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常常能看到一些天賦異稟的人。

他要麼記憶力超強,要麼某個專長出類拔萃,要麼學習某項技能又快又好,永遠比別人高效10倍。

有人說他是“天才”,也有人把他的優秀歸功於“1萬小時定律”。

但隻要仔細研究他的生活習慣就能發現,他的優秀和卓越,並不全都符合1萬小時定律。

那這些天才如此優秀的秘密到底是什麼呢?

心理學傢安德斯·艾利克森在《刻意練習》這本書中告訴我們:

我們和天才的距離,中間也許隻是差瞭一個“刻意練習”。

網上曾經有個著名的“1萬小時定律”:

說的是任何人在任一專業領域,隻要能堅持1萬小時的訓練,就能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傢。

但心理學傢艾利克森卻告訴我們,所謂的1萬小時定律,隻不過是一場學術上的誤讀。

它的原型,來源於艾利克森針對一個音樂學院三組學生的研究數據:

把學習小提琴的學生分成三組,第一組被認為是學生中的“天才”,具有成為世界級小提琴演奏傢的潛力;

第二組學生隻是被大傢認為“比較優秀”;而第三組學生的小提琴演奏水平,則被認為“永遠不可能達到專業水準”。

艾利克森對這三組學生進行瞭長達十幾年的跟蹤研究,到這些學生20歲時他發現,其中的“天才”演奏者已經練習瞭1萬小時;

被認為“比較優秀”的這組學生,平均練習時間是8000小時;

而被認為“永遠不可能達到專業水準”的這組學生,平均的練習時長隻有4000個小時。

這組數據後來被暢銷書作傢格拉德威爾引用,成為傢喻戶曉的“1萬小時定律”。

但艾利克森卻在書中吐槽,自己的研究報告強調的僅僅是刻意練習,而並非“1萬小時”這個數字。

也就是說,心理科學史上從來不存在所謂的“1萬小時定律”。

而這個貌似權威的定律,其實也根本經不起仔細推敲:

首先,不同專業領域的技能學習與練習時間,並不存在一個1萬小時的最低閥值。

比如一個優秀的專業演員,習得技能的時間往往是3500小時;

而記憶類專傢技能的習得,更不需要1萬小時,而是數百個小時就可以。

其次,技能學習成功與否跟練習時間並不完全成正比。

個人身體的先天特點和智力的天然差距也非常重要,並不是靠時間和簡單練習可以彌補。

再次,練習的成果還要取決於練習的方法。

如果隻是為瞭達成“1萬”這個目標機械地訓練,而不能辨別並糾正練習中的偏差和失誤,那再多的1萬小時,其實也毫無意義。

1763年,年僅七歲的莫紮特在他第一次環歐洲演出時,就被世人驚嘆為“音樂神童”。

他不但各種樂器演奏得行雲流水,而且一聽到某種樂器演奏出來的調子,馬上就能準確辨別出,這是高於中央C音的第二個8度音的升A調,還是低於中央c音的降E調。

這在音樂界被稱為絕對音高,也叫“完美音高”。

當時,擁有“完美音高”的音樂傢異常罕見,大約在一萬個人當中隻有一個人具備這種能力。

而莫紮特這個貌似天生擁有“完美音高”的音樂奇才,似乎證明瞭某種與生俱來的天賦,隻有少數人才會擁有。

然而,莫紮特完美音高的“神童假想”,卻被一個實驗完全推翻瞭。

2014年,日本心理學傢榊原彩子招募瞭24個年齡為2-6歲的孩子,對他們進行長達數月的訓練,目的是教他們如何通過聲音來辨別鋼琴上的和弦。

這些和弦全都是帶有三個音高的大和弦,比如帶中央C、E和G音符的C大調和弦,後兩者的高音都高於中央C,正是“完美音高”。

經過一年到一年半的系統訓練之後,令人震驚的結果出來瞭:

參與研究的每一個孩子都被培養出瞭“完美音高”!

這下人們才發現,原來“完美音高”並不是隻有少數人擁有的天賦,而是一種隻要經過適度訓練,幾乎人人都可以培養和發展的能力。

而翻開莫紮特的履歷,我們就能發現他擁有完美音高的密碼,其實是他的父親。

他專門撰寫瞭一部發掘孩子音樂才華的培訓書籍,並在莫紮特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教他學習各種樂器。

這種訓練不但比榊原彩子的培訓強度更大,時間也更長。

所以莫紮特的完美音高,其實就是一場“刻意練習”的必然結果。

那到底什麼是刻意練習呢?

艾利克森告訴我們,真正的刻意練習必須要包含5大要素:

首先,它必須是已經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的完善技能,訓練方案一般由導師或教練來設計和監管。

其次,它必須要脫離舒適區,要持續不斷地進行剛好超出當前能力范圍的訓練。

除此之外,刻意練習還必須包含設立特定的目標,全身心的關註和有意識的行動,以及及時的行為反饋和調整。

隻有滿足這5大要素的練習,才能真正稱之為“刻意練習”。

莫紮特的故事和榊原彩子的實驗,讓我們看到瞭“刻意練習”的巨大魔力。

那我們普通人要學習一項技能,該怎樣去進行“刻意練習”呢?

在書中,艾利克森告訴瞭我們“刻意練習”的4大細節:


1、尋找專業導師


對於一個成熟領域來說,跟著經驗豐富的導師學習,永遠比自己摸索更快捷高效。


海量的實戰經驗,科學的訓練方法,及時的反饋糾正,會讓一個初學者少走很多彎路。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運動員、教師、律師、演員……無一不是最佳案例。


有人會說,我就是一普通人,找不到專業導師,那是不是就不能進行“刻意練習”瞭?


在書中,艾利克森通過富蘭克林自創寫作方法,最終成為著名作傢的案例告訴我們:

在沒有導師時,隻要能在練習中遵循“3F原則”——

專註(focus)、反饋(feedback)、糾正(fixit),這其實也是一種“刻意練習”。


2、全身心的投入


當我們剛開始練習時,通常無法做到長時間的持續專註。

這時,縮短練習時間就是迅速提升新技能水平的最佳方式。


在較短的時間內投入百分百的努力,比在更長時間內隻投入70%的努力,練習效果會更好。

3、跨越停滯階段

當練習一段時間後,通常會陷入紋絲不動的“停滯階段”。

這時應對的最好方法,就是用全新的方式來挑戰大腦和身體。

比如運動員在練習中增減舉重的力量或訓練次數,每周變換訓練日程。

在不同類型的訓練之間交叉切換,就可以持續不斷地用不同方式挑戰自己。

除此之外,還要在練習中找出並攻克自己的薄弱環節。

有的放矢、單點突破,才能成功跨越停滯階段。

4、持續保持動機

在刻意練習的進程中,很多人常常會因為找不到堅持下去的動力而半途而廢。

這時,就需要我們運用科學的方法來持續保持動機。

保持動機的方法通常有兩個,一是強化繼續前行的理由,二是弱化停下腳步的理由。

弱化停下腳步的理由,可以在固定的時間練習,並找出幹擾練習的事情,想辦法把它的影響力控制到最小。

比如你常常因為手機分心,那就關掉手機,並把它放在一邊。

強化繼續前行的理由,則有很多。

比如練習中的持續進步,本身就是一股強大的動力;

而在練習中堅信自己能夠成功,也是另一種巨大的推動力。

還有周圍人的鼓勵、支持、稱贊、崇拜,都是刻意練習過程中最強勁的前進動力。

有句話說得特別紮心:“低質量的勤奮,比懶惰更可怕。”

真正的勤奮,從來不是比誰把自己虐得更慘,誰花的時間更多,誰能同時進行更多項目;

而是需要我們在無數次的刻意練習中,找到合適的方法,全身心地投入,多思考、多總結、多復盤、多調整。

無目標的努力,就像大海撈針,終將一無所獲;

間歇性的努力,就如走一步退十步,終會荒廢年華;

無復盤的努力,就像無頭蒼蠅四處碰壁,始終無法成長。

愛因斯坦說:“成功=艱苦勞動+正確方法+少說空話”。

埋頭苦幹時,更要學會抬頭看路,才不會在低質量的勤奮中惡性循環;

確定瞭清晰方向,還要掌握刻意練習的科學方法,才能讓努力的汗水,澆灌出最絢爛的花朵。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