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劇《深夜食堂》中,每次必點茶泡飯的“茶泡飯三姐妹”,三人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總是讓人忍不住覺得幸福。

《孤獨的美食傢》裡井之頭五郎在受瞭客戶一頓氣之後,也靠著一碗茶泡飯,重新找回愉悅的心情。

不免讓人好奇,簡單的茶泡飯究竟有著哪些魅力,能成為萬事講究的日本人的小確幸?

茶泡飯,就如字面上的意思,將茶水倒在白飯和配料上就能直接享用,簡單卻又美味純粹。在日本,茶泡飯通常是餐桌上的最後一道料理。據說茶泡飯能夠養胃、解酒、解油膩。所以居酒屋或燒肉店聚餐,大傢也習慣來上一碗茶泡飯作為收尾。特別是對於上班族來說,當深夜疲憊地回到傢,茶泡飯成瞭解救饑腸轆轆的小救兵。 

【古代貴族的減肥利器】

在《今昔物語》曾記載,肥胖的貴族們為瞭減肥開始流行吃熱湯泡飯。到瞭江戶時代,飲茶文化興盛,熱湯泡飯也變成瞭熱茶泡飯,鬧市街頭也開始陸續出現茶泡飯專門店。

在傢制作茶泡飯相當簡單,隻需要白飯、茶水,搭配各種配料,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做出一碗味道不錯的飯來,讓濃鬱的茶香和飯粒在口中交織。茶泡飯的配料也是隨著個人喜好,放入鮭魚肉就成瞭“鮭茶漬”、放入梅子成瞭“梅茶漬”、放入蔬菜成瞭“野菜茶漬”等。

【千變萬化的小宇宙】

當然,就算是如此簡單的茶泡飯,到瞭事事都做到極致的日本人手中,卻又演變出深邃復雜的茶泡飯宇宙。

光是用來做茶泡飯的茶就五花八門,煎茶、抹茶、焙茶、番茶、玄米茶、紅茶等均可使用。根據每個地區風俗習慣不同,也有不加入茶類,以蔬菜、海鮮、肉類熬制的高湯做成泡飯的地方傳統料理。

常見的佐料如:芥末、柚子醋、味醂、味增、芝麻等;加上各種配菜,鮭魚、鱈魚子、金槍魚、鰻魚、鯛魚、梅幹、海苔等,能夠組合出的模式數不勝數。

🍚

這次介紹五樣各地經典茶泡飯,

有機會到日本的話別忘瞭打卡,

品味不同地方特色,

親身體驗究竟是什麼樣的美味,

能讓美食傢瞬間沉迷?

1

孫子茶泡飯|まご茶漬け

千葉縣、靜岡縣

千葉縣除瞭蔬菜水果等眾多特產,海產尤其豐富,蛤蜊、馬鮫魚和沙丁魚肉質肥厚,盛產期時更是鮮美無比。鄉土料理“孫子茶泡飯”正是善用當地特產制作的極品料理。

“孫子茶泡飯”最初是房總半島地區漁民的傢常菜,後來作為伊豆半島鄉土料理廣泛流傳,在靜岡縣也有同樣的鄉土料理。與大膽而充滿活力的漁民料理一樣,“孫子茶泡飯”充滿瞭漁民的智慧。先把剛捕撈到的魚肉切成薄片或肉塊,再將剩下的魚頭、魚骨、魚尾熬成高湯,加入昆佈茶、蔥、薑調味,再與米飯混合在一起就是美味的“孫子茶泡飯”。沒有過度的調味,沒有繁瑣的烹飪,隻有海鮮本身的鮮美和純粹。

2

烤飯茶泡飯|焼きめし茶漬け

島根縣

在島根縣隱岐地區,烤飯團被稱為“烤飯”。“烤飯茶泡飯”顧名思義就是用烤飯團做成的茶泡飯。

先將三角形或圓形飯團塗上介於醬油和味噌之間的隱岐傳統調味料“小醤油味噌”,慢慢烤制,烤好後將飯團放入碗中,撒上紫菜、蔥花等佐料,再澆上熱騰騰的煎茶一同享用。焦香刺激著食欲,燒烤後的飯團外香脆裡Q彈,帶來不同層次的口感變化,小醤油味噌中還保留著大豆、小麥的口感與香氣,簡單但是溫暖人心,美味在口中久久不散。

3

DASHI冷茶泡飯|だし冷茶漬け

山形縣

在山形,“DASHI”並不是指幹鰹魚片等熬制的湯,而是使用切碎的夏季蔬菜和海帶熬制的黏稠傳統調料。“DASHI”使用的材料通常有茄子、黃瓜、蘿卜、木耳菜、蔥、大白菜、秋葵、紫蘇葉、玉米、毛豆、小沙丁魚、生薑等,營養充分。

制作“DASHI冷茶泡飯”有兩個步驟是與其他地方茶泡飯不同,其一是煮好的米飯會先用冷開水沖洗一遍,讓口感更清爽。其二是在享用時會加入適量的高湯與冰塊,保證每一口都是冰涼爽口。

4

埋身飯|うずみ

廣島縣

“埋身飯”是廣島縣福山和尾道地區的鄉土料理,據說起源於江戶幕府為瞭重建公共財政,禁止平民奢侈的節儉令。當時的福山人們想出瞭一個辦法,將鯛魚和大蝦等被認為奢侈的食材放在米飯下面,繼續偷偷地享用美味佳肴,也就有瞭“埋身飯”這道美食。

使用的高湯大部分是用時令蔬菜、土豆、秋刀魚和松茸熬制而成,乍看一碗白飯,但是在澆上芳醇的高湯後,一動筷子底下的食材全部冒出來,仿佛展現著大地的豐收,增添瞭驚喜魅力。

5

雞飯|鶏飯

鹿兒島縣

“雞飯”是奄美地區的代表性鄉土料理,將雞肉煮熟後晾涼,撕成細條,再將香菇和蛋皮切絲,與味噌醃制的木瓜和柑橘皮一起整齊地擺放在白米飯上,澆上雞湯就完成瞭。

據說這道料理起源於薩摩藩統治奄美群島時期,為瞭緩和來自鹿兒島本土的官員的威嚴態度,將當時非常珍貴的雞制成“雞飯”款待官員。但當時的習慣不是在米飯上澆湯,而是直接吃雞肉飯。到瞭昭和時代,加上雞湯做成泡飯的做法才開始流行直到現在。雞湯濃鬱鮮美,還有滿滿的膠原蛋白,可是當地不外傳的美容秘方哦。

那麼,你最想吃哪一碗呢?

END.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