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柏林12月26日電 題:拉爾斯·克裡斯蒂安·柯赫:我們為何參與德國博物館“追蹤義和團文物”溯源?

中新社記者 馬秀秀

2021年底,德國七傢博物館聯合啟動瞭“追蹤義和團文物”溯源項目,旨在追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後,中國流失的文物。收藏有大量中國藏品的柏林民族學博物館和亞洲藝術博物館參與其中。亞洲藝術博物館是中德友誼的見證者,1959年中國因與民主德國建交10周年而贈送的251件藝術品也收藏於此,時間跨度從新石器時代到清末。

兩傢博物館為何參與“追蹤義和團文物”溯源?目前進展如何?見證中德友誼的251件藝術品展出情況如何?圍繞以上話題,柏林民族學博物館和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拉爾斯·克裡斯蒂安·柯赫(Lars-Christian Koch)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傢專訪。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柏林民族學博物館和亞洲藝術博物館館藏來源有哪些?中國藏品有多少?

柯赫:這兩傢博物館的收藏范圍非常廣泛。有來自國際購買,有來自探險所得,有國際上一些友好王室傢族贈送的禮物,也有來自一些學者的大規模收藏旅行。其中一位重要的收藏傢是阿道夫·巴斯蒂安(Adolf Bastian),他收藏瞭大量民族學藏品。

在殖民時期,也有來自殖民地的收藏。此背景下,有作為禮物的交換;有通過貿易的購買;還有備受爭議的暴力行徑等,也就是說很多文物被盜竊、搶劫。我們在處理這些問題時必須非常坦誠。還有一些收藏來自考古挖掘,這種情況在南美洲較多。我們有很多收藏品是專傢和同行一起現場挖掘的。當時有的物品被帶到瞭德國。此外,還有大量非物質文化遺產收藏,包括錄音、錄影、照片等。我們也收集當代藝術,這是一個龐大而新穎的收藏領域。需要補充一點,我們至今仍在進行收藏工作。

來自中國的藏品,亞洲藝術博物館大約有6500件,涵蓋很多領域,柏林民族學博物館大約有17000件。在洪堡論壇展覽中,總共展出瞭1000多件與中國有地理聯系的物品。我們會定期對展出藏品進行輪換展示。通過數十年輪換展示,不僅可以讓遊客看到新展品,還保護瞭館內藏品,因為一些藏品對光線非常敏感。

亞洲藝術博物館展出的中國古代的青銅器和瓷器。馬秀秀 攝

中新社記者:柏林民族學博物館和亞洲藝術博物館為何會參與“追蹤義和團文物”溯源項目?取得瞭哪些成果?

柯赫:我們不僅是項目參與者,而且還與柏林國傢博物館的中央檔案館一起負責該項目。原因非常簡單,我們當然都知道義和團運動的歷史,對此過程中流失的文物持批判態度。尤其因為這些文物分散在多個國傢,證明某些物品的確切來源非常困難。我們正在研究自己擁有的所有數據,包括錄入數據、日志簿等。我們還需評估有多少物品與義和團運動直接相關,有多少可能是後來被交易的物品。這一聯合項目很重要,有助於瞭解這些博物館內部是否存在物品流通。比如,是否有相同的收藏傢捐贈瞭物品,我們沒有相關文件,而其他博物館可能擁有整個文檔。這種溯源研究並不僅在德國進行,而是與中國的合作夥伴一起。簡而言之,我們首先要與中國夥伴一起搞清楚,對於溯源評估,我們實際上擁有什麼,再弄清楚哪些涉及非法所得。對此,我們在一定程度上達成瞭一致。

目前該項目還沒有完全完成。明年2月將在慕尼黑再次舉行研討會,介紹相關成果、討論後續項目等。這些項目完成後,我們必須根據結果采取措施。對此,我們隻能與中國的合作夥伴一起進行。但同時,我們也需要在全球社群中瞭解其他文物的情況。

目前我們取得的進展非常明顯,已整理瞭許多溯源,並與中國同事進行瞭溝通。我們將討論如何繼續,是否還需進一步溯源研究,是否需要在中國進行反向研究等。這些都是非常開放的問題。對我來說,進行這些研究項目是對未來真正的展望,看看我們能否通過這些研究找到真正以未來為導向的解決方案,建立更廣泛的聯系、更寬廣的網絡,來共同展示這段歷史。

亞洲藝術博物館展出的宋、五代、元朝的瓷器。馬秀秀 攝

中新社記者:您如何看待這些流失文物的應有歸宿?在您看來,此次文物溯源是否會對中德關系及兩國交往產生積極影響?

柯赫:物品應歸屬何處,是我們正在合作探討的方面。貝寧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很快與之達成瞭一致,即這些文物(貝寧流失的文物)將來也必須在歐洲展出。因為非洲同事認為,這樣做有助於大傢更好瞭解這段共同的歷史,並為未來合作奠定基礎。我們已經開始與中國合作,這在未來也將繼續。所以我是在全球背景下看待整個問題,我們必須有未來化思維。

我認為我們產生瞭非常積極的影響。通過這樣做,我們相互展示瞭歷史,並且非常開放地對待一切。這是更好理解彼此、更好接受彼此的第一步。我們有著共同的歷史,我們正在研究這段歷史。

亞洲藝術博物館展出的明清時期繪畫。馬秀秀 攝

中新社記者:亞洲藝術博物館收藏瞭195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因與民主德國建交10周年而贈送的251件藝術品。這是怎樣一段故事?目前這些藝術品展出情況如何?

柯赫:這是一份非常慷慨的禮物。當時它被展示在今天的佩加蒙博物館,251件禮物都參與瞭一次特別展覽。然後,有大量藏品被列為常設展覽展出。後來這些藝術品移交給瞭當時還被稱為東亞藝術博物館的亞洲藝術博物館。大部分藝術品在那裡一直展出到2017年。需要說明的是,並非所有藝術品都進行展出,其中有一些如漆器、書法等,我們要非常小心對待。

這些藝術品如今在洪堡論壇亞洲藝術博物館的展覽中輪流展出。在普利茲克獎獲得者王澍設計的展廳裡,有一個專門展示中國送給民主德國的禮物的大型陳列櫃。那些對光線、運輸等非常敏感的藝術品,我們更傾向於將其保存起來供研究使用。

參觀者在觀賞1959年中國因與民主德國建交10周年而贈送的251件藝術品的部分展品。馬秀秀 攝

中新社記者:目前柏林民族學博物館和亞洲藝術博物館與中國的交流合作情況如何?在您看來,中德之間博物館應如何進一步加強交流,以增進兩國之間相互瞭解?

柯赫:我們和中國有相當多合作,而且正在努力建立更多合作關系,加深密切聯系。此前,因為一個音樂考古學方面的項目我就到訪過中國三次。那時候,中國同行也經常到柏林,我們有著密切合作。

今年我去拜訪瞭北京首都博物館等。明年,將有一位中國科學傢從北京過來,在這裡待一年,與柏林民族學博物館的科學傢共同研究我們的甲骨藏品。

對於兩國博物館交流,我認為我們已經標識的不同研究方向很重要。首先是考古學領域,還有一些諸如展覽構建、博物館傳媒等方面,這些在中國已得到廣泛發展。我們可以相互學習,還可以在恢復、保護以及如何處理相關問題方面學到很多。交流非常重要,對我來說,重要的是我們未來一起策劃展覽,以便能夠更密切關註我們對物品的共同感知,也將其更清楚地傳達給觀眾。

我們還啟動瞭一個大型項目——“合作的博物館”,期望通過駐留計劃實現全球化運作。中國當然是其中一份子。我們有很多來自不同地方的國際訪客,他們通過在這裡工作,建立起全球聯絡網。我認為博物館的未來在於合作和協同工作,我們必須在國際上進行非常緊密的合作。(完)

受訪者簡介:

拉爾斯•克裡斯蒂安•柯赫(Lars-Christian Koch)。版權所有:馬克斯•澤拉恩(Max Zerrahn)

拉爾斯•克裡斯蒂安•柯赫,德國民族音樂學傢和民族學者。自2018年起擔任柏林民族學博物館和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2003年至2018年,他曾擔任柏林民族學博物館的媒體和民族音樂學、視覺人類學以及錄音檔案部門負責人。他還是德國科隆大學民族音樂學兼職教授,柏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