病、出血性腦卒中、缺血性腦卒中。據此,我國心血管疾病的防控以“預防為主、基層為主”為衛生方針。
目前新冠雖然處於低流行狀態,但仍沒有徹底消失,因此生活方式的調整至關重要。同時,心理的幹預也很重要,歐陽平強調:“三年新冠疫情增加瞭不少抑鬱癥的患者,他們睡不著覺,可以通過飲食療法、音樂療法、正面冥想等方法把情緒管理好。”此外,由於新冠後體力和免疫力尚在恢復過程中,日常鍛煉的強度也需要特別註意。
“建議按照世界衛生組織頒佈的新冠感染康復指南強調的,逐漸恢復,一般需要七個星期,逐漸增加難度。”歐陽平表示。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