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健康內蒙古12320】;

近日,“二陽”相關話題頻頻登上熱搜,引起關註。

5月24日,北京市衛生健康委發佈2023年第20周疫情周報。報告顯示,北京新冠的報告發病數已連續四周列於榜首,其中第20周的報告發病數是第17周的近4倍。

感染新冠不發燒意味著免疫力更強?“二陽”是因為免疫力“到期”瞭嗎?……關於“二陽”的多個認知誤區,大傢一定要知道!

感染新冠不發燒

意味著免疫力更強?

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胡洋在個人微信公眾號刊文表示,感染新冠病毒不發熱並不代表免疫力強或弱。發熱隻是人體感染後的反應之一,並非每個人感染後都會發熱。

有些人免疫力很好,感染病原體後很快被消滅,人體還沒來得及啟動發熱機制,“戰鬥”就已經結束瞭;還有一些人發熱的體溫並不在常人的發熱體溫標準內,隻是較自己的基礎體溫略高,這樣就檢測不到發熱,這些都可能是感染後不發熱的原因。

一般看免疫力強和弱,不是看發熱,而是看人體清除病原體的能力, 比如感染新冠後核酸轉陰時間長肯定比短時間轉陰的人免疫力要差一些。

“二陽”是因為免疫力“到期”瞭?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中心研究員尹遵棟表示,不論是接種疫苗還是人體感染康復後,都會在一段時間內產生免疫,對後續病毒的侵襲帶來相應的保護。但現在國內外也有相當多的研究表明,含病毒感染在內, 有三次或以上的抗原刺激,會產生較好的保護效果。

尹遵棟介紹,綜合考慮國內當前各類人群的接種或感染背景,主要是那些沒有感染,也沒有完成免疫程序的人群,以及雖有感染但前期沒有完成基礎免疫的人群,這部分人群的抗原刺激不夠數量,建議接下來要接種疫苗。

一個人最多感染8次新冠?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國傢傳染病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李永濤表示,目前,對於沒有基礎疾病的正常人而言,“最多隻能感染8次”的說法毫無科學性, 且再次感染後普遍癥狀較輕,大傢無需太過擔心。

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趙衛表示,雖然目前並沒有會感染多少次的定論,但一個人多次反復感染新冠的可能性的確存在。目前的觀察研究均表明,再次感染後的癥狀會越來越輕。

出現嗓子痛就是“二陽”嗎?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表示,咽喉痛是上呼吸道感染的普遍表現。不論是流感病毒還是新冠病毒,或是其他細菌感染,都會累及上呼吸道,使其出現疼痛等癥狀。

每個人的反應也不一樣,有的人敏感性較高,感染後咽喉腫痛、“刀片嗓”等癥狀都會出現,但還是要客觀對待,癥狀不一定都是因感染新冠病毒導致的。

“二陽”後就不用再防護瞭?

無論何時做好個人防護都是避免感染新冠的關鍵。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張宇指出,從目前情況來看,感染者的出現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此前尚未感染者由於免疫力下降或接觸到瞭傳染源而發生感染;二是此前感染過的人,隨著時間推移,體內的保護性抗體水平下降,再次暴露時被感染。

無論是上述何種情況,都面臨著兩個相同的因素,就是自身抗體水平不足與暴露於存在新冠病毒的環境中。 因此,隻要針對這兩個方面去防范,避免被感染或盡量延後晚感染時間完全有可能的。

一是要接種新冠疫苗。 在完成全程接種的基礎上,積極接種加強針,體內抗體水平會迅速上升。無論是尚未感染者,還是曾感染過,隻要身體情況允許,且已達到疫苗接種時間,建議還是要盡快接種。

二是要繼續做好個人防護。 感受不到周圍有感染者,並不意味著危險不在。建議大傢還是要佩戴好口罩。同時,生活中要勤洗手、多通風,盡量少去人員密集的區域。

如果出現瞭發熱、咽痛、咳嗽、流涕、肌肉酸痛、乏力等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癥狀,一定要積極就醫。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