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emo”“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emo”“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emo”……不知道从何时起,网上关于emo的金句层出不穷。

夜深人静时,有人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的emo状态,感叹人生不易;内心空虚时,有人默默打开音乐软件边听音乐边看评论,独自疗伤;闲暇无聊时,有人刷起短视频,被深情的音乐和文字勾起深埋于心底的回忆……

emo到底为何物?又该如何对待emo情绪?

emo是英文Emotional Hardcore的缩写,原意是情绪硬核,一种与朋克类似的摇滚乐风格。后来作为词语引申,泛指或孤单、或迷茫、或失落、或难过的情绪状态。

emo的应用范围和场景十分广泛,考试挂了心里难过,可以叹息“我emo了”;工作忙碌人生无趣,可以抱怨“我emo了”;失恋分手触景生情,也可以感慨“我emo了”。总之,工作、学习、生活和情感上碰到让人产生负面情绪的情况都能用一句“emo了”以蔽之。

emo经常说来就来,让人没有一点防备,可能是在淅淅沥沥的雨天,也可能是在艳阳高照的晴天;可能是在傍晚醒来的瞬间,也可能是在热闹喧嚣的时节,明明前一秒还觉得世界美好、万物可爱,下一秒就有一股淡淡忧伤涌上心头,只想一个人静静。

特别是在夜深人静时,emo的感觉尤其强烈。无论白天多么活泼开朗,一到晚上就秒变林黛玉,那些年错过的crush、离去的亲人、久未联系的朋友一一浮现在脑海,黑历史、社死的瞬间、无疾而终的爱情也都被翻出来反复咀嚼,想听听音乐、刷刷短视频寻找安慰,看到网友晒出的精致生活、丰厚收入和傲人履历反而更加闹心,而一想到第二天还要早起上班“让悬着的心终于死了”,于是越想越“上头”,不受控制地陷入“人生无望”的自我怀疑中。

纵观网友的emo实录,“致郁”的点五花八门。比如和前任断联后,看到有趣的事情下意识想分享,但在点开聊天界面的一刹那就愣住了;下班回家时,闻着楼道里扑鼻而来的饭菜香,打开家门却漆黑一片,瞬间感觉被全世界所抛弃;忙碌了一天,想吃个外卖看会综艺放松一下,手机里传来的工作信息让碗里的饭突然不香了。这些生活中的琐事并不惊天动地,却如同情绪的导火索一点就着,让人“心态崩了”“整破防了”。

“快乐的人都是相似的,emoer却各有各的emo”。其实,对大部分人而言,emo更多是一种情绪的起伏和波动,并非消极的自暴自弃,也不是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难过”“悲伤”“不开心”太轻盈,“迷茫”“焦虑”“抑郁”又太沉重,emo就成了更为日常的表达负面情绪的新词汇。


深夜emo的人中,年轻人占的比例不少,不免让人产生这届年轻人“心理脆皮”“丧气十足”和喜欢无病呻吟的怀疑。

其实,“emo”情绪古已有之,并非现代人的“专利”。无论是“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的阮籍,还是顶着月光约友人一起夜游承天寺的苏轼,抑或是独自欣赏荷塘月色的朱自清,都是因为心中有愁绪无法排遣才选择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赶走内心的“小情绪”。历史上的名人和我们一样,到了夜晚也会思绪万千,只是当时还没发明出“emo”这个时髦的词汇,也没有可以记录心情的社交平台和热心“围观”的“网上邻居”,他们只能将其诉诸笔端、暗自神伤。

不可否认,年轻人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更多思考与追求。与父辈相比,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受过良好教育,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他们渴望上进也更有个性,对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都有更高要求。有些人挥别伙伴、远离家乡外出打拼,希望通过努力拥抱美好的未来;也有些人不安于现状,为了心中理想寻找人生的其他可能。但竞争的加剧和上升通道的有限让付出缺乏坚定感,社交平台上“你努力达到的终点是别人的起点”等论调削弱了奋斗带来的成就感,世俗对成功的界定让人面对质疑心生无力感,背井离乡无人倾诉更使心灵缺乏归属感。种种落差让年轻人陷入迷茫、怀疑人生。

与此同时,不断加快的城市节奏却让情绪无处安放。“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消耗了寻找快乐的热情,不断延长的加班时间让人们精疲力竭,时常变化的交际圈又很难让人找到稳定的知心朋友。人们来不及整理自己的情绪和放松自己的心情就匆匆赶路,下班与手机为伴成了主要的消遣和休息,越刷越emo也成了常态。

此外,社交网络的发达也助推emo情绪被更多人所看见。无论是在“电子亲人”“电子闺蜜”的留言板里,还是在音乐软件的评论区里,年轻人相互倾诉“社死瞬间”、分享“joker日常”成为夜深人静时特有的社交手段,不少“爱玩”的网友甚至将emo作为“社交密码”和热梗,用戏谑的方式来消解负面情绪。一方面,现实生活中很难宣之于口的情绪因为有了网络的“马甲”得以找到出口;另一方面,扑面而来的话题和文案也成了情绪的“放大器”和“传声筒”,让人们觉得年轻人不是在emo,就是在即将emo的路上。

“emo”不能简单等同于“丧”,年轻人也并非特别容易“玻璃心”和“破防”。很多时候,网络空间提供了发泄情绪的渠道,相比顾影自怜和“喝鸡汤”,他们更愿意“一起比惨、痛苦减半”。emo和查看星运、转发锦鲤一样,是面对不确定的世界时的自愈方式,也是对生活的“反向热爱”。


emo不是病,有时候浅浅emo一下甚至可以作为生活的调剂,但长时间的黯然神伤、无法自拔则于生活无益,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帮助。这里,笔者也有几个小tips与大家分享。

与其和他人比较不如专注于自身。“自己的失败固然可怕,但别人的成功更让人揪心”,由比较产生的挫败感“杀伤力不大,侮辱性却极强”,不妨跳出“他人即地狱”的怪圈,让花成为花、让树成为树。

其实,别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光鲜亮丽,我们也没有如自己口中说的那么悲惨不堪。把精力放在怎样比昨天的自己更好一点、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普通人上或许更有意义,就像歌词中所唱:“笑一个吧,功成名就不是目的,让自己快乐快乐这才叫做意义。”

与其过分苛责不如与自己和解。emo频繁造访,大多是因为过于丰富的“内心戏”和畏首畏尾的“紧绷感”,尝试降低预期,不和想象中的问题周旋,也不与永远不能完美的事情较劲,就能多一份“钝感力”和“松弛感”。

正如社交平台上网友分享的那样,“人生的容错率大到你难以想象”,没戴红领巾、考研失败、工作时出错等在当时以为是灭顶之灾的事情,放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来看并不能真正影响什么。“风物长宜放眼量”,人生是旷野而不是答卷,不必急着交试卷,也不必题题答满分,走少有人走的路、多走一些路或许能收获独一无二的风景。

与其迷茫无措不如过好每一个当下。当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时,emo便会趁虚而入。将目光投向眼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培养几个具有“性价比”的爱好,让它们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世界顿时“又可以了”。

比如《种地吧》中年轻的新农人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规律生活中治好了失眠,“朝九晚五”的打工人在citywalk、Gap day、公园20分钟后感受到了能量的回归,焦虑的人们从刷一次碗、整理一个衣橱、读一本书中重获了认真耕耘生活的踏实。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成功驱散了内心的不安与忐忑。

作为食人间烟火的凡人,我们会经历自我怀疑、委屈、失意与焦虑的煎熬。当身体感到疲倦、对世界感到无力、对未来感到迷茫时,不妨短暂和地球请假、适当给自己松绑、微微叛逆一把,休息一下再轻装出发。

在鼓励自救的同时,也需要社会的互帮互助与携手共度,给emo人群及emo情绪多一些关注,对年轻一代的心理健康多一点重视,了解他们内心的困惑、解决真正棘手的问题、减轻身上背负的压力,用理解、耐心与关爱守护他们奔赴人生的下一站。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