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8月1日電 題:在高質量發展中加快完善發展服務業體制機制

  作者 王微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二級研究員

  王微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一系列戰略部署,從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高度,提出“完善發展服務業體制機制”,要求必須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改革,立足新發展階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們要深刻領會、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促進服務業創新發展的時代要求,進一步完善發展服務業體制機制,加快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為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和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有效支撐。

  深刻認識完善發展服務業體制機制的重要意義

  作為國民經濟的第一大產業,我國服務業發展還面臨較多的體制機制障礙,根本出路在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制度型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破解復雜艱巨的改革難題,有利於加快服務業新動能培育和產業轉型升級,有利於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和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有利於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打好戰略主動仗。

  一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

  從全球來看,服務業發展與經濟發展水平、工業化程度密切關聯,服務業發展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呈現明顯的“S”型上升和發展軌跡,特別是在跨越高收入門檻階段,服務業進入快速發展關鍵時期,服務業占GDP的比重由50%上升到70%,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服務業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服務業實現瞭長足發展,特別是近年來,服務業呈現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不斷上升。2012年,服務業增加值超過第二產業,躍居為第一大產業,2015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突破50%,2023年進一步上升到54.6%,與高收入國傢70%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國服務業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巨大。2014—2021年,我國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平均為56.6%,比第二產業高18.5個百分點,但比韓國、法國、美國分別低8個百分點、9個百分點、10個百分點,比日本低20個百分點。

  當前,我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傢的新征程,加快完善發展服務業體制機制,運用改革思維和辦法,打通阻礙服務業的制度卡點、堵點,有利於要素資源向現代服務業和優勢服務主體集聚,有利於激發服務業市場主體活力和創造力,有利於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二是加快培育新動能、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迫切要求。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持續演進,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蓬勃發展,極大地促進瞭服務領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正在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引擎動力。據統計,2022年,我國服務業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三新”經濟增加值高達10.9萬億元,占全國“三新”增加值的比重超過50%,占GDP的比重約為8.7%。

  更為重要的是,服務業創新,特別是作為中間投入品的生產性服務業創新,比如研發、技術服務、數據信息服務、電子商務等具有很強的分工深化、技術溢出效應,已經成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來源。據測算,2018年,我國第二產業中間投入的服務占比為19.9%,比2010年提高6.4個百分點,反映出制造業對知識和技術密集型服務的需求不斷上升。但與發達國傢相比,我國第二產業中間投入的服務占比低於美國12.8個百分點。

  加快完善發展服務業體制機制,為服務業創新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不僅有利於服務業自身加快創新,也有利於促進服務業和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為制造業提供更多創新來源,更有利於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以高技術、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征的新質生產力。

  三是改善民生、擴大內需、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內在要求。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中國服務業在持續較快發展中提供瞭大量就業崗位,已經成為吸納就業的主渠道。2011年,我國服務業就業規模達到27282萬人,超過第一產業,成為吸納就業人口最多的產業。2023年,我國服務業就業規模攀升到35639萬人,占就業總數的48%,分別高於第二產業、第一產業19個百分點和25個百分點。

  伴隨就業的穩定和收入的持續增長,我國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消費結構升級不斷加快,正在進入以服務消費為主的新發展階段。2023年,我國居民服務消費支出占比已經達到45.2%,“十五五”初期有望超過50%,到本世紀中葉有望達到目前發達國傢服務消費占比70%的水平,對文化、旅遊、健康、醫療、教育等生活性服務業發展提出瞭更高要求,正在推動生活性服務業進入快速發展和不斷創新的軌道。

  加快完善發展服務業體制機制,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於推動多樣化生活性服務業發展,推動服務業結構調整升級,有利於有效促進就業穩定和收入增長,推動消費結構升級,實現需求拉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動態平衡和循環暢通,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是塑造國際競爭新優勢、深度參與全球治理的客觀需要。

  進入本世紀以來,服務業快速發展成為引領和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服務業成為各國加快開放、參與國際競爭和新一輪國際經貿規則重構的新焦點。加入WTO以來,我國持續推動服務業對外開放,實現瞭服務貿易的持續快速增長。2001—2023年,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從726億美元增長到9152.9億美元,年均遞增超過12.1%,高於同期世界服務貿易進出口增速6個百分點。2018年以來,我國服務貿易總額穩居世界第二,占到全球的7%,但仍低於美國5個百分點。

  此外,近年來,伴隨互聯網、數字技術快速發展,極大地推動瞭跨境電商、數字貿易、價值鏈貿易等一系列服務貿易模式創新,對服務貿易規則提出瞭新的訴求,推動服務貿易、跨境投資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正成為全球貿易規則重構的主要內容。加快完善發展服務業體制機制,更加積極主動地推進服務業高水平開放,特別是制度型開放,有利於增強服務業改革的緊迫感,順應服務貿易和服務業投資發展趨勢,有利於更好發揮我國作為數字經濟大國的優勢,增強服務業體制機制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的適應性,進而掌握服務貿易新規則制定的話語權,在日益顯現的多極格局中搶占有利的國際地位,推動世界秩序總體朝著有利於我國和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演進。

  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開放創新推動完善發展服務業體制機制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從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高度,要求“完善發展服務業體制機制”,並作出全面部署。其核心是要以改革的辦法破解服務業發展面臨的難題,加快構建公平、開放、有序的服務業發展制度環境,加快完善導向鮮明、有力有效的政策支持體系,為加快塑造服務業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促進服務業結構調整升級,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世界經濟穩定提供持續動力,為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創新實踐和有效支撐。為此,完善發展服務業體制機制需要從五個方面著力改革。

  第一,聚焦關鍵領域,分類推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和體制機制改革。由於服務業涉及行業門類多,異質性強,不同類型行業的發展要求和體制機制障礙存在較大差別。針對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重點推動三類服務業加快改革與發展,一是以推進制造業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搶占全球產業競爭的戰略制高點為核心,聚焦研發、技術服務、數據信息服務、電子商務、產業互聯網平臺等知識和技術密集型服務業,加快推動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實現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互動發展;二是聚焦居民消費升級方向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加快促進多樣化生活性服務業創新發展,著力增加教育、文體、醫療、養老、托育等有效供給,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多樣化、品質化、便利化發展水平;三是以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和改善市場秩序為導向,促進法律、會計、審計、鑒證、信用等中介服務規范有序發展。

  第二,進一步營造寬松的準入環境和公平的競爭環境。進一步完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大力推進照後減證並證,加快建立簡約高效、公正透明、寬進嚴管的服務業準營規則。進一步打破行業壟斷,破除各種形式的不合理限制及隱性壁壘,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的創業和小微企業快速成長。鼓勵平等競爭,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推進主業處於充分競爭領域的國有服務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培育多元化服務主體。建立統一高效、開放包容、多元共治的服務業監管體系,創新事中事後監管,推廣信用評價結果應用,在堅持包容審慎原則的同時,強化對市場主體經營和競爭行為的監管。

  第三,穩步推進服務業領域制度型開放。主動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在電子商務、金融等服務業領域實現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的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推動電信、互聯網、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領域有序擴大開放。完善促進和保障對外投資體制機制,加大對服務企業“走出去”的指導服務,增強其全球佈局及資源配置能力。

  第四,加快完善服務業基礎設施和建立規范有序的發展環境。著眼於增強服務業新動能,要更加註重軟環境建設。一是加快完善服務業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重點推動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立法,結合新形勢新要求加快註冊會計師法、律師法等行業法規的修訂,形成促進規范發展的法律法規和制度環境。二是推進服務業標準化建設,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加強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的標準化建設,進一步完善品牌保護體系,更加註重安全、環保、技術等標準,以更好引導服務質量提升、品牌培育和模式創新。三是全面推進服務業領域信用體系建設,運用“互聯網+”推進誠信體系建設,加強信用信息采集,鼓勵信用服務機構開展服務企業信用評價和應用。完善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為公眾提供公共信用信息“一站式”查詢服務和預警提示,加強全社會對服務市場的監督和強化對消費者的保護。四是完善服務業分類統計制度,加強統計調查核算,適時發佈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增加值,以及投入產出數據、服務消費額等數據,為更好地監測、研判服務業發展態勢和優化結構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

  第五,完善支持服務業發展政策體系。重點是解決體制機制的卡點、堵點問題,形成有效支持和激勵發展的政策安排。一是加強服務業人才培養和有效激勵。進一步強化服務業人力資本投資,推動要素資源向激勵人才的方向傾斜,創新產教融合、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強技能教育和職業培訓,促進教育、科技、醫療、文化等領域人才的有序自由流動。加大國際服務業人才吸引力度,整合政策資源,為海外人才來華工作、居留和出入境創造更加寬松便利的條件。二是加大政府投入和金融支持,積極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優先支持基本公共服務領域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提升公共服務供給水平與質量;加大多渠道多樣化融資的支持,增強服務企業發展能力和更好推動服務消費增長。三是降低服務業稅費負擔,加快完善服務業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政策,促進網絡化、連鎖化服務企業在合並報表基礎上開展集中統一納稅,給予服務業小微企業減稅降費、穩定就業獎補等政策支持。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