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傢研討會現場

  2023年11月5日至26日,由文化和旅遊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廈門市人民政府、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國歌劇研究會承辦,廈門市文化和旅遊局、文化和旅遊部藝術發展中心協辦的第二屆全國優秀音樂劇展演在廈門舉辦。

  展演匯集18部優秀音樂劇作品,34傢院團1855位演職人員為觀眾奉獻36場精彩演出,現場觀眾2.5萬餘人,全網點擊量逾1.2億。展演期間,配套開展瞭“一劇一評”研討會、大師課“進高校”、主創見面會、音樂劇城市快閃、產業大會、小型音樂會等線上線下活動20餘項,推動音樂劇走進生活,讓生活更有藝術,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圓滿實現瞭“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的宗旨和目標,有力促進瞭音樂劇藝術繁榮發展。

  精品力作齊聚鷺島,展現音樂劇發展新面貌

  本屆展演共收到全國105部申報作品,經專傢認真遴選,最終18部優秀音樂劇參加展演。這批優秀作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集中展示近年來音樂劇工作者潛心創作、勇攀高峰的新氣象、新作為。劇目題材覆蓋面廣,從不同角度、多個側面展現瞭時代精神和傢國情懷,塑造瞭一批親切、動人的藝術形象。

  《幽都山歷險記》主創走進廈門市音樂學校與孩子們互動

  以英模人物為原型的作品中,《綻放》講述瞭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的故事;《拉齊尼·巴依卡》講述瞭拉齊尼一傢戍邊衛國的感人故事,演出以情動人、以情感人,同時展示濃鬱的民族風情,贏得觀眾的真情熱淚和真心喝彩。都市題材劇目中,有聚焦快遞小哥追夢之路的《在遠方》;展現城市奮鬥者為理想積極打拼的《理想之城》,叫好又叫座,首場演出結束後立即引發新一輪購票熱潮,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劇場。革命題材作品中,有以紅軍長征經過六盤山為背景,展現軍民一傢親的《花兒與號手》;講述湘江戰役裡後衛部隊為掩護中央和兄弟部隊撤退最終全部壯烈犧牲的《血色湘江》;以四川通江“守墓人”真實故事改編,講述普通百姓用一生守護紅軍墳塚的《我的兩萬個兄弟》;還有講述“中央文庫”守護者故事的《忠誠》等。在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地方文化特色的作品中,有講述南渡衢州的孔子後裔“孔洙讓爵”歷史故事的《南孔》,記錄廈門城市發展變遷軌跡的《我愛沙坡尾》,以廣交會發展為主線、“粵味”十足的《廣交天下》以及貴州玉屏侗族自治縣的原創音樂劇《平簫玉笛》等。

  題材豐富、表演精彩的眾多優秀劇目令觀眾大飽眼福。年逾九旬的新中國第一位女指揮傢鄭小瑛全程觀摩展演,她感慨道:“很高興在傢門口能集中看到這麼多精彩的音樂劇新作,廈門的觀眾太有福氣瞭。”

  理論研討同步開展,引導音樂劇創作方向

  本屆展演組織業界專傢、學者齊聚廈門,本著“成績說足、問題點透、辦法給夠”的原則,深入開展“一劇一評”專傢研討會。與會專傢從各自的專業角度,根據參演作品及主創單位的不同特點進行有針對性地點評和引導,共同幫助主創單位不斷精進打磨,進一步提升藝術質量。研討會後,整理形成近10萬字的文字材料,交付相關主創單位用於後續修改打磨,大傢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研討專傢還梳理和分析瞭近年來中國音樂劇的發展與創作態勢,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音樂劇發展道路”、中國音樂劇的“民族化”“本土化”等重要議題深入研討,推動瞭中國音樂劇的話語體系及理論架構的建設。

  《拉齊尼·巴依卡》劇照

  中國歌劇研究會名譽會長、原解放軍藝術學院政委喬佩娟認為:“中國音樂劇的發展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僅要保留中國歌舞劇中群眾喜聞樂見的內容形式,也要吸收外來,要去研究外國經典音樂劇為什麼會受到歡迎,創作出來具有中國味道的當代音樂劇。”中國音樂劇協會原副會長、秘書長王道誠認為:“在音樂劇的創作實踐中,首先要選準題材,要站在時代的高度、民族的高度,站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高度來選擇可以作為音樂劇題材而抒發的故事。”湖北省音樂傢協會原常務副主席方石說:“本屆音樂劇展演的題材包括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三種文化的結合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集中體現。這些作品不僅滿足瞭當代中國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讓更多人從音樂劇的形式中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魅力。”

  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引發全民參與新風潮

  展演期間,同步開展瞭21場線上線下豐富多彩的配套活動,在廈門公共文化場館、高校、網紅街區及城市地標舉行,將專業劇場的演出內容輸出到戶外空間,讓市民、遊客在街頭巷尾“偶遇藝術”,推動藝術走進生活、走向基層,創建全民共享的文化藝術空間。

  組織主創進高校,傳播和普及音樂劇藝術。《綻放》《理想之城》《幽都山歷險記》《忠誠》等劇目的主創人員走進廈門大學、集美大學、廈門音樂學校、廈門理工學院等學校分享演出經驗,傳播藝術理念,活動氛圍熱烈,學校師生均對活動給予高度認可。

  廈門歌舞劇院、廈門市南樂團、廈門歌劇室內樂團、集美大學音樂學院在廈門高崎國際機場、火車站舉辦小型音樂會。

  開展劇目演後談,主創、觀眾互動對話。《拉齊尼·巴依卡》的演後談從觀眾熱淚盈眶的觀後交流、到期待更多演出的熱烈期盼、再到臺上臺下熱情洋溢的新疆舞聯歡,將當晚的演出推向高潮。

  舉辦小型音樂會,營造濃厚音樂氛圍。廈門歌舞劇院民樂團、廈門歌劇室內樂—弦樂四重奏、廈門市南樂團、廈門集美大學音樂學院的樂手在廈門高崎國際機場T4航站樓出站口和廈門北站舉辦3場演出,為遊客帶來愉悅的心理感受,創設音樂劇展演期間獨特的心理空間。

  開展城市快閃等沉浸式體驗活動,推動音樂劇走進生活。廈門原創音樂劇《我愛沙坡尾》主創人員在廈門沙坡尾和“嶼見·海上會客廳”遊輪的兩場城市快閃,充滿沙坡尾文藝氣息和青春洋溢的演唱,讓不少遊客表示“愛上浪漫廈門”。

  運用新媒體開展線上互動活動,進一步提升活動影響力。展演運用抖音和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媒體平臺開展音樂劇體驗官征集、親子互動人物繪畫征集、海報展打卡等形式多樣的互動活動,通過互聯網傳播,讓全國人民都可以深度參與到展演中。

  《綻放》劇照

  積極探索產業發展路徑,培育音樂劇演出市場。來自全國各地的近50位專傢集結廈門召開音樂劇產業大會,共商未來音樂劇藝術發展方向。“海峽兩岸音樂劇產業基地”落戶廈門集美,推動海峽兩岸文化共建,推進國際化的音樂劇項目交流和人文交往。同時,在各大劇場設立廈門文創展區,展出近百款蘊含廈門獨特文化底蘊的文旅產品,通過展演平臺推動文旅融合。

  《我愛沙坡尾》劇照

  惠民方式創新多樣,共享音樂劇發展成果

  為進一步增強群眾參與度和獲得感,本次展演采取市場演出及低票價惠民相結合的原則,票價控制在680元以內,每場演出安排20%的惠民票,將文化惠民做優做實。線上線下多種購票渠道方便群眾購票,線上打通多平臺進行網絡售票,線下結合活動、宣傳點位進行營銷推廣。多種票務優惠政策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劇場,加大優惠輻射面和惠民力度,群眾可通過酒店及景區文旅公共信息平臺掃碼購票獲得七折優惠,也可通過綁定廈門旅遊年卡優惠購票。此外,提供定向購票優惠,積極發動機關單位、企事業單位、大中小學通過開展藝術黨課、集體學習、黨日活動、工會活動等形式,組織黨員幹部、工會會員、學生走進劇場觀演,從優秀音樂劇中感受信仰的力量,增強精神力量。

  本次展演還堅持“線下線上融合、演出演播並舉”,聯合中央、地方多傢網絡平臺形成媒體矩陣,通過新華社現場雲、中國網演藝頻道、文旅中國、文藝中國、國傢公共文化雲平臺、大象新聞客戶端、廈門廣電、廈門文旅融媒體、寧夏文旅等70餘個平臺進行線上直播,讓音樂劇藝術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群眾。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