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臺灣同胞”,1979年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用這個春風般溫暖的稱呼,吹皺瞭兩岸的鄉愁,吹融瞭海峽的堅冰,吹開瞭歷史的新頁。從那天起,金門的炮聲不再回蕩,兩岸的藩籬開始松動。從臺灣鄉親赴大陸尋根謁祖,到大陸珍貴文物赴臺展出;從演藝界人士互到對方地演出,到合拍影視作品成為常態……兩岸文化交流由無到有、由點到面,由單向到雙向、由互動到聯通、由交流到融合,規模不斷擴大,層次不斷提升。45年後的今天,兩岸文化交流已經從當初的春水漣漪,逐漸匯成浩浩蕩蕩的歷史大潮。

  文化共傳承

  1993年,國傢京劇院首度赴臺,近百人演出團巡回全臺近1個月,主演盡是名傢,場場爆滿,轟動一時。“那年我32歲,首次來臺灣演出。今年我62歲,國傢京劇院赴臺演出迎來30周年。國傢京劇院幾代人前赴後繼,在兩岸推廣傳承京劇,每一次在臺演出都讓我刻骨銘心。”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傢於魁智說。

  

2023年11月29日,臺灣“國光劇團”在臺北彩排演出《長生殿》

  2022年9月26日至10月1日,由當紅老生於魁智和梅派青衣李勝素領銜,國傢京劇院一行80人組成的“鉆石陣容”赴臺上演“京劇嘉年華”,給臺灣戲迷帶來感心動耳的視聽盛宴,演出好評如潮。於魁智介紹,30年來,國傢京劇院幾乎年年都赴臺演出,精湛演技讓臺灣觀眾領略到國粹藝術的魅力,在兩岸架起一座情真意切的文化橋梁。

  京韻連兩岸、梨園情誼深。這正是兩岸文化交流大潮中的一個生動縮影。45年來,兩岸文化交流日益精彩紛呈,從文博機構合作辦展、共同研究,到劇目跨海演出、電影聯映合拍,從書店裡兩岸作傢的簡繁體作品,到傳統節日裡的兩岸民俗交流活動,文化根脈在同胞中薪火相傳,共同精神傢園建設讓同胞不斷消弭隔閡、日益心靈契合。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工作瞭38年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原院長馮明珠,經常在不同場合自豪地分享她通過文創產業、數字化技術等創新推廣中華傳統文化的經歷。“兩岸同文同種,我們都是中華文化的傳承人,兩岸同胞之間的交流,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中華文化是兩岸之間的‘最大公約數’,我們有太多的交集,這是任何人都不可能抹殺的。”馮明珠說。

  文物保護合作是兩岸共同傳承中華文化的另一重要體現。時針撥回1992年底,一架載有秦陵兵馬俑、滿城漢墓金縷玉衣等110件大陸珍貴文物的飛機抵達臺灣桃園機場。“大陸古物珍寶展”隨即在臺北開幕,兩岸文物界隔絕40餘年後的這一“破冰之旅”拉開瞭兩岸文物交流的序幕。“我非常激動,就像要見情人一樣,因為心儀已久!”在機場,時任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員林叔心不禁哽咽。展覽持續半年,轟動一時,共吸引瞭38萬人次臺灣同胞前來觀展。

  2011年6月,《富春山居圖》“山水合璧”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上演,浙江省博物館藏《剩山圖》與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無用師卷》分離360年後首度合展,受到兩岸文化圈和國際文化界高度關註。而後,兩岸文物各種“合璧”“重聚”不斷被促成,為兩岸同胞奉上難得一見的文化盛宴。

  中華文化是聯結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文化交流是兩岸交流大文章裡最華美最動人的一篇。“弘揚中華文化,不僅加深瞭兩岸同胞對於老祖宗傳下來的文化的認同,也促進瞭兩岸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中華文化作為兩岸同胞的文化軟實力展現在國際舞臺上,進一步強化瞭我們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華僑大學兩岸關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奕伶表示。

  親情割不斷

  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是兩岸同胞共同財富和精神紐帶。無論是對春節、清明、中秋等傳統節日的重視,還是傳承已久的拜媽祖、關公等民間信俗,無一不證明中華文化在臺灣根深蒂固、綿延發展。正是憑借著這份歸屬感和認同感,兩岸同胞始終保持人文往來不停、文化交流不斷。

  “湘潭伢子回來瞭!”2022年4月,73歲的馬英九第一次返鄉祭祖,並帶領臺灣青年學生隨行交流。在位於湖南湘潭的祖父馬立安墓碑前,馬英九數度哽咽、不時拭淚,多年來的願望終於實現瞭。“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這是我們中國人道德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中華民族慎終追遠、敬祖愛鄉的真摯情感引發兩岸同胞共鳴。兩岸青年學生的友情生根發芽,並在大陸師生的回訪中進一步延續。

  在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每年清明時節在黃帝陵公祭軒轅黃帝是中華兒女“溯源、尋根、凝心、鑄魂”的傳統盛事。自2001年起,前來黃帝陵祭祖的臺灣同胞會共同揮鍬、培土、澆水,將一棵棵“連根柏”種植在橋山之上,抒發“四海皆兄弟,綿思情意同”的同胞之情。曾經的小樹苗如今都已鬱鬱蔥蔥,枝繁葉茂,連蔭成片。

  被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媽祖信俗,是寶島臺灣的第一大民間信仰。臺灣媽祖信眾超過1600萬人,占當地人口2/3,島上密佈3000多座媽祖廟。許許多多宮廟的匾額或楹聯,都可見溯源莆田、湄洲字句。正是這一情感紐帶,牽動海峽兩岸同胞交流交往的不絕情緣,有來有往、常來常往,雙向“奔赴”、越走越親。

  1981年11月17日,時任臺灣雲林縣北港朝天宮董事的蔡輔雄,悄悄從香港登上一班客輪。在海上航行瞭20個小時之後,他在廈門上岸,又在那裡等瞭3天,才雇到一輛面包車,幾經輾轉來到湄洲島。這是1949年後,臺灣宮廟的代表第一次專程赴湄洲謁祖朝聖。彼時,海峽兩岸隔絕已32年,熾熱的媽祖情,融化堅冰,激蕩起暖暖的春意。

  2022年5月12日,紀念媽祖誕辰1063周年大會暨癸卯年春祭媽祖大典在湄洲祖廟天後廣場舉行。編鐘奏響,旌鼓擂動,禮炮齊鳴,祭祀人虔誠進謁,八佾舞徐徐呈現……800多位臺胞特地從臺灣來到湄洲島,現場觀看媽祖祭典。新黨主席吳成典等臺灣嘉賓參加瞭“守夜慶媽祖誕辰”“癸卯年春祭媽祖大典”“共植同願林”等活動。作為2017年湄洲媽祖赴臺巡安活動的見證者,他深刻感受到海峽兩岸源遠流長、割舍不斷的媽祖情緣。

  “因為這裡是我們的祖廟、我們的根,我們要保護好媽祖文化,我也要用心繼續把媽祖文化的事業做好!”如今已是80多歲,身兼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秘書長、臺灣中華聖昭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名譽理事長的蔡輔雄,2022年4月再度回到湄洲島時激動地說道。

  青山遮不住

  當年,臺灣主持人凌峰不顧臺當局禁令,偷跑到大陸拍紀錄片。1989年6月,《八千裡路雲和月》開播,讓臺灣觀眾看到闊別數十載的大陸壯美河山,轟動一時。

  隔年,臺灣中視開始制作播出《大陸尋奇》,希望讓臺灣民眾認識改革開放後的大陸社會。節目持續至今,已有1700多集。很多臺灣人會唱主題歌:“風雨千年路,江山萬裡心;秦關月、楚天雲,無處不是故園情……”

   

  2017年12月2日,2017海峽兩岸武術交流會現場賽事主題活動在北京舉辦

  兩岸銀幕、熒屏交流,是增進兩岸民眾相互瞭解、促進心靈契合的重要渠道。“兩岸同文同種,擁有很多共同的歷史文化記憶。兩岸電影人一起拍電影、說故事,可以做到讓大陸和臺灣的觀眾都感動、都喜歡。”臺灣知名電影學者、制作人焦雄屏說,如今兩岸影視業融合發展早已成為常態。她常去大陸,也常到劇組探班,在每個劇組都發現有臺灣工作人員,分散在美術、攝影、梳化等各個部門。

  2022年,芒果TV、湖南衛視打造的音樂文化交流節目《聲生不息·寶島季》熱播,節目火爆兩岸,喚醒瞭兩岸幾代人共同的文化記憶。從第一期的眷村文化、回望歷史、落葉歸根,到第二期臺北路名中的鄉愁與同根同源,觀眾從中更深入瞭解尋常生活裡沁潤著的兩岸歷史、文化與情感聯結。“兩岸之間不論哪個領域,都應該像這樣多交流……希望兩岸再無隔閡的那天到來。”臺灣網友張世忠在社交平臺寫下感言,眾多網友跟帖點贊。

  追求兩岸和平發展、希望同胞走近走親,是兩岸民眾共同的心聲。兩岸持續深入的交流,是“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的滔滔江水。多年來,大陸方面積極搭建形式多樣的兩岸文化交流平臺,致力推動兩岸同胞攜手弘揚中華文化,並在文學、藝術、影視、出版、文創等領域開展廣泛深入合作。“情系中華——兩岸文化和旅遊聯誼行”“兩岸漢字文化藝術節”“海峽影視季”“兩岸圖書交易會”“兩岸文博會”等品牌活動的持續舉辦,讓兩岸文化交流持續升溫,不斷增進同胞心靈契合。

  近來,“科目三”舞步、各類大陸美食和大陸歌曲在臺灣走紅,大陸影視劇《狂飆》《三體》《流浪地球2》在臺灣引發廣泛關註,臺灣影視劇《想見你》《俗女養成記》《我們與惡的距離》等也收獲眾多大陸粉絲。“日新月異的傳播技術,為兩岸文化交流提供瞭條件與契機。”臺灣高苑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衛芷言希望兩岸民眾能夠借助大眾流行文化進行更頻繁、更多元、更多層次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助力海峽兩岸持續繁榮安定。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