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以酥
「勸人學醫,天打雷劈。」「臨床不考研徹底廢廢」「學醫在 30 歲之前基本沒有變現能力。」……近日,隨著各省高考出分,知名教育博主、考研導師張雪峰這幾段有關學醫的觀點也被頂上熱搜。
微博熱搜截圖
作為一名靠著報考、升學規劃在網絡爆火的考研老師,他在自己的講座與視頻反復「勸退」著想要學醫的學生和傢長,甚至曾戲言道:「今天可以勸,因為外面是晴空萬裡。下雨我就不勸瞭,容易被雷劈。」
然而,自從今年高考結束後,學醫潮就頻登熱搜。根據百度聯合中國教育在線掌上高考發佈的《百度熱搜 · 2023 高考大數據》顯示,臨床醫學的搜索人氣在所有學科中達到斷層第一。
一邊是苦口婆心的「勸退指南」,一邊卻是高居不下的搜索熱度。醫學,究竟是最熱門專業還是最勸退專業?
30 歲一道分水嶺,學醫越老越吃香?
盡管張雪峰在報考指導中總把「勸人學醫天打雷劈」掛在嘴邊,但他提出的一個重要事實是:「醫學專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屬性,就是成才時間特別長,你(傢長)得最起碼做好十年支持他的準備。」
以臨床醫學專業為例,5 年本科+3 年碩士+3 年博士(但事實上很少有醫學生能真正做到三年博士畢業)= 至少 11 年的培養周期。和其他專業相比,30 歲可能已經在工作中小有成就,但醫學可能剛剛邁出醫學院的大門,等在後面的可能還有 3 年的規培。
圖源:丁香園公眾號評論區
而為什麼醫學的培養周期通常要以碩博起步?作為一名考研老師,張雪峰對此深有體會,他在視頻中提到:「醫學本科畢業基本上是無法就業,必須要考研……因為什麼,現在縣醫院招聘都得要碩士,三甲醫院都得博士。」
根據丁香園・丁香人才發佈的《2023 醫療春招報告》顯示,碩士崗位同比去年占比幅度增加 15 個點,而本科崗位占比下降 3 個點。不限學歷的崗位占比下降 27%。醫學招聘的學歷要求正在不斷提高,碩博研究生成為瞭就業的主體。
圖源:丁香人才
在普遍的認知中,學歷越高,意味著工作後能夠獲得更高的回報;培養時間越長,意味著更豐富的經驗,在臨床中更容易獲得患者的信任。也因此有許多人認為,學醫其實是越老越吃香。
圖源:丁香園公眾號評論區
誠然,從醫學職業的發展角度來看,想要晉升中高級職稱需要滿足一定年限的工作經歷,而薪資也多與職稱登記掛鉤。但也有人認為,其實現在的醫學行業正在向「越年輕越吃香」轉變。
丁香園用戶@散***羊:這絕對是一個誤區。首先能熬到老醫生就有一部分人因為夜班煎熬身心俱疲。另外,外科手術不如壯年醫生,再次,現在更新太快,需要學習能力,老醫生很難接受。像病理等診斷方面的工作,年齡經驗確實有一定優勢。
丁香園用戶@w***m:醫生越老越值錢,隻能說是對於在公立醫療機構的醫生來說,對於私立醫院,基層醫療機構,沒有太多意義。然而公立醫療機構現在招聘確實有應屆畢業生,初級 35 歲以下,其他等級 45 歲以下等要求,醫生越老越值錢不可一概而論。
丁香園用戶@l***m:當四五十歲,還需要上夜班,就不是越老越吃香。
在哪兒學醫,就在哪兒上班?
張雪峰對於學醫的另一個觀點,則是醫學具有極強的地域性。「你在哪個地方上學,大概率就在那個學校所在的省范圍就業。」「因為學醫涉及到未來的實習,還有考研……考本地的學校他就業就會有資源優勢。」
誠然,醫學院附屬所在區域的醫院,可以搶占區域醫療的先機。而對醫院而言,成為大學附屬之後,可以依托大學的科研平臺,建立與學校各學科實驗室的聯系,形成統一的「科研共同體」,或是申請更多的科研資金。
圖源:丁香園自制
*參與 2017 學科評估的醫學院校和雙一流學校的附屬醫院情況匯總,並按照 2019 復旦排行榜的總分排序,信息截止至 2021 年,部分高校官網信息缺漏,僅供參考。
一個值得矚目的現狀是,我國頂級醫院已盡數被各大高校「瓜分殆盡」。在復旦 2019 綜合排行榜前 100 的醫院中,僅 6 所醫院不隸屬於大學或醫學院。全國七個區域中,各區域排名前 10 的醫院幾乎全部隸屬於當地的 985 大學或醫科大學。
而在更廣泛的地域范圍內,更是有「北臨床南科研」的說法。
以首都醫科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為例,2022 年,首都醫科大學統考錄取碩士研究生 1065 人(不含推免),其中學碩 464 人(44%),專碩 601 人(56%);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統考錄取 781 人(不含推免),其中學碩 486 人(62%),專碩 295 人(38%)。
2014 年,上海交大等 64 所院校作為第一批臨床醫學碩士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在「四證合一」的政策下,培養周期大大縮短,專碩的報考人數和錄取分數也因此水漲船高,競爭更加激烈。
但醫學+X 的出現,給醫學領域交叉提供瞭更多可能性。
例如,在今年 5 月初,北京協和醫學院就發佈瞭「4+4」試點班的招生簡章,面向國內高水平大學招收優秀非醫學專業的本科畢業生,進入協和接受 4 年醫學教育,畢業後可被授予醫學博士(M.D.)學位,並提供攻讀醫學 / 理學(M.D./Ph.D.)雙博士學位的機會。
目前,北京協和醫院已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4 所高校確立合作共建「協和醫班」。除北師大的「協和醫班」明年開始招生外,其他 3 所大學從今年開始招生。
連續 3 年熱度第一
其實從 2021 年起,臨床醫學在高考熱門專業就已穩坐第一的寶座。
圖源:《百度熱搜·2022 高考大數據》
過去,醫生和教師是傢長眼中普遍認為的鐵飯碗的穩定工作,也因此在孩子的專業選擇中會加以推薦。但如今,在醫學體制與醫院發展的不斷改革下,這種對於專業選擇的側重點可能已經發生變化。
2020 年 7 月,「公立醫院取消事業編制」一度成為中文互聯網上的熱議話題。在公立醫院工作已經不再意味著能提供「編制」保證,既往追求的穩定被打破,新的穩定卻在環境變化中誕生。
新冠疫情過後,央視新聞對於高考學子的調查報告顯示,醫務人員鼓舞瞭很多高三學子。2020 年的《高考搜索大數據報告》顯示,醫學專業大學排名搜索同比上漲 164%。在疫情大流行期間,醫學專業意味著更加被需要。
此外,隨著老齡化的加劇,也有人格外看重醫學在未來康養領域的發展。醫學,依舊意味著更穩定的就業。
而快速就業、高回報也成為選擇專業的重要因素之一。
張雪峰曾建議寒門弟子不要學醫,被部分網友批評為功利主義。因他在視頻中多次提出:「農村孩子學醫做好吃苦的心理準備,前幾年規培的工資很低,你可能……就得多吃點苦。」
國內一項關於醫學教育投資回報抽樣調查顯示 [1],大專及以下、本科、碩士、博士階段的教育回報率分別為 7.1%、10.1%、11.9% 和 13.3%。相比大專到本科上升 3 個百分點,碩士研究生到博士僅提升瞭 1.4 個百分點,教育回報的增長率反而越低。
人力資本理論認為,多增加一年學校教育也就意味著推遲一年進入市場工作獲取工資收入的時間。在社會實行統一退休年齡的條件下,也意味著其未來的收入掙得期也將相應減少一年,並且還要支付更多的直接成本。對於教育投資期長的醫生,應當獲得更多的投資回報。
在這種情況下,相比臨床五年制醫學,5+3 一體化、八年制直博、協和 4+4 這種回報更高的醫學學制就更受考生和傢長青睞,報考熱度也持續不減。除瞭更高的錄取分數,同一所學校裡,八年制的分數線漲幅也略高於傳統五年制。
2018~2022 年部分高校錄取分數線與本科線的差值變化趨勢(北京地區)
*註:2019 年起,一本線和二本線合並為本科線,為瞭統一標準,故 2018 年采用二本線作為對比
你也許不相信,但醫學這個專業,可能從來就沒冷門過。
策劃:ame|監制:gyouza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