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神農文化是距今大約五千至一萬年前,以炎帝神農氏為傑出代表的上古先民部族所創造的物質與精神生產成果的總和,再經過後世的口口相傳,以及歷代官方和民間口頭與文字的發掘、整合、闡發乃至重鑄,使其內涵不斷拓展、豐富、重構,煥發出與時俱進的時代生機,綿延光大,歷久彌新。
作為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的文化積淀,炎帝神農文化一方面包括瞭炎帝神農時代的所有發明創造,它涵蓋瞭原始的農、工、醫、商、建、居、安防等方方面面;另一方面,也體現瞭其蘊含其中和生發出來的開拓、創新、進取、奉獻、融和、厚德、博愛、民本、大同、清廉等原始價值理念,這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基石和核心元素。
傳承和弘揚炎帝神農文化,對於傳承和弘揚整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面加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都有著不可或缺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本文試就如何結合炎帝神農文化,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對三農發展的決策部署,把握好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方向任務,尤其是精準推進當下的鄉村振興工作,頗有體會,略以探析。
一、秉承民寧邦固意識,始終堅持將糧食安全放在第一位
糧食安全,事關民寧邦固,今為至要,古更亦然。《食貨志上》載:“倉廩實而知禮節,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王者執法,國無九年之蓄,謂之不足:無六年之蓄,謂之急,無三年之蓄,非為之國也。”與賈誼同時的晁錯,也針對西漢初的社會問題指出:“珠玉金銀,饑不可食,寒不可衣。”糧食則“一日弗得,而饑寒至。……方今之務,莫若使民務農而已矣。欲民務農,在於貴粟”。在原始社會,人類處於混沌狀態,對自然的認識還處於初始階段,在極其惡劣的自然環境面前,人類缺醫少食,如何保有生命使其得以延續,是擺在先民們面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大問題。炎帝以超人的膽識和智慧,走遍大地,發掘嘉種,為瞭“求可食之物,嘗百草之實察酸苦之味”。經過他反復實踐,多次親自嘗試,終於發現瞭嘉種,使人類開始認識瞭能夠作為食物的植物。炎帝神農氏創始瞭原始農業,解決瞭人民生存的物質問題,保障瞭生活來源,確保瞭生命得以延續,部族得以綿延。
炎帝以親身實踐、用歷史事實證明,糧食生產不僅關系到每個人的饑飽生存,關系到人類社會的發展,甚至於關系到國傢的治亂存亡。發古鑒今,我們必須傳秉承民寧邦固這種危機意識、國傢安全意識,堅持將糧食安全放在第一位。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盡管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但農業基礎還不穩固,糧食供求緊的格局沒有改變,結構性矛盾和總量不足問題依然並存。統籌發展與安全,必須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盯緊抓實糧食安全乃至食物安全的全領域全過程全環節,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建立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善於總結經驗,勇於化解問題,充分利用周邊可利用條件,進一步加快農業科技水平,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完成全國農業種質資源普查,紮實推進國傢育種聯合攻關和畜禽遺傳改良計劃,加快培育高產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鹽堿作物等新品種。高標準農田裡,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與農業生產深度融合,形成農業“數字引擎”。
二、深化創新發展理念,著力提升農村生產力水平
炎帝神農為瞭群體的生存、安全、生活優化,不因循守舊,勇於探索,奮力拼搏,率先垂范,能夠在先民蒙昧之初,善於模仿自然,勤於動手,不斷總結、觀察、積累生產經驗和簡單的科學常識,不斷進行一系列創新,從而發明瞭種植、醫藥、市場以及許多生產、生活工具和方法。《易經·系辭下》記載:“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柔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逸周書·嘗麥篇》亦雲:“神農為耒耜鋤耨,以墾草莽。”生產工具的改變使農作物產量大幅度提高,這不獨意味著解決瞭衣食來源問題,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從此使人類有瞭自己的田園,得以安居樂業。炎帝神農在教民耕種的同時,“教織桑麻以為佈帛”,即教人以麻制成佈,做成衣,從而改變瞭冬天“衣其羽皮”和夏天“衣其樹葉”的穿著之患,使人類文明又向前大大邁進瞭一步。炎帝還是火的發明者。《左傳·昭公十七年》雲:“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得名。”火的發明對早期人類也是十分重要的,它改變瞭人們的飲食習慣,改生食為熟食;驅除寒冷,防止疾病發生;可以燒荒,開墾土地,擴大田園。
炎帝神農創始、奠定瞭農業、醫學和商業等等眾多領域基礎,大大地提高瞭社會生產力,事實上,這些發明都是神農時代華夏祖先經過無數代人的生產和生活的實踐,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不斷總結才創造出來的,並且通過不斷的開拓創新,確保瞭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從神農穿越到當下,我們要深化創新發展理念,著力提升農村生產力水平。要清醒認識到,我國農業科技整體躍升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但也還存在一些明顯短板和薄弱環節,如部分前沿和交叉領域基礎研究和底盤技術的原始創新能力不足,重要種源、農機裝備、智慧農業、綠色投入品等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和產品自主可控能力不強,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不夠,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有待進一步提高;高效集成的科研攻關組織模式亟待構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效率亟待提升;涉農科技領軍企業創新能力和創新主體地位亟待提高,科研機構和科技人才評價體系亟待完善;放活機構、放活人才、放活成果的農業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亟待進一步深化;等等。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敢於開辟三農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生態文明理念,深入挖掘發展新優勢,激發新動能。
三、拓展合作共享觀念,著力完善農村流通體系建設
在人類社會漁獵、采集時代,由於生產技術低下,食物沒有剩餘或剩餘很少,人與人之間、群與群之間沒有什麼可交換的。隨著農業、飼養業和手工業的發展,開始出現瞭氏族集團間的分工,需要把各自的產品拿到一定的地方交換,互通有無。據史籍記載,為適應這種形勢的發展,炎帝首辟交換市場,約定俗成時間是“日中”。《易·系辭下》:“炎帝時,蓋取諸益,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其意為:炎帝時,中午時分開市貿易,招來天下人們,聚集天下貨物,相互交換貨物然後離開,各自得到所需要的東西。孔穎達《正義》謂指“日中為市,聚合天下之貨,設法以合物。取於噬嗑,象物噬嚙乃得道也。”
炎帝神農鑒於農業生產具備瞭一定的基礎,便組織瞭物物交換的集市貿易,後期還發明瞭貝幣等物物交易介體,完善瞭社會分工及交流協作體系,更主重要的是樹立瞭人類往來交易的誠信體系思維,從而進一步確保瞭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可見,我們要學習、拓展、升華這種深化合作共享觀念,以此啟示和幫助我們的三農發展尤其是當下的鄉村振興工作。據此觀念,當前我們要集中在、致力於完善農村流通體系建設。要從全面解放提升農村發展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的考量,進一步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發展農村適度規模經營,為農業農村發展增動力、添活力。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引領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為加快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邁進創造有利條件,為農業農村發展註入新動能。深入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行動,健全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實施農業社會化服務促進行動,大力發展代耕代種、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會化服務,鼓勵區域性綜合服務平臺建設,促進農業節本增效、提質增效、營銷增效。加強農村市場體系建設,健全商貿服務網絡,優化農村消費環境,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種業龍頭企業,優化鄉村休閑旅遊業,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實施傢具傢裝下鄉補貼和新一輪汽車下鄉,促進農村居民耐用消費品更新換代。
四、繼承安居樂業傳統,著力提升鄉村振興工作
農業革命給整個人類社會帶來巨大變化之一,就是居住方式開始由遊徙過渡到定居。以采集或采集與狩獵相結合的生產方式,人們不可能在一個地方居住太長的時間。隨著原始農業的產生和發展,炎帝部落集團開始過上定居生活,大夥懂得瞭相土地,察水泉,建聚落,擇地而居。古籍記述炎帝深知避風向陽、擇泉近水而居的重要性,選擇既利於身體健康、生活方便又有利於發展生產的地方建立原始聚落,避免瞭漁獵、采集時代風餐露宿和東奔西走之苦。生活相對安定下來瞭,人們可以騰出更多時間和人力去從事其它方面如畜牧業、手工業的生產勞動。此外,在定居點還可以建築一些能夠使用比較長久的生產、生活設施,把社會發展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
炎帝神農通過增進對自然的認識瞭解,掌握自然規律,選擇合適的宜居宜業環境,進一步改善優化人類社會發展條件,為人類社會持續穩定發展提供瞭良好的客觀條件。安居樂業,不僅是炎帝神農,而且是整個中華民族的一種習慣、一種傳統、一種追求。反思當下的三農發展特別是鄉村振興工作,農村現代化當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內在要求和必要條件,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麗鄉村更是農業強國的應有之義。要優化鎮村佈局規劃,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因地制宜研發綠色、環保、可循環,農村新模式新業態融合等關鍵技術與模式,引領支撐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打造美麗鄉村、實現生態宜居。加快公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農戶覆蓋,集中力量抓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優先建設既方便生活又促進生產的項目,加快補齊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短板。
五、堅守文化引領原則,著力提升農村居民素質
炎帝時代的人已經有瞭知敬知樂的意識和行為,有瞭向萌芽狀態的人倫和社會規范靠攏的自覺性。由於“知敬”,氏族、部落得以建立,首領們才有威信,才能有秩序地組織生產和生活,不但幼有所養,而且“老有所終”。《世本·作篇》載“造琴以定神,禁浮僻,去邪欲,反其天真”。《淮南子·泰族訓》曰“神農之初作琴也,以歸神,及其淫也,反其天心”。桓譚《新論》說“昔神農氏繼宓羲而王天下,上觀法於天,下取法於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幹是始削桐為琴,練絲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
炎帝神農時期,人們以和諧的音樂作為合天地、通神明的媒介,並用以陶冶情操,治亂安邦,和合人心;創立瞭祭天、祭祖、祭神等一套較為規范的祭祀制度,有瞭一定的形式和禮儀規定,其中蠟(臘)祭、攤舞、明堂祭、祈雨儀式等是炎帝創立的重要的祭祀儀式;與此同時,由於制陶業的發展,人們通過陶器的形制、施彩、繪畫,將作為藝術的陶藝也隨之萌生和發展起來。文化引領,在很大程度上為穩定和凝聚各氏族部落,為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瞭良好的社會環境。當下我們傳承和弘揚炎帝神農文化,就是要堅守文化引領的原則,著力提升農村居民素質,讓廣袤鄉村在實現“物”的現代化同時,實現“人”的現代化。堅持文化引領,增強文化自信,是加快三農發展,推進鄉村振興的的重要方向和原則。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傳承包括炎帝神農文化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人民群眾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改善三農發展軟環境,提升三農發展軟實力。尤其在當下鄉村振興工作中,要註意統籌好鄉村建設、鄉村治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富民鄉村產業發展等各項工作,打造好基本功能完備又保留鄉味鄉韻的宜居鄉村,重塑好和諧共生、和而好不同、和睦相處的鄉村文化內核及精神風貌,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六、樹立責任擔當意識,建設一支敢擔當善作為的三農建設大軍
在原始社會,惡劣的自然條件隨時侵襲著人類,疾病與毒蛇猛獸不斷給人造成傷害,使人陷於痛苦與死亡境地。炎帝為瞭解除疾病創傷給人所帶來的痛苦,不辭艱辛深入山野遍嘗各種草木的性味,從而發明瞭草藥醫治之法。《通志·三皇記》載:“神農氏為瞭尋找醫藥,皆嘗而身試之,一日間而遇七十毒。或雲:神農嘗百草之時一日百死百生,其所得三百六十物。以應周天之數。”《越絕書》雲:“昔者神農之治天下,務利之而已矣。不望其報,不貪天下之財,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貴於人,而天下共尊之”。
作為上古時期一位傑出的部落首領,炎帝神農很有責任心,並富於自我犧牲精神。他誤嘗斷腸草為民而死,更是以生命去實踐瞭他的修德理念,真正作出瞭領頭表率。在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我們仍然需要強調和倡導這種責任擔當意識,以此鍛造出、建設好一支敢擔當、善作為的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大軍。對於三農發展特別是鄉村振興工作,人才隊伍同樣至關重要,尤其是需要一支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幹部隊伍。面對三農發展和鄉村振興工作所面臨的各種問題,我們的黨委、政府,我們的農村幹部隊伍要自覺承擔起歷史賦予的重任,要不斷提高領導農業農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嚴格落實鄉村振興責任制,堅持四級書記一起抓,縣(區)黨委書記當好“一線總指揮”,確保各項目標任務落地落實。健全完善村黨組織領導的村級組織體系,全面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鄉村振興能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強化村黨組織書記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訓,有序引導大學畢業生到鄉、能人回鄉、農民工返鄉、企業傢入鄉,打造一批高素質的“三農”幹部隊伍。持續為農村基層減負,讓基層幹部有更多精力辦實事、解難題。(閩炎黃)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