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首屆金熊貓獎評選活動即將在成都開啟,除瞭屆時將與觀眾見面的國內外影視大咖備受關註,金熊貓獎的標識、吉祥物、獎杯的“真容”也成為瞭關註焦點。

  “金熊貓獎的‘視覺形象三件套’應該達到一目瞭然、回味無窮、生動可愛的效果,讓人們過目不忘。”中國美術館館長、著名雕塑傢吳為山表達瞭他的期許。吳為山從事雕塑藝術三十餘年,塑造瞭600餘件充滿溫度的雕塑作品,在多個藝術門類頗有建樹,頭銜眾多。而這一次,他擔任首屆金熊貓獎視覺形象設計評審會主任,負責把關金熊貓獎標識、吉祥物、獎杯的設計。

  金熊貓獎標識、吉祥物、獎杯“視覺形象三件套”如何從眾多設計方案中脫穎而出?四川觀察記者近日在北京獨傢專訪瞭吳為山。

 

和合相融 文化為想象提供支點 

  熊貓這個符號已隨著中國在國際舞臺的頻頻亮相為世人所熟知,“有關熊貓的視覺形象眾多,如何創作出大傢喜聞樂見又耳目一新的作品?”一年多前,帶著這樣一個設問,吳為山接受瞭邀請,參與打磨金熊貓獎的視覺形象設計。

  優秀的設計並不在於熊貓的“72變”,而是會利用最簡約的元素展現最精準的概念。生生之源,和合相融。簡約鮮明並融合東方韻味,是此次金熊貓獎視覺形象設計的核心美學追求。

  在對國內外可見的已發佈使用的熊貓形象進行分類、深入研究之後,以吳為山為代表的評審會專傢和國內五傢美術學院的設計團隊開始瞭嶄新的創作。

  含蓄的東方之美恰在於留白與和諧。金熊貓獎標識將太極和熊貓元素互融,白與黑相輔相成,對比凸顯各自的價值,體現瞭中國智慧裡的“和諧共生”;吉祥物熊貓沐浴在金色陽光下,神態豐富,憨態可掬,成為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的生動註腳;而獎杯的整體造型是竹子的藝術形態,寓意著節節高。“你看,抓在手上穩穩當當,有一種自豪感,也代表著獲獎者之所以能獲得這個獎,是因為有一種不斷向上向高攀登的力量。”吳為山說。

  當談到他心目中“能獲得金熊貓獎的作品是什麼樣的”時,吳為山說:“這些作品應該是能體現國際表達、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激發全球情感共鳴的優秀影視作品。它們符合金熊貓獎的理念,代表著時代風采,配得上國寶,配得上‘金熊貓’這一金字招牌。”

《杜甫草堂組雕·流寓秦州》

時代同頻 用寫意與世界對話 

  設計金熊貓獎“視覺三件套”是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早在三十年前,吳為山就已經以雕塑為紐帶,架起瞭一座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

  吳為山打造的“寫意雕塑”可謂底蘊厚重:橫眉冷對的魯迅,“似”與“不似”之間的齊白石,大漠臨風的吳作人……回溯他創作的起點和初心,都圍繞著一個問題:如何用可視的形象,將那些史書記載、口口相傳的民族歷史展現出來,把每一個人物雕塑成時代坐標。

  四川是大熊貓的故鄉。在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就佇立著一組吳為山以杜甫為主角創作系列雕塑,定格瞭杜甫從遊學壯歌、長安沉吟、流寓秦州,到夔門抒懷、草堂歲月的人生片段;而吳為山創作的蘇東坡的形象,則是選用的烏臺詩案以後,中年的、拄著竹杖的東坡形象,清癯而仍舊不失“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達觀。

  如今吳為山創作的歷代文化先賢塑像漂洋過海,落戶世界很多國傢。在他看來,中國文化有一種內在的無形力量,在藝術創作上,它會變成無限的可能,讓創作源源不斷。

  “四川大地人文薈萃、歷史豐厚,巴蜀文化在這裡哺育著一代一代的年輕人不斷向前發展。上個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四川時強調‘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好’,我正在做‘三蘇’的雕塑,未來會落地眉山。傳承傳統文化不能流於空泛的口號,我們文化人所能做的,唯有用藝術講好中國故事。”吳為山說。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