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師協會 2023 年呼吸醫師年會暨第二十二屆中國呼吸醫師論壇(CACP 2023)於 2023 年 6 月 15~18 日在大連如期舉行。丁香園呼吸時間特邀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王瑋教授進行專訪,采訪內容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01
早發現、早診斷對於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非常關鍵,請問目前 OSA 的篩查方式有哪些?如何鎖定高危人群?
OSA 是一種常見多發病,其常規診斷主要依據多導睡眠監測(PSG)的結果。這項檢查需要患者在醫院的睡眠監測中心內完成整晚睡眠,通過記錄多導信號來明確患者在此期間有無睡眠呼吸暫停,並明確 OSA 的診斷是否成立。
由於進行多導睡眠監測的儀器價格昂貴,且場地要求高,所以該項檢查的普及率相對不高。但目前已有多種篩查方法(如問卷篩查,便攜式睡眠監測儀篩查等)被用於臨床,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一不足。
問卷篩查主要是基於 OSA 本身的常見癥狀(如睡眠中呼吸暫停,夜間打鼾,以及白日嗜睡等癥狀)設計成問卷來進行評分,評分越高表明存在 OSA 的可能性越高。
便攜式睡眠監測篩查儀器沒有多導睡眠監測設備那樣繁瑣的要求,隻通過簡單的幾種信號,例如口鼻氣流信號,血氧飽和度信號等來進行監測。因此,患者就可以將便攜式儀器帶回傢中進行監測,第二天早晨再對收集到的信號進行分析,評估其患有 OSA 的可能性。這些初篩方法可使睡眠呼吸暫停的早期診斷更加容易。
OSA 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男性肥胖人群,尤其是頸部短粗者;高齡;口腔或面部結構異常,如小下頜、下頜後縮等。
02
我國在 OSA 診療領域取得瞭哪些進展?還面臨哪些挑戰?
從近 10 年的研究來看,全球相關領域對 OSA 的研究熱情都非常高,相關出版物和研究報告的發行數量也逐漸增高。其中,我國在相關領域的發展速度也非常快,在全球僅次於美國位居第二,而且臨床研究的整體質量也明顯提升。
我們曾做瞭相關調查,就以我國為例,北京協和醫院的肖毅團隊,在新冠疫情期間率先發表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睡眠監測及無創正壓通氣治療的專傢共識》。上海瑞金醫院的李慶雲團隊進行瞭 OSA 與高血壓相關的一些臨床研究;我們團隊也率先從 OSA 的精準治療角度,在國際上新建瞭一些技術和方法,來針對 OSA 進行相應的治療。
此外,北京人民大學的韓芳教授,湖北武漢的胡克教授等,都從不同角度對 OSA 的發病機制及診治進行瞭相關研究,而且這些研究都屬於世界創新性的,也得到瞭國際業界的公認。
所以,近年來中國在 OSA 的臨床和基礎研究方面都有很大的進展和進步。而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是針對這個疾病的精準治療問題。
因為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OSA 的發病機制比較復雜,而且多個機制可以重疊存在。所以,針對每一位患者,如何基於其發病機制進行精準治療,探索新的精準治療方法是目前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這也是我們未來努力的主要方向。
03
去年首部《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高危人群篩查與管理專傢共識》發佈,您作為執筆人,可否分享一下該共識將如何指導臨床實踐?
人的一生有 1/3 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睡眠呼吸暫停會使患者的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後續的一些並發癥也會使其疾病負荷明顯增加,所以早期識別該病特別重要。根據目前的流行病學調查初步統計,我國的 OSA 發病率是 2%~4%,患病人群大約為 1.76 億。因此,對於這樣一個高發病率、高疾病負荷的疾病,需要及早做出診斷。
剛才提到的這部管理專傢共識就是為瞭提升從基層到各級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對 OSA 的認知和科學管理水平而發佈的。相信這部共識,可以幫助大傢對 OSA 有更好的認識和更科學的管理,進而提升其早診、早治率,並改善患者預後。
04
對於 OSA,目前國內還普遍存在高患病率、低診治率的情況,您認為原因有哪些?該如何解決?
這種情況主要與以下原因有關。首先,一些醫務工作者對這種疾病還缺乏足夠認識。因此,要讓相關人員加深對該病的認識,使其在患者來診時能夠想到這種病,並能仔細詢問相關癥狀,及早進行篩查和診斷。
其次,許多患者還不瞭解打呼嚕是一種病,更沒有認識到 OSA 的嚴重性。因此,也需要提高科普的宣傳力度,讓大傢瞭解並科學認識該病。因為在臨床實踐中,有好多人都認為打呼嚕不是病,也沒有醫生說的那麼嚴重。
隻有大傢科學認識瞭這個疾病,才會真正想著要去治療它,尤其在患者已經出現相應癥狀的時候,例如在白天出現不明原因的特別困倦或特別疲乏等;或者患者已經有瞭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合並癥。當這些疾病經常規治療效果不佳時,要特別小心其是否並存瞭 OSA,是否因為其作為疾病源頭的 OSA 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所引起。也提醒有上述表現的人要及早就醫。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