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重在心相通。在愈加復雜的國際環境和全球局勢下,民間外交的作用日益突出。不同地區百姓間的友好相親是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的基礎力量,也是實現合作共贏的前提。民間外交作為國傢總體外交的重要組成,為穩定國傢關系、增進人民友誼、促進務實合作、開展文明對話發揮著重要作用。 廣大留學人員具有連接中外的獨特優勢,在民間外交中發揮著愈發重要的作用。作為廣大留學人員的“溫暖之傢”,成立110年的歐美同學會正努力踐行“民間外交生力軍”的新使命,為中外民間友好交往搭建橋梁、提供平臺。 搭平臺、創品牌 具有聯系廣泛的組織優勢的歐美同學會,打造形成瞭一批國傢和區域交流機制框架下的“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民間外交工作品牌活動,涵蓋教育、科技、文化、金融等領域,鞏固並擴大瞭歐美同學會的海外“朋友圈”,增進瞭中外人士的理解和共識,深化瞭友誼和互信,促進瞭合作和共贏。 例如在中法兩國共舉辦瞭四屆的中法文化論壇,交流領域涵蓋文化、藝術、教育、科技、商業等多個方面,為促進中法兩國文化交流、文明互鑒發揮瞭重要作用。四屆論壇的主題分別聚焦文明對話與融合、中法文化匯流和共享、文明互鑒與創新、文明對話與合作共贏。

2019年,第二屆中法文化論壇在法國裡昂舉行。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首屆中法文化論壇在北京舉行時,中國國傢主席習近平和時任法國總統奧朗德分別致賀信。習近平強調,希望中法文化論壇能夠成為促進中法兩國人民心靈相通、借鑒對方文化優長的一個重要平臺,共同譜寫中法文化交流合作新篇章。 類似的案例不勝枚舉。中德科技論壇、中美經貿論壇、21世紀中國論壇、國際智庫論壇……一系列享譽海內外的民間外交品牌活動交相輝映,為講好“中國故事”、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譜寫瞭新時代民間外交的新篇章。 促交流、建橋梁 法國街頭引人駐足的悠揚古箏樂曲、韓國大學課堂上技驚四座的“戲腔”唱法、美國街道上驚艷亮相的漢服秀……近年來,越來越多留學生在海外自信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進瞭海外民眾對中國文化的理解。 與此同時,他們也為國內民眾傳遞不同國傢的人文、地理信息。這些莘莘學子如一座座橋梁,已成為促進中外文化交流互鑒的重要力量。 2019年,兩名中國留學生在紐約地標“Vessel”樓梯塔內秀漢服。 以歐美同學會留美分會會員、河南影視集團發展中心藝術總監李凱迪的故事為例:在美國期間,她活躍於紐約藝術界,一邊追逐夢想,一邊努力宣傳漢服文化,通過舉辦漢服講座、雅集等,傳承“服章之美”的華夏文化,希望通過自己的表達,為更多西方民眾打開一扇瞭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窗口。 在旅美八年回國後,這位兼具東西方藝術教育背景的青年藝術傢,又將在海外所學應用於藝術領域,致力於推出能表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音樂劇。2022年上演的《飛沙》沉浸式敦煌“樂舞劇場”驚艷中外觀眾,其動態展覽部分正是由李凱迪擔任導演。 成都市美術館副館長肖飛舸是四川省歐美同學會法德分會副會長,在法國尼斯大學取得文化管理專業碩士學位。留學法國,巴黎良好的城市藝術氛圍和公眾對藝術的熱愛給肖飛舸留下瞭深刻印象。彼時,她便期待著有一天,國內的觀眾也能夠對藝術有這樣的熱情。 2023年4月,民眾在中國國傢博物館觀看“心影傳神——烏菲齊美術館藏大師自畫像展”。 歸國後10餘年裡,肖飛舸一直活躍在文博領域,先後在金沙遺址博物館、成都博物館、成都市美術館工作。2017年,肖飛舸作為策展人在成都博物館推出“現代之路——法國現當代繪畫藝術展”,反響火熱,讓成都市民得以近距離感受法國文化的魅力。 致力於在藝術領域推動中外文化交流的肖飛舸認為,海歸群體可以帶來不同的視角、知識體系、經驗,並作為推動我國文博事業發展的參考;同時,也可以發揮好“窗口”的作用,讓中國文化之美更好地走向世界。 未來,廣大留學人員在民間外交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將愈發重要,而歐美同學會也將繼續踐行“民間外交生力軍”的使命,為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貢獻力量。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