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迅雷

“我說,盧旺達的歷史是典型的人上人和人下人的歷史。人上人緊緊抓住其既得特權不放,人下人則竭力要把他們推翻。得手後,新的人上人便開始反攻倒算,讓新的人下人為他們高高在上時造成的所有痛苦付出代價。新的人下人像憤怒的公牛一樣進行還擊,試圖推翻新的人上人,全然忘記瞭新的人上人認為自己是在為現在的人下人在位時所造成的痛苦而報仇雪恨。這是復仇與反復仇的悲慘歷史。”圖圖在他的名著《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中說的這番話,讓人過目難忘。

他緊接著說:“我提醒圖西族人,他們等瞭30年才討還瞭他們認為強加在自己身上的不公正。我說,胡圖族人中的極端分子也完全可以等上30年甚至更長時間,推翻新政府,大肆反攻復仇……我告訴他們,必須打破貫穿其歷史的報復與反報復的怪圈。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放棄報復性的正義,實行復元性的正義,升華到寬恕,因為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

這位想象並實現“另一種可能”的偉人,已經與世長辭。在他的《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一書中,“寬恕”一詞出現瞭110多次。

2021年12月26日,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反種族隔離著名人士、南非前大主教德斯蒙德·圖圖去世,終年90歲。次日中國的《環球時報》報道說,南非總統府官網發表聲明,對圖圖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同一天,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表示:圖圖是南非著名反種族隔離鬥爭領袖,中方對圖圖去世表示深切哀悼,向圖圖的傢人表示誠摯慰問。

A

戴著眼鏡,眼鏡後面是明亮睿智的大眼睛——他是德斯蒙德•圖圖(Desmond Tutu),1931年10月7日生於德蘭士瓦省教師傢庭。他於1986年當選南非聖公會開普敦大主教,成為南非首位黑人大主教。1995年領導“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促成南非的轉型正義與種族間的和解。他是“國際長者會”成員,在這個由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發起的智囊機構中,匯集瞭一批世界領袖人物,以他們的智慧、善良、正直和領導力在全球倡導人權。

圖圖一貫支持黑人爭取平等權利的鬥爭,致力於用非暴力方式反對和廢除南非種族隔離政策,是南非領導黑人反對種族壓迫的堅強鬥士,被廣泛認為是“南非的道德良心”,於1984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2009年,榮獲美國“總統自由勛章”。2013年,榮獲鄧普頓獎,該獎項旨在鼓勵研究者探索“生命最重大的問題”,第一位獲獎者是特蕾莎修女,獎金與諾貝爾獎等值。

圖圖具有非凡的正直、傑出的才智,他是那一代南非領導者的代表。作為開拓者的先驅,他們給後世留下瞭“一個解放的南非”。

南非曾是一片種族隔離和種族壓迫最為深重的土地,是一個“黑白分明”的世界,少數白人統治多數黑人,黑人與白人之間堆疊瞭數百年的壓迫、仇恨和冤冤相報的殺戮。圖圖對那些在種族隔離制度下遭受壓迫、不公正和暴力的人,以及全世界受壓迫的人民,表現出極大的關註和無限的同情。

圖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是因“用非暴力手段制止種族壓迫,以和平方式反對種族隔離”,這裡的關鍵詞是“和平”與“非暴力”。1984年12月11日,圖圖發表獲獎演講,主題就是“控訴萬惡的種族隔離制度”:“在種族主義者追逐他們種族隔離的理想和美夢時,超過三百萬的上帝子民被逐出自己的傢園。那些種族隔離分子搗毀瞭他們溫馨和美的傢園,把他們成堆成堆地傾倒在班圖斯坦老傢的再安置營裡……”圖圖在這裡用瞭“傾倒”一詞,真是怵目驚心。在這個長篇發言的最後,圖圖呼籲:讓我們一起努力成為和平的締造者吧!讓我們努力維護正義吧!讓我們化劍為犁吧!(詳見《諾貝爾和平獎獲獎演說精編》,北方文藝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159-170頁)

從“反種族隔離”到“通過真相達成和解”,這也是圖圖的又一次飛躍。南非不僅有曼德拉,還有改變瞭南非甚至也改變瞭世界的“南非真相與和解委員會”,而這個委員會的主席就是德斯蒙德·圖圖。這是南非的幸運。

B

圖圖是人類世界的圖圖,他以深邃的智慧和無畏的精神,向世界解答瞭南非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刻,何以在“紐倫堡審判”和“全民遺忘”之外,選擇第三條道路,即“用特赦換取真相,用真相換取和解”,實現加害者與受害者的和解,走出冤冤相報的悲慘漩渦,走出以血還血的血海深仇,在被撕裂的歷史中卸下沉重的包袱,一起修復過去、現在和未來。圖圖擺脫瞭“路徑依賴”,避免瞭復仇與反復仇,帶領南非實現瞭這個偉大的政治創舉,為全世界提供瞭一個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新路徑。

和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一樣,圖圖也是思維清晰、能言善行。1984年冬天,他在美國紐約的一次演講中說:“白人傳教士剛到非洲時,他們手裡有《聖經》 ,我們黑人手裡有土地。傳教士說:‘讓我們祈禱吧!’於是我們閉目祈禱。可是到我們睜開眼時,發現情況顛倒過來瞭:我們手裡有瞭《聖經》,他們手裡有瞭土地。”他有一個夢想,就是通過寬恕實現和解。

《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是圖圖享譽世界的名著,該書中譯本(江紅譯,閻克文校)先是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在2002年7月出版,後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在2014年9月、2020年10月多次再版重印(列為理想國M譯叢系列001號)。書並不厚,但內容極深厚、主題極明確: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該著作與納爾遜·曼德拉《漫漫自由路:曼德拉自傳》、奧比·薩克斯《斷臂上的花朵》,合稱為南非“和解三部曲”,都是載入人類人權史冊的名著。

C

沒有真相就沒有和解,沒有和解就沒有和平。真正的和解,首先要揭露惡行的真相。在長達四十多年(1948至1993年)種族隔離制度的歷程中,南非社會沖突不斷。人類對自己的同胞曾經達到何等的兇惡程度?圖圖在書中轉述瞭一個令人驚悚之事,那是開普敦一個名叫希茨維·孔迪勒的年輕人被處死並就地焚燒的經過:

“水裡滴瞭藥水,然後灌進希茨維·孔迪勒嘴裡……阿奇·弗萊明頓少校手下的一個人拿瞭一把裝上消音器的手槍,趁……孔迪勒先生仰面躺在地上的時候,沖他頭頂開瞭槍。人抽搐瞭一會兒,就完瞭……4個尚未進入現役的下級軍官……每人提起一隻手或腳,把屍體扔到輪胎和木柴堆上,澆上汽油,點著瞭火……大塊的肉,特別是屁股和大腿,必須在夜間不斷翻動,才能保證一切都燒成灰……”而更為殘忍的是這樣一幕:“這一切進行時,我們在喝酒,甚至還在火堆邊吃燒烤。”(見該書第107頁)

圖圖評述道:“人能夠槍殺另一個人,並竟然在屍體火化時在一旁吃燒烤,這令人毛骨悚然。他們這麼做,人性何在?他們怎麼能咽得下去?對大部分正常人來說,焚燒屍體的臭氣令人翻腸倒肚地惡心。難道他們帶著雙重人格——把自己分裂為兩個人——生活下去嗎?在這樣的外出之後,他們如何還能回到傢裡,擁抱妻子,享受——比方說——孩子的生日聚會呢?”(見該書第108頁)

由種族隔離制度造成的無處不在的不平等、不人道,制造瞭不少像這樣怵目驚心的悲慘故事,加害者是何等的邪惡、兇殘與麻木。如何從如此的苦大仇深中真正擺脫出來?

真相、寬恕與和解。

D

南非歷史的轉折點,是在1994年4月27日——“這是我們苦苦等待瞭多年的日子。為瞭這一天,我們進行瞭不懈的反種族隔離鬥爭;為瞭這一天,我們有那麼多人遭受催淚瓦斯的毒害、遭受警犬的撕咬、遭受警棍與皮鞭的毒打;為瞭這一天,有那麼多人被酷刑折磨、被隔離監禁、被處以死刑或被迫流亡。”《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一書,就是從寫這一天開始的:

“這一天終於降臨瞭,我們終於可以投票,可以在生我養我的土地上參加第一次民主選舉。等到有權投票的日子,我已經62歲,納爾遜·曼德拉則已近76歲高齡。”轉折之後,圖圖看到並擔心的是,“我們完全可以實行冤冤相報的正義,讓南非倒在廢墟中……”(見該書第1頁)

而在若幹年前,世界上許多人認為,南非“黑白”種族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將會在這片共同擁有的國土上,通過“黑白戰爭”的方式來完成政權更迭。

從壓迫到民主,這是一個國傢的質的飛躍。然而,圖圖居安思危,深刻地意識到潛在的危險。他所擔心的是,新生的南非因為受害者對加害者的清算而重新倒在廢墟裡。一個國傢在對立的政權進行交替之時,往往會發生大清洗,將對手壓服,將反對派清除。

次年——1995年,南非真相與和解委員會成立,圖圖擔任委員會主席,12月16日召開瞭第一次會議,這一天如今叫做“和解日”。委員會的宗旨就是“在弄清過去事實真相的基礎上促進全國團結與民族和解”。正是因為有瞭圖圖,南非不再有“大清洗”,而是“大洗禮”——施受雙方都獲得思想和心靈上的大洗禮,這樣前面才有“和解”。在他的領導下,南非由此逐步建立起“人權文化”,通過寬恕和解,避免瞭災難再度上演。

E

妥協、寬容、寬恕、和解、特赦,是南非為和平轉型付出的努力,最終達到瞭影響深遠的正義平衡。

寬恕當然不是“豺狼虐我千百遍,我對豺狼如初戀”,而是首先要讓“豺狼”變回人。如果你感受到痛苦,那麼你還活著;如果你感受到他人的痛苦,那麼你才是人。坦白錯誤、感到痛苦、後悔或歉疚,是請求寬恕的大前提。

寬恕如登,仇恨如崩;一念地獄,一念天堂。“吸塵器吸入所有的塵埃並保留在袋中,而洗碗機則在洗凈臟盤子後,立即將污穢排泄進瞭下水道。”圖圖在書中提到的這個比喻,形象地揭示瞭“排掉”之重要。放下、排掉,不再被痛苦和仇恨吞噬。

1902年度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埃利·迪科門,在他的《歷史證明:戰爭終將一無所獲》的獲獎致辭中,早就已經證明瞭今天我們經常說的“戰爭沒有贏傢,和平沒有輸傢”。戰爭,沖突,對抗,持續下去能贏得什麼呢?

擁抱和平,總能找到路口;擁抱仇恨,總能找到借口。“人們隻記得恨是愛的鄰居,卻忘記瞭愛也是恨的鄰居。”當今世界上,多少人成瞭仇恨的奴隸?世上有大量證據表明,仇恨隻是為下一場仇恨創造瞭條件。

“看起來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解,實質則是一個人與自己和解,征服自己內心中的魔性,恢復人性。”寬恕他人也是因為自己更需要寬恕。時代的每一點進步,都是一步步執著追求所取得的,功不唐捐;同理,時代的一次次退步,也都是一步步實施實行的,處心積慮——路徑與後果都是涇渭分明。

天地萬物都渴望陽光普照、雨露滋潤、安寧幸福,人類更是如此;天演過程中有競爭,但更多的是合作;人類和平的合作,帶來更大的發展、進步與和諧。

F

寬恕,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智慧、一種能力。

“上世紀80年代末我訪問偉大的中國時,就被中國人民的勤勞刻苦深深地打動瞭。譬如為瞭工作,工人們到晚上還在探照燈下忙碌於建設工地上。更使我感動的是中國人民的慷慨大方……”在《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中譯本序言中,圖圖說,“我瞭解到日本人曾經在南京犯下的殘暴罪行,然而向我描述那些恐怖事件的人卻並未心懷怨毒和仇恨。但那些身受其害的當事人卻再次讓我驚訝萬分,他們在敘述往事的時候並未表現出怨恨或報復的情緒,盡管他們曾無端遭受過來自同胞的無法言傳的傷害。我要向他們的寬容大度表達我的敬意。”

圖圖還說:“中國如果能夠妥善處理往昔的痛苦,就會成為一個更加偉大的國傢。沒有寬恕,真的就沒有未來。”

寬恕,成就巨大,成本最低。圖圖的寬恕的力量,是人類進步的重要力量。在圖圖成為南非首位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近十年之後,“黑白雙星”曼德拉和德克勒克,超越種族主義,擁抱和解未來,於1993年一起走上諾貝爾和平獎領獎臺,這何嘗不是“有寬恕就有未來”的典范?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真相與和解的理念和實踐,逐漸成為民族政治領域中致力於解決民族糾紛和沖突的重要路徑選擇,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在很多國傢相繼出現:在非洲不僅有南非,還有盧旺達、塞拉利昂、蘇丹、科特迪瓦等;在美洲,不僅有阿根廷、巴西、智利、秘魯、薩爾瓦多、巴拿馬、哥倫比亞,甚至還有加拿大;在亞洲,則有泰國、緬甸、韓國等。而極端狹隘的民族主義,是對寬恕與和解的反動。

寬恕之道,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世界不是非此即彼的。愛,是解決人世間沖突的良方。仇恨沒有贏傢,寬恕沒有輸傢。永遠要給寬恕與和平一個機會!

《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圖圖著,江紅譯,閻克文校,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年10月再版。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