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1日晚,北京語言大學藝術學院國際學生藝術課程匯報演出順利進行。在國際教育管理處、漢學與中國學學院、國際中文學院和應用中文學院的支持下,來自二十多個國傢近百位學生在本學期選修瞭古箏、二胡、聲樂、中國畫、書法、中國藝術體驗等課程。國際學生齊聚一堂,聯袂為觀眾奉上一次獨特的藝術之旅。

簽名留念

北京語言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史大鵬講話

北京語言大學藝術學院成立於2014年,坐擁北語“小聯合國”得天獨厚的國際文化資源和人才,學院始終以“傳播中國藝術,與世界分享藝術”為己任。疫情後,自2023年3月,隨著全球各地的學子重返北語校園,北京語言大學藝術學院正式重啟國際學生中國藝術線下課程。在將近1年的的課程中,國際學生體驗中華藝術之魅力,感受中華文化之美。

北語藝術學院國際學生中國藝術教育“四部曲:感受-感動-感知-感悟”,通過系列周期性課程,學生由淺入深,從對中國藝術之美有淺顯的感受,到為之感動,到從藝術實踐中感知其中的美妙,收獲審美體驗,再到融入其自身,感悟世界相通之道。

國際學生不僅呈現瞭精彩的節目,還用中文對其所學的藝術和節目進行介紹,比如在中軸線系列歌曲聯唱中,來自五個國傢的國際學生分別演唱瞭《萬寧橋》、《北京天壇》和《景山不是山》三首歌曲。同學們分享從學習這些歌曲的過程中,瞭解到北京中軸線的歷史和建築。伴隨著歌聲,觀眾隨臺上的演員一起穿越瞭北京中軸線,共同感受這座千年古都的獨特魅力。

再如,學習臉譜的同學向在場的觀眾介紹瞭不同的臉譜分別代表瞭什麼樣的含義。學習中國畫的同學介紹分類等。國際學生在學習藝術的過程中,不僅獲得相關知識與審美體驗,還提升瞭中文水平。選修書法課的學生還分享瞭她對漢字與書法的理解。

在每個節目演奏之前,國際學生們還分享瞭他們的學習體悟,其中有的學生表示,通過課程,對其演奏的樂器有更深的認識;有的為結識到世界各地新朋友感到開懷;有的表示音樂為其留學生活增添光彩、緩解學業壓力;有的為其能夠代表自己的國傢登上更大的舞臺感到驕傲;有的表示已經找到瞭其“所愛”,中國藝術成為他們人生中必不可少的愛好等。

詩詞是中國文化璀璨的明珠,將古詩附上旋律演唱,配上中國畫,賦予其新的活力。來自6個國傢的學生展示《靜夜思》、《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與中國畫《芳華之夜》,為觀眾展示中國詩畫的魅力。其中來自巴西的學生還嘗試自己為古詩譜曲,並自彈自唱《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最後一曲,由國際學生五色弦箏樂團、國際學生聲樂課程組和中國師生隊伍共同演繹《敦睦天下茉莉花》。此曲由青年教師張姣改編,以江蘇民歌、東北民歌等不同地區的《茉莉花》進行重新編創,通過多國留學生以本國語言與漢語相結合的演唱、中國民族器樂與世界打擊樂器融合的演奏,展現瞭《茉莉花》美美與共的特點,呈現瞭北語多元文化的藝術氛圍和校園文化。

這場主要由國際學生合作完成的演出生動地詮釋瞭全球化時代的大同思想,我們雖然有著不同的血脈,但在文化的交融與碰撞中,我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一齊發出時代的最強音。北京語言大學藝術學院也將繼續致力於搭建文化溝通互鑒的橋梁,培養更多的文化交流使者。這些中國藝術課是超越國界、超越文化的存在,播灑國際藝術史者之種,讓中國文化傳遍五洲。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